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8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齿轮渗氮     
一、前言众所周知,渗氮具有许多的优点,然而渗氮层的脆性却阻碍着渗氮齿轮的推广应用。传统的可控渗氮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降低渗层脆性,但有效硬化层深度浅,以致在齿轮中应用也受到限制。本文作者们先后开发了分段可控渗氮和动态可控渗氮两种新技术,既能降低渗层脆性,又能保持良好的渗层硬度分布,是很有价值的齿轮热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铸铝ZL109激光合金化层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0KW连续横流CO2激光器在铸造铝硅合金基底上成功地制备了表面合金化改性层。通过SEM、TEM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及耐磨性对比试验,了LSA改性涂层的显微结构,相组成和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3.
GCr15钢套圈开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GCr15钢轴承套圈热处理后开裂现象进行的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套圈热处理组织正常,而裂纹附近有脱碳现象证明裂纹来源于热处理之前。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表面化学热处理,无疑是提高机械零件耐磨性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其中软氮化为应用较广的工艺之一。在国外,此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轻载耐磨零件、动力机械、精密机械、纺织机械、机床、自行车、缝纫机等方面,其效益引人注目。在国内,此工艺大约也有10年历史,但至今应用并不广泛,原因之一是许多设计人员对它的特点还缺乏了解。特别是因为气体软氮化渗层较浅,硬度又不很高,故对它是否有足够的耐磨性,能否适应产品使用要求,持怀疑态度。针对此种情况,我们作了些试验,以求说明此工艺耐磨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以菜籽油为材料,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指标,比较了氯化胆碱-尿素、氯化胆碱-甘油、氯化胆碱-乙酰丙酸3种低共熔溶剂(DES)和80%甲醇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筛选出最优的低共熔萃取剂,并分析了其与80%甲醇萃取物的抗氧化成分差异。研究表明:氯化胆碱-乙酰丙酸低共熔溶剂菜籽油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80%甲醇萃取物,而氯化胆碱-尿素和氯化胆碱-甘油低共熔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低于80%甲醇。通过总酚含量测定、薄层层析-DPPH显色、HPLC等方法,比较了氯化胆碱-乙酰丙酸低共熔溶剂和80%甲醇萃取物成分的差别,氯化胆碱-乙酰丙酸低共熔溶剂萃取物的总酚含量是80%甲醇的143.27%,抗氧化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也比80%甲醇萃取物有显著的提升。因此氯化胆碱-乙酰丙酸低共熔溶剂可用于植物油脂抗氧化成分萃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菜籽油为材料,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指标,比较了氯化胆碱-尿素、氯化胆碱-甘油、氯化胆碱-乙酰丙酸3种低共熔溶剂(DES)和80%甲醇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筛选出最优的低共熔萃取剂,并分析了其与80%甲醇萃取物的抗氧化成分差异。研究表明:氯化胆碱-乙酰丙酸低共熔溶剂菜籽油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80%甲醇萃取物,而氯化胆碱-尿素和氯化胆碱-甘油低共熔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低于80%甲醇。通过总酚含量测定、薄层层析-DPPH显色、HPLC等方法,比较了氯化胆碱-乙酰丙酸低共熔溶剂和80%甲醇萃取物成分的差别,氯化胆碱-乙酰丙酸低共熔溶剂萃取物的总酚含量是80%甲醇的143.27%,抗氧化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也比80%甲醇萃取物有显著的提升。因此氯化胆碱-乙酰丙酸低共熔溶剂可用于植物油脂抗氧化成分萃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Cr-Si-Al和Cr-Si-Al-N两种薄膜的微观结构及电性能,结果表明:溅射态非晶Cr-Si-Al和Cr-Si-Al-N薄膜在加热到700℃的过程中,将析出两种晶化相,即Cr(Al,Si)2和Si微晶相;氮元素加至Cr-Si-Al非晶膜中,将阻碍其中晶化相的形核与长大;与Cr-Si-Al薄膜相比,Cr-Si-Al-N薄膜欲获得较小电阻温度系数(TCR)需要更高的退火温,Cr-Si-Al-N电阻膜具有更高的电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10kW连续横流CO2激光器在铸造铝硅合金基底上成功地制备了表面合金化(LSA)改性层。通过SEM、TEM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及耐磨性对比试验,研究了LSA改性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相组成和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合金化涂层由γNi(Cr,Fe)基体相、Ni3Al相、T(Al,Fe,Si)相、Cr/B相、Cr23C6相等组成,改性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310~360HV0.01,是基底材料的3倍以上。在不同的测试负荷下,LSA改性层的耐磨性均比基底材料有很大的提高,相对耐磨性达10~12倍。另外,结合表面磨损形貌分析了LSA改性层的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9.
Cr-Si-Ni-N电阻薄膜的晶化与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N2/PAr2分压比分别为0%,2.5%,5%,10%的溅射气氧化中制备了不同氮含量的Cr-Si-Ni-N薄膜,并研究了薄膜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晶化,氧化行为以及电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非晶Cr-Si-Ni-N薄膜在加热过程中,将析出晶化相CrSi2,随薄膜中氮含量增加,晶化相的形核与长大减缓,然而,薄膜的抗氧化能力得到提高。与低氮含量Cr-Si-Ni-N薄膜相比,高氮含量Cr-Si-Ni-N薄膜的电阻值在热处理过程中变化较小,欲获得较小电阻温度系数(TCR)需要更高的退火温度。  相似文献   
10.
38CrMoAlA钢为常用的氮化钢,其优点是氮化后耐磨,疲劳强度高,热处理变形小。但氮化层的脆性大,接触疲劳强度低,承载能力有限,对予先调质处理的要求高。如果调质时淬火冷速不够而出现上贝氏体及粒状贝氏体,则在常规氮化之后扩散层内会出现严重的脉状网状组织,或粗大的针状氮化物,造成零件使用中因脆性过大而早期剥落。因而研究降低38CrMoAlA钢氮化层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