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制备了PAR薄膜,研究了不同外电路参数下薄膜的电双稳特性。发现薄膜在从高阻向低阻转变时会经历一个短暂的具有非线性阻抗的中间态,并且在整个转变过程中存在一种能量效应,即当外加电压超过某一值时,完成转变所需的能量不变。  相似文献   
2.
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交替沉积Ag和TCNQ分子制备了Ag TCNQ金属 有机络合物薄膜 ,并研究了多种外加电压激发下膜的电阻转变特性。发现在转变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能量效应 ,即当外电压超过某一阈值后 ,完成转变的能量不变。对此现象的可能解释是薄膜内分子在一定的外部电场能量诱导下发生重排 ,致使电导率发生跃变  相似文献   
3.
采用外加恒电位下腐蚀电流-温度扫描方法研究了在0.5%Cl^-溶液中,SO4^2-浓度对316不锈钢点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O4^2-浓度的增加,钝化电流增加,开路电位降低.当SO4^2-浓度低于0.42%时,316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比不存在SO4^2-时的临界点蚀温度低;当SO4^2-浓度大于0.42%时,临界点蚀温度比不存在SO4^2-时的临界点蚀温度高.从离子竞争吸附的角度进行分析,对SO4^2-加速与抑制点蚀两种作用规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Cl离子对304、316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外加恒定电位下腐蚀电流-温度扫描的方法分别研究了304、316不锈钢在不同浓度NaCl水溶液中的临界点蚀温度.得到了材料临界点蚀温度随Cl-浓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在分析温度与Cl-浓度分别对钝化膜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二者对不锈钢点蚀的综合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将有机电双稳材料PAR制成Al/PAR/Al夹层结构.详细研究了薄膜厚度、电极面积、退火处理和自然放置等因素对薄膜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工艺,能够获得性质均匀、电特性良好的电双稳薄膜(转变电压的分散性小于10%,延迟时间基本小于5μs,转变时间在20ns左右).Al/PAR/Al结构可以简单等效为电阻与电容的并联,而退火与自然放置将使薄膜结构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用反应蒸发法制备的掺钼氧化铟 ( In2 O3:Mo,IMO)薄膜在可见光区域的平均透射率 (含 1 .2 mm厚玻璃基底 )超过 80 % ,电阻率最低达 1 .7× 1 0 - 4Ω·cm。采用等离子振荡波长法、van-der-Pauw法和光谱拟合法等三种方法对IMO薄膜和 IT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进行了测量和比较 ,结果表明 IM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还不到 ITO薄膜的三分之一。因此 ,IMO薄膜对可见光的吸收小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提高载流子浓度而进一步提高电导率 ,对近红外线也有较高的透射率 ,有利于拓展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In2O3:Sn和SnO2:F都已经发展成熟,分别大规模应用于平板显示器和建筑两大领域。最近几年,TCO薄膜的研究又进入了一次复兴时期,研究和开发出几类具有明显特色的新型TCO薄膜。ZnO基TCO薄膜有替代In2o3:Sn薄膜的趋势;多元TCO薄膜材料可以调整其性能来满足某些特殊应用的需求;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In2O3:Mo薄膜为进一步提高TCO薄膜的性能打开了一条新路;真正的p型TCO薄膜为制造透明电子元器件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交替沉积Ag和TCNQ分子制备了Ag-TCNQ金属—有机络合物薄膜,并研究了多种外加电压激发下膜的电阻转变特性。发现在转变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能量效应,即当外电压超过某一阈值后,完成转变的能量不变。对此现象的可能解释是薄膜内分子在一定的外部电场能量诱导下发生重排,致使电导率发生跃变。  相似文献   
9.
借助Thermo-Calc热力学相图计算软件,设计了可用于替代06Cr19Ni10 (S30408)的高强度含N节Ni奥氏体不锈钢08Cr19Mn6Ni3Cu2N (QN1803),通过OM、S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方法研究了其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从1040℃升至1120℃时,QN1803钢的晶粒尺寸均小于S30408,两者平均晶粒尺寸之差由1.8μm提高至16.27μm。N原子起到细晶和固溶强化的作用,使QN1803钢的屈服强度提高至400 MPa以上,达到S30408钢的1.3倍;N原子降低了奥氏体不锈钢的低温韧性,使QN1803钢在-60℃以下的冲击功显著低于S30408钢。经600~900℃敏化处理后,QN1803钢沿晶界析出富Cr的碳化物,析出的鼻尖温度为800℃;由于N原子抑制碳化物的形核和长大,QN1803钢发生晶间腐蚀需要更长的敏化时间,在700℃敏化处理时,QN1803钢发生晶间腐蚀所需要的时效时间是S30408钢的2倍。与S30408钢相比,QN1803钢钝化膜的N和Cr元素含量更高;QN1803钢属于稳态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与S30408钢相近的点蚀速率(4.72 g/(m~2·h))和更高的点蚀电位(327 mV);经60%冷轧压下变形后,QN1803钢的耐点蚀能力是S30408钢的1.15倍,制品应力开裂风险更低。由于添加了1.65%的Cu元素,使QN1803钢在5%H_2SO_4腐蚀溶液中,表面可生成一层保护基体的富铜膜,从而使其在稀H_2SO_4溶液中的耐腐蚀能力达到S30408钢的6.6倍。  相似文献   
10.
不锈钢点蚀花边盖脱落与稳定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锈钢在含Cl-的溶液中常萌生表面呈多孔花边盖状(Lacy cover)蚀孔,在花边盖下的蚀坑内表面隐藏着不断侵蚀,这种有趣的点蚀常加剧材料的失效.采用精细316 ss微电极面积调控形成单一点蚀孔来研究点蚀,获得其点蚀发展的动力学数据,根据Fick扩散定律可知点蚀稳定生长条件为蚀坑内电流密度(i)与深度(a)之积存在一个点蚀稳定范围.并用新的超声电解池证实花边盖对亚稳态点蚀的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