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6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1.
张汉彪  薛伟 《矿产综合利用》2020,41(3):117-120,130
刚果(金)某复杂难选氧化铜矿铜品位2.47%,钴品位0.12%,铜氧化率为98.96%,结合率为15.82%,铜的赋存状态非常复杂,主要为孔雀石、硅孔雀石、假孔雀石、铜蓝、铜钴锰氧结合物、含铜褐铁矿等,孔雀石、假孔雀石等因吸附作用或机械钙、铁、锰等杂质,导致其可浮性发生变化。通过试验,开发出氧化铜钴矿高效捕收剂,有效提高了铜的浮选回收率,采用浮选-磁选联合的工艺流程,回收了可浮性较差但具有磁性的铜钴锰氧结合物、含铜褐铁矿含铁孔雀石、含铁假孔雀石。最终获得铜品位24.17%、回收率73.08%的浮选铜精矿和铜品位8.14%、铜回收率10.30%的含铜磁选精矿,钴的总回收率达到了66.93%。  相似文献   
2.
介绍江西银峰尖金矿选矿试验与生产实践情况,阐述选矿流程,强调粗粒金早收多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气含率是影响浮选柱浮选性能的重要因素,受设备结构和操作参数两类因素的影响。分析了柱体长径比、水平和竖直挡板的数量和结构、充气器的结构等设备结构因素、充气和给矿速率、固体颗粒和起泡剂的类型及浓度等因素对气含率的影响规律,指出优化设备结构使气含率处于对矿物浮选最有利的范围,可提高矿物浮选指标。实际生产应用中一般通过调节充气速率、给矿流速和起泡剂的类型及用量,以获得最佳的气含率,同时指明提高气含率是今后浮选柱的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铜低硫精矿的特点,采用了富氧焙烧的技术。通过进行条件实验研究得到,当焙烧时间为8 h,焙烧温度为750 ℃,焙烧富氧浓度为30 %时,焙烧效果最好,在该条件下脱硫率为70 %,焙砂浸出率为97.5 %。通过实验对比富氧焙烧与非富氧焙烧可以得出,采用富氧焙烧可以有效的缩短焙烧时间,降低焙烧所用温度,大大提高了焙烧效率。通过进行重复性验证和工业扩大化研究得出在该最佳条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克荣  张汉彪  季尚军 《矿冶》2020,29(4):80-83
采用焙烧技术处理高铜低硫精矿,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精矿浸出率和脱硫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富氧焙烧与非富氧焙烧所得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工业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当焙烧时间8h、焙烧温度750℃、焙烧富氧浓度30%时,焙烧效果最好,该条件下脱硫率为70%,焙砂浸出率为97.5%。采用富氧焙烧可以有效缩短焙烧时间、降低焙烧温度、大幅度提高焙烧效率。实验室重复性验证实验和扩大实验研究证明实验重复性良好。研究结果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汉彪  薛伟  易运来 《现代矿业》2019,35(9):130-132
为了清洁、高效且低成本开发刚果(金)某含钴0.606%、铜1.45%的钴矿产资源,针对该矿赋存状态复杂、含泥量高等问题,采用新型活化浮选-磁选联合工艺流程,最终获得的综合精矿钴品位为1.627%、钴回收率为74.34%,铜品位为4.71%,铜回收率为88.14%。该工艺与常规硫化黄药法相比,具有流程稳定、适应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可为刚果(金)同类矿石资源的选矿工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某大型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含钽品位高居我国钽铌矿山之首。经深入细致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查明了该矿石的钽铌矿物种类和物理化学特征以及伴生矿物组成 ,揭示了钽铌矿物的组成特点和赋存状态。在该研究的基础上 ,选矿工艺研究制定了合理的工艺流程 ,取得了良好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8.
对刚果民主共和国某铜钴矿尾矿样品进行的选矿试验研究表明,在样品含铜0.90%、含钴0.06%、铜氧化率为95%、钴氧化率为93.33%的情况下,经过擦洗磨矿后,采用硫化钠作为硫化剂,经过三粗三精一扫的混合浮选,产出含铜13.54%、含钴0.52%的氧化铜精矿,铜回收率达72.51%、钴回收率达47.29%,该工艺具有流程及药剂制度简单、易于实施等优点,适宜于处理同类型尾矿资源。  相似文献   
9.
以某铜精矿矿浆为原料,试验研究了影响矿浆沉降特性的各种因素。针对物料颗粒粒度、矿浆浓度、絮凝剂种类及投加量对沉降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试验表明,粒级较粗的颗粒较易沉降,高分子絮凝剂起到了加速颗粒沉降的目的,沉降速度随着矿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絮凝剂用量的增大而加快。  相似文献   
10.
对刚果民主共和国某铜钴矿山废石样品的选矿试验研究表明,在样品含铜1.2%、含钴0.022%,铜氧化率为89.58%、钴氧化率为81.90%的情况下,原矿磨矿至-0.074 mm占75%,采用先硫后氧的异步浮选工艺,且粗精矿经过三次精选后,能得到硫化铜精矿、氧化铜精矿两个精矿产品,总铜回收率达78%,因此该工艺流程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