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在进行地下矿藏资源研究时,PDC岩屑资料极为珍贵。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PDC岩屑图像资料,有必要对其版权进行保护。本文采用了新兴的数字水印技术,该技术在PDC岩屑图像网络发布系统中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详细说明了此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将它广泛应用于PDC岩屑图像网络发布系统中,取得了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提高粗饲料利用率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粗饲料资源,由于粗饲料的适口性差及纤维素含量高等因素,利用率较低。若通过一定的加工和处理,可被牛、羊等充分利用,提高其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常用的提高粗饲料利用率的方法有加工处理、合理搭配日粮、提高羊的粗饲料采食量等手段。  相似文献   
3.
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体现在机械构造的方方面面,在现代机械设计中出现频率极高,其可以分为四杆机构和多杆机构两大类,这些平面连杆机构常常活跃在机械制造领域,有着具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动态仿真,检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的同时,可以检验平面连杆是否该机构的各部件的运动干涉或机构参数的设计是否合理,为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解液中Ce(NO_3)_3含量对ZAlSi12合金微弧氧化层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Na2SiO3-NaOH体系电解液中Ce(NO3)3含量在0~0.20g/L范围内变化时对ZAlSi12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组织和厚度的影响。采用SEM、XRD分析微弧氧化处理后陶瓷层的表面形貌和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Ce(NO3)3含量增加,陶瓷氧化层厚度逐渐增大,电解液中Ce(NO3)3加入量0.15g/L时可获得最大厚度为170μm的陶瓷层;电解液中加入Ce(NO3)3后,膜层仍主要由α-Al2O3和γ-Al2O3相组成,但α-Al2O3相的相对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维氏硬度计、光学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研究了FeCoCrNiMn高熵合金经压下率为95%的大形变冷轧和550~800 ℃退火1 h后的晶体结构(fcc)、硬度变化、组织演变和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冷轧-退火过程中FeCoCrNiMn高熵合金的晶体结构始终保持面心立方结构,再结晶开始温度为600 ℃,结束温度为750 ℃,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样的硬度先下降后逐渐趋于平缓,组织由纤维状的形变晶粒逐渐全部变为随机取向的再结晶晶粒。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CSP工艺下稀土冷轧板冷轧后退火过程中的第二相析出行为,模拟了某企业685 ℃×9 h退火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退火前后的微观组织和宏观织构的变化;采用非水电解分离法从试验钢中提取第二相粒子,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第二相析出物类型;再使用化学法对退火过程中第二相析出量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析出动力学计算分析第二相析出规律。结果表明,经过该退火工艺后,晶粒从典型的纤维状冷轧组织演变为再结晶饼形晶粒,非{111}织构有所减弱,{111}织构有所增强;试验钢中的第二相类型主要为MnS、Fe3C和AlN,MnS在退火过程中几乎不析出,Fe3C主要在室温到570 ℃升温过程中析出,AlN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析出,在685 ℃附近析出最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