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航天元器件自主与可控概念及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航天元器件自主与可控的概念及量化方法,指出在讨论航天元器件时,一般所说的“自主可控”,应理解为“自主”与“可控”两个词,二者内涵有一定的交集,但是概念不同.自主注重元器件产品及形成该产品全过程的全部要素不受制于外国或他人,可控注重评估受制于外国或他人的风险可接受或者有规避风险的措施.基于此,提出了采用“要素赋值法”以解决自主程度难以量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密封元器件内部气体含量超标对元器件质量可靠性的危害性:A、造成元器件内部环境的化学污染,加速对内部金属的腐蚀作用,导致元器件失去应有的功能;B、引起元器件内部的软焊料和碳膜发生氧化反应,影响元器件的质量和贮存寿命;C、导致元器件绝缘性能下降或参数超差;D、低温下引起继电器功能失效等。同时,对密封元器件内部气体含量超标的原因也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航天元器件自主与可控的概念及量化方法,指出在讨论航天元器件时,一般所说的"自主可控",应理解为"自主"与"可控"两个词,二者内涵有一定的交集,但是概念不同。自主注重元器件产品及形成该产品全过程的全部要素不受制于外国或他人,可控注重评估受制于外国或他人的风险可接受或者有规避风险的措施。基于此,提出了采用"要素赋值法"以解决自主程度难以量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在质量问题归零工作中存在的经验教训总结利用不够、知识管理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在型号开展可靠性工作时缺乏技术支撑的窘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提出了"梳理模式、提炼准则、统计分析、完善基线、积累数据"的又一个新"五条"归零原则,以指导质量问题归零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在保证产品质量基础上缩短运载火箭型号研制周期的需要,根据并行工程思想提出了基于IPT的运载火箭研制模式,并在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基础上对IPT运作原则、IPT组织与管理模式、基于技术成熟度的技术状态分级管理和基于PDM的IPT设计与制造协同模式进行了分析,为提高运载火箭产品研制效率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运载火箭质量与可靠性工作中单点故障模式识别与控制工作有效性,在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基础上,本文确立了运载火箭单点故障模式分析层次与对象,形成并建立了单点故障模式识别与控制方法及流程,通过引入信息化平台系统实现对单点故障模式数据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数据集中管理和应用,提高了数据利用效率。在深入研究单点故障和信息化平台应用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构型基线的单点故障信息管理模式,强化高强密度下火箭发次单点故障模式过程管控,为运载火箭深入开展单点故障模式识别与控制工作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继电器是航天型号采用的重要控制元件,但有相当比例的继电器含有能引起失效的多作物粒,本文分析了继电器多余物粒子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性,介绍了用颗粒碰撞噪声检测试验检测继电器多余物粒的原理、技术条件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基于测试可靠性的传统宇航元器件质量保证成本约占任务总成本的30%~40%且周期很长,难以满足快速组网星座和商业航天的发展需要,因而为了建立一种宇航用元器件低成本高可靠技术路线,提出了“面向任务和应用目标的宇航用元器件定量质量保证技术”路线。定量保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元器件可靠性要求从面向质量等级转变为面向任务和应用目标,实现元器件可靠性要求定量化;二是可靠性评价模式从测试可靠性模式转变为内建可靠性模式;三是提出定量评价低成本高可靠的方法。与传统质量保证相比,定量保证可将时间和成本降低至少2/3。定量保证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卫星项目中进行了应用并得到了有效验证,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