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总结了经典的成本公差模型,基于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对经典成本公差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了多种优化后的成本公差模型计算方法。利用优化后的成本公差模型,将制造成本、质量损失成本同时考虑到并行公差设计的目标函数中,实现了并行公差的优化设计。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成本公差模型更贴近实际,计算得到的总成本更为合理,有效地反应了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资金的时间价值等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的气体配比(O_2∶CO_2)处理西州密25号哈密瓜,探讨4℃,相对湿度70%~75%条件下贮藏45 d期间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周密25号哈密瓜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可滴定酸(total acid,TA)含量、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酶活、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维生素C含量和硬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6%O_2+1%CO_2和3%O_2+1%CO_2两个处理的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TA、TSS、PPO、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VC含量、硬度、POD酶活和MDA含量变化速率比对照组变化缓慢。试验结果说明两种处理均有利于保持哈密瓜的贮藏品质,但是两种处理之间的差异却并不显著。总体来说,3%O_2+1%CO_2处理的果实品质略高6%O_2+1%CO_2处理,更有利于西周密25号哈密瓜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3.
该文探究在4℃贮藏条件下0、2.14、6.43、10.72 mg/m~3不同浓度的臭氧对采后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 mg/m~3相比,臭氧浓度为2.14、6.43、10.72 mg/m~3对采后西兰花多酚氧化酶酶(polyphenol oxidase,PPO)、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synthase,ACS)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oxidase,ACO)活性均具有抑制效果,同时促进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和维生素C(vitamin C,VC)在贮藏前期的生成,使还原糖、叶绿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具有较好的保绿效果。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臭氧处理对西兰花均具有一定的贮藏保鲜效果,其中,10.72 mg/m~3的臭氧浓度对延缓采后西兰花的衰老和延长贮藏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鲜切马铃薯由于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存在去皮后极易褐变的问题。为探寻马铃薯初加工后抑制褐变的绿色安全新技术,试验选用臭氧水进行清洗处理,通过分析与褐变相关的酶活、营养物质的含量和果实褐变症状变化,研究不同浓度的臭氧水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抑制效果。将鲜切的马铃薯置于4组不同浓度的臭氧水溶液CK(0 mg/L)、T1(1.07 mg/L)、T2(1.61 mg/L)、T3(2.14 mg/L)处理10 min后于0℃贮藏。与CK组相比,臭氧水处理组对马铃薯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以1.61 mg/L浓度下臭氧水处理的去皮马铃薯的抑制褐变效果最明显,并有效延缓与褐变相关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高马铃薯亮度,维持马铃薯总酚含量和单宁含量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晚熟桃采后褐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以及拮抗菌对其防治效果,以晚熟桃品种"映霜红"为试材,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18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褐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同时,进一步选用四种拮抗菌对晚熟桃褐腐病进行预防处理,研究其对晚熟桃褐腐病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从晚熟桃上分离的褐腐病病原菌属于真菌界子囊菌门(Ascomycota),柔膜菌目(Helotiales),核盘菌科(Sclerotiniaceae),核盘菌属(Sclerotinia),该病菌有伤接种发病率为100%。四种芽孢杆菌B001、B1、HB-2、B579对褐腐病病斑扩展均具有较好抑制效果,其中,B001、B579提前1 d和2 d预防效果显著好于0 d预防效果(p<0.05);B1、HB-2提前1 d预防处理显著好于其他两组(p<0.05)。四种拮抗菌还能够抑制晚熟桃贮藏过程中的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和硬度下降。芽孢杆菌在晚熟桃采后褐腐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利用臭氧的杀菌作用和氧化性,研究不同浓度(2.144、6.432、10.72 mg/m~3)臭氧处理对库尔勒香梨贮藏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处理期内,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经2.144 mg/m~3臭氧浓度处理后,库尔勒香梨的呼吸作用及色差变化程度降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趋势减缓,叶绿素含量及还原糖含量未产生明显的差异性;再者,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增加,减缓了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ic acid peroxidase,APX)活性的降低。结果表明:2.144 mg/m~3为库尔勒香梨贮藏的较佳臭氧浓度。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哈密瓜绿色保鲜新技术,研究西周密25号哈蜜瓜二氧化氯处理在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4种不同贮藏条件[在温度(4±0.5)℃条件下对照、6.342、10.57、14.798 mg/m3二氧化氯处理]对厚皮甜瓜采后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贮藏过程中每7天测定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果肉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过氧化物酶含量和腐烂指数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对比CK、T1、T2、T34种处理方式,T1(二氧化氯6.342 mg/m3)方式处理甜瓜,能够有效抑制甜瓜的呼吸强度,延缓果实衰老,T3(二氧化氯14.798 mg/m3)方式处理甜瓜,能够降低乙烯释放速率,并且在T3情况下,甜瓜的硬度、TSS、TA、还原糖、总糖、POD活性都比较高,T2(二氧化氯10.57 mg/m3)相对较差,综合所有因素,T3处理是更有利于西周密25号哈密瓜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臭氧浓度对美人指葡萄的保鲜效果。方法以美人指葡萄为实验材料,设置0,6.72,12.84,19.26 mg/m3等4种臭氧浓度对果实进行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间美人指葡萄的果柄耐拉力、可溶性固形物、硬度、色差、还原糖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来研究美人指葡萄在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3组臭氧处理组对美人指葡萄均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19.26 mg/m~3处理组的效果要优于6.72和12.84 mg/m~3处理组。在整个贮藏过程中,19.26 mg/m~3处理组果实的果柄耐拉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还原糖的含量分别下降了2.71 N,1.58%,2.76 N,5.51%,果皮的L*值提高了4.22,同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的活性降低了0.072 U/(min·g)。结论采用19.26 mg/m~3臭氧浓度能够有效保持美人指葡萄采后果实的品质,减缓了美人指葡萄果柄耐拉力的降低进程,以及还原糖含量的减小趋势,保持了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色泽,同时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延缓了果实褐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生菜营养价值极高,采后仍进行呼吸和生理代谢,有机物不断消耗,机械损伤、有害微生物侵染等因素影响生菜贮藏期(货架期)的品质和商品价值。该文综述生菜生物学特性,国内外生菜采后物流保鲜的气调保鲜小包装和保鲜膜结合保鲜剂的应用现状以及气调小包装技术在生菜物流保鲜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生菜冷链物流保鲜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中着重介绍了自然冷源技术中的冷风蓄冷,并结合我国气候温度分布情况以及部分常见果蔬的保存温度和保存期,以平均温度5℃作为自然冷风引入改造库的标准,分析了2020年我国十大水果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利用冷风蓄冷的可行性.同时,列举河北承德某座冷风蓄冷改造库的具体方案,通过对冷风蓄冷改造库进行模拟分析以及与普通冷库进行实验对比从而验证了利用冷风蓄冷的可行性.冷风蓄冷改造库的可行性研究为解决当前产地冷库发展滞后、实现绿色低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