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26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在12、25、37℃三个温度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状况,以Matlab为平台,结合Gompertz、Logistic、与神经网络三种模型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列举出预测微生物模型的10种常用评价方法及对应的参数,以其中的修正决定系数R2Adj,均方误差MSE,预测标准误差SEP三种评价函数为主,分别对模型的拟合程度、精确度、准确度进行了比较。综合考虑模型的性质,最终确定Gompertz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生长模型;同时,建立以温度为自变量的平方根模型,以此来预测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温度下的最大生长速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5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出发菌株,详细研究了5株菌的生长代谢、酸敏感性及蛋白水解力,并分析了这些特性与后酸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株菌的生长性能与后酸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其中,菌株的生长速度和糖分解代谢能力与后酸化成正比;对酸较敏感菌株的后酸化也较弱;菌株的蛋白水解能力与生长速度和后酸化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温度及酶量对MTGase催化聚合WPC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清浓缩蛋白(WPC)为底物,探讨了不同的温度及酶量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催化聚合WPC对其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TGase催化聚合WPC,在有还原剂DTT存在的条件下,酶/蛋白质比为10U/g左右时,25~45 ℃的反应温度范围内,可以获得质构特性较好的凝胶.酶/蛋白质比及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蛋白凝胶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扣碗酪是利用江米酒中的凝乳酶使牛乳中的酪蛋白凝固而制成的一种传统乳制品,其质地光滑、口味香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其凝乳强度弱,易析出乳清,无法形成工业化产品.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响应曲面法探讨卡拉胶、槐豆胶与江米酒的最适添加量,以改善凝乳的质构,解决在贮藏和运输时易发生的乳清析出等稳定性问题.结果显示,当添加0.20%卡拉胶、0.20%槐豆胶及11%江米酒时,扣碗酪的质地能够达到最优,且其微观结构也显示为相对致密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乳清浓缩蛋白(WPC)为原料,探讨了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催化聚合WPC对其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WPC经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聚合后,在有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TT)存在的条件下,底物WPC质量分数达到8%,酶反应时闻为2 h左右可以获得质构特性较好的凝胶.  相似文献   
6.
壳寡糖对原料乳中微生物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壳寡糖对原料乳中细菌总数、嗜冷菌数、芽孢数及耐热芽孢数的抑制作用和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原料乳中美兰变色时间的影响,得出壳寡糖对原料乳中细菌总数和嗜冷菌数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对芽孢总数和耐热芽孢数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并明显的延长原料乳中美兰的变色时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体外模拟的方法测定了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消化率。此法的重现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3%,表明重现性较好。测定结果表明:各种不同原料间蛋白质的消化率差异显差。此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可应用于婴儿食品质量的评定。  相似文献   
8.
以还原法理论为基础,以刃天青作为氧化还原试剂,研制原料乳细菌总数快速检测仪器.原料乳中一些成分影响刃天青的颜色变化速度,干扰测定结果.对溶解氧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其影响程度较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副干酪乳杆菌KLDS1.0351、植物乳杆菌KLDS1.0985及KLDS1.0986为对象,探究其耐人工胃液、肠液、耐胆盐能力及三株菌株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株菌株耐人工胃液、耐人工肠液和耐胆盐能力良好,副干酪乳杆菌KLDS1.0351强于植物乳杆菌KLDS1.0985和KLDS1.0986。乳酸杆菌对脾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随活菌数量的增加而增大。活菌数为107 CFU/m L时,对脾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为KLDS1.0986KLDS1.0351KLDS1.0985;KLDS1.0351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KLDS1.0985和KLDS1.0986两株菌株只有活菌数达到107 CFU/m L时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瘤胃内共轭亚油酸(CLA)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瘤胃内共轭亚油酸(CLA)的形成机制、参与氢化的微生物及影响氢化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如何提高牛乳中CLA含量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