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3篇
冶金工业   8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380CL钢车轮焊接时焊缝易开裂。对焊缝开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380CL钢车轮焊缝开裂的原因为,母材采用较大量的锰进行固溶强化,导致其碳当量和裂纹敏感系数增大,焊接性能恶化;其次是焊接工艺参数不适用于母材。据此,将C380CL钢的C、Mn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从最大0. 08%和1. 15%降低至最大0. 07%和0. 75%,并添加微量的Nb、Ti细晶强化,以使确保其力学性能不致降低。结果,钢的碳当量和裂纹敏感性指数分别降低了0. 113%和0. 055%。改进的焊接工艺参数为:闪光速度1. 5 mm/s,顶锻留量6 mm,带电顶锻时间1. 2 s,焊接时间14. 0 s,钳口间距30 mm。成分和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后,焊缝开裂的C380CL钢车轮的百分率降低了近4. 0%。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38MnB5高碳钢的冶炼控制材料的洁净度及轧制后冷却工艺制度等关键技术,成功的生产出38MnB5热轧卷板,并满足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显微组织的分析来查找产生闪光焊焊接生产490CL钢轮辋焊缝热影响区拉薄的原因,结果表明:焊缝热影响区原始组织破坏,产生混晶现象,热影响区力学性能降低,在"扩胀定径"工序受拉伸变形中产生颈缩现象。通过成分优化,降低对焊接高温热影响区敏感微合金元素的含量,降低母材力学性能,以达到减少焊缝热影响区处力学性能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周学禹  徐立山  高建国  薛启河 《连铸》2011,(Z1):389-391
通过承钢板坯表面纵裂纹的产生原因,分析了结晶器冷却制度、连铸保护渣性能、钢水成分、浸入水口插入深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纵裂纹的措施,表面纵裂纹得以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在700L钢化学成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化学成分,采用控轧控冷生产工艺,开发了更高强度750L汽车大梁用钢(750 M Pa级)。经检验:750L钢热轧卷板的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完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显微组织符合预期设计目标。通过电镜分析,发现钢中存在大量的Ti N及V(C,N)、Ti(C,N)粒子,这些粒子起到了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和析出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钒合金在钢水钒合金化时,钢水的终点氧化性、吹氩方式以及钒合金的加入方式对钒合金吸收率的影响,相关研究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承钢克服半钢炼钢的缺点,利用现有的中厚板生产线生产X60管线钢,通过钒的微合金化、合理设计成分、优化冶炼和轧制工艺等开发的X60管线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能完全达到标准要求,实现了钒资源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8.
冷轧无取向硅钢是一种碳的质量分数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是发展电力电讯和军工事业必需的磁性材料。介绍了承钢1780线试制CGW800A钢的工艺过程。通过优化调整转炉、精炼、RH轧钢工艺工序,严格控制过程增碳、增氮,试制的4炉无取向硅钢钢水可浇性好,成分100%合格,轧制性能满足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9.
对低碳V-N-Cr微合金化钢进行了控轧控冷实验,终冷后采用了随炉冷、保温毡缓冷、空冷3种冷却制度,并对3种不同冷却制度钢板进行了显微组织、综合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分析。研究表明,空冷钢板显微组织为细小多边形铁素体及针状铁素体复相组织,铁素体晶粒尺寸5~8μm,针状铁素体由交织的板条组成,宽度1~3μm。在随炉冷及保温毡缓冷时,由于冷却速率缓慢,多边形铁素体及针状铁素体发生了回火,并析出细小弥散的碳化物。3种冷却条件下,屈服强度均≥585 MPa,抗拉强度≥694 MPa,延伸率≥27%,而且1/2试样-60℃冲击功≥36 J,综合力学性能优于Q550F级国标要求。细晶强化、析出强化、组织强化为本钢种的主要强化方式,冲击断口均由韧窝组成,呈现韧性断裂模式,控轧控冷引起的晶粒细化及针状铁素体的形成有效阻碍解理裂纹的扩展,从而增强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Nb-Ti高强耐候钢在不同热输入条件下的热影响区组织演变和韧性变化,并采用热力学软件模拟计算了高强耐候钢的相变规律以及钢中第二相析出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热输入量增加,焊接热影响区组织由板条贝氏体、针状铁素体向粒状贝氏体转变,且晶粒粗化程度增加;随着热输入量增加,焊接热模拟试样的低温冲击韧性逐渐降低,冲击断口中韧窝数量不断减少,在50 kJ/cm热输入条件下,冲击断口中存在大量的大尺寸解理面;高强耐候钢铁素体+奥氏体两相温度区间为684~830℃,钢中第二相主要以(Nb, Ti)(C,N)、NbN、TiN和Ti4C2S2形式存在,当温度高于1 200℃,钢中高熔点第二相为TiN和Nb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