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无线电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关键尺寸的继续微缩对三维圆柱形无结型电荷俘获存储器器件性能的影响。通过Sentaurus三维器件仿真器,我们对器件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包括编程擦除速度和高温下的纵向电荷损失及横向电荷扩散。沟道半径的继续微缩有利于操作速度的提升,但使得纵向电荷损失, 尤其是通过阻挡层的纵向电荷损失,变得越来越严重。栅极长度的继续微缩在降低操作速度的同时将导致俘获电荷有更为严重的横向扩散。栅间长度的继续微缩对于邻近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有决定性作用,对于特定的工作温度及条件其值需谨慎优化。此外,栅堆栈的形状也是影响电荷横向扩散特性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高密度及高可靠性三维集成优化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亚 20nm 节点后栅工艺体硅 FinFET PMOS 器件制作过程中一系列工艺参数对器件微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且陡的梯形Fin结构有更好的性能。文章针对穿通阻挡层(PTSL) 和轻掺杂源漏扩散区 (SDE)的注入条件也进行了仔细地优化。SDE之后没有热退火过程的器件由于在源漏退火之后有更好的晶格再生因而拥有更大的驱动电流。带边功函数器件能够改善短沟道效应,而带中功函数具有更大的驱动电流。器件在微缩过程中针对金属栅的有效功函数需要折衷选择。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用于亚微米尺寸以下MOSFET器件的自对准源漏接触技术。这种新型的集成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工艺步骤,即光刻接触孔,然后向里填充导电材料。在形成栅极、绝缘介质侧墙以及自对准金属硅化物以后,通过沉积金属膜层,并各向异性刻蚀以在绝缘介质侧墙两旁形成一对金属的侧墙结构。这个侧墙连接底部的源漏区和上部的互联区,作为底层的金属接触引出。这个方法不仅减小了刻蚀接触孔的难度,且采用自对准的方法形成金属接触也减小了源漏接触的距离,提高了集成度。这项工艺集成技术尝试应用于0.5μm栅长MOSFET器件结构中,并仿真得到了良好的电学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