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机械仪表   5篇
无线电   6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灰度直方图的几何特征人眼定位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定位人脸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新颖的方法计算人脸二值化阈值,根据灰度直方图信息进行一次计算便可得到分割阈值,打破了现有算法对二值化阈值需做多次调整的约束.截取二值人眼区域之后,利用图像尺寸归一化几何约束条件定位人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种复杂条件下均能成功定位人眼,具有更加快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电网智能综合补偿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网智能综合补偿系统可根据电网的动态变化情况,对电网的电压、功能率因数、谐波及三相不平均等因素实现综合补偿,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一基于80C196的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软硬件设计思想,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智能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人眼图像来检测驾驶员疲劳驾驶是目前的主流方向,面部及眼睛定位是其中关键的环节。针对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结合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提出一种基于人脸面部特征的人眼定位方法。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实时性好,可用于不同背景、光照、旋转和偏转角度,以及睁闭眼、戴眼镜等多种复杂条件下的眼睛定位。  相似文献   
4.
由于具有转换精度高和其他一系列优点,∑-Δ过采样A/D转换技术近年来颇受重视,而模拟和混合信号系统的硬件描述语言VHDL-AMS为其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设计方法。本文根据∑-ΔA/D转换器的原理,建立了一个包括二阶∑-Δ调制器和抽取滤波器的转换器VHDL-AMS模型,同时结合Szermer提出的模型,对两种结构进行了仿真、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钟庆云  季刚  秦华标 《仪表工业》2013,(10):19-23,49
给出一种基于GSM网络的无线压力传感器测水位系统设计。采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和二维正交函数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将压力信号和温度信号互相补偿达到高精度;其次GSM网络广泛、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它能远程实时监测整个排水系统的水位,根据水位的监测结果判断路段排水情况以及及时抢修。  相似文献   
6.
电网的无功及三相不平衡综合补偿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不足会引起功率因数下降,而三相功率不平衡则会影响到用电设备的安全。此问题在不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基无功补偿的原理,作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补偿方法,在用它补偿无功功率的同时,三相不平衡也得到了改善。仿真和实际运行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此外,还介绍了一种对补偿电容器的人工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由于具有转换精度高和其他一系列优点,∑-△过采样A/D转换技术近年来颇受重视,而模拟和混合信号系统的硬件描述语言VHDL-AMS为其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设计方法。本文根据∑-△ A/D转换器的原理,建立了一个包括二阶∑-△调制器和抽取滤波器的转换器VHDL-AMS模型,同时结合Szermer提出的模型,对两种结构进行了仿真、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IBM公司的Power架构处理器的硬件及指令特性,设计了适用于实时应用场合的高性能Adaboost人脸检测系统.在系统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系统的优化思想,并对优化前后的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352*288的静态图片人脸检测中准确率达到84%,动态视频检测达到20fps.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专家系统技术与电力网参数检测系统相结合提出了基于专家系统主电力系统分析与诊断系统,它根据电网的实时检测数据,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并自动提出改进蝶网的方案和有关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0.
城市非连通车载自组网中低时延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昱宏  秦华标 《计算机工程》2010,36(15):111-113
针对城市车载自组网具有路径寿命短、网络非连通的特点,设计一个低时延路由协议。该协议根据车辆密度建立时延模型,将路由分为路段转发和路口转发2个阶段,路口转发选择时延最小的路径进行路由。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在城市非连通的车载自组网中达到较高的分组投递率和较低的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