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研究水芹在常温、低温和假植后低温鲜切条件下的呼吸强度、水分、叶绿素、抗坏血酸、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等指标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假植后低温鲜切处理的水芹失水少,叶绿素、还原糖、抗坏血酸和游离氨基酸保存率高,耐藏性好,其呼吸强度高于低温鲜切的水芹,同时假植后低温鲜切处理能够显著延缓褐变的速度,而常温贮藏的保鲜效果最差;鲜切水芹在3~5 ℃条件下贮藏18 d,感官质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绿豆芽菜中抗营养物质植酸含量,探究氯化盐对绿豆芽菜植酸降解的影响,研究了KCl、NaCl和CaCl2处理下绿豆芽菜的长势、植酸酶活性及植酸含量的变化,筛选了具有降植酸效果的氯化盐并优化了浓度组合。结果发现,NaCl和CaCl2能够促进植酸降解同时促进绿豆芽菜生长;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1.6 mmol/L NaCl和6 mmol/L CaCl2降植酸效果最佳,且NaCl和CaCl2促进植酸降解作用有叠加效应。响应面法优化得到NaCl、CaCl2浓度分别为1.68 mmol/L和6.40 mmol/L时,植酸含量降低至8.04 μg/株,为对照的10.84%。  相似文献   
3.
植酸广泛存在于植物籽粒中,是磷元素和矿质元素的贮藏库。本文介绍了植物籽粒中植酸的存在形式、抗营养作用(抑制矿质元素吸收、蛋白质降解、淀粉和脂肪降解),有益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癌作用、预防心脏病和糖尿病);总结了不同类型(物理和生物)的植酸降解方法;综述了植酸几种主要不完全降解产物的研究进展。为推动我国植酸功能成分的综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法对百香果皮总黄酮进行提取,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单因素实验分析复合酶的用量、酶解时间、液料比、超声时间对百香果皮总黄酮提取的影响,响应面试验(Box-Behnken)进一步分析黄酮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优组合,并通过体外检测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及还原力。结果表明: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提取百香果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复配比例2:1、复合酶的用量4.8%、酶解时间为1 h、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30:1 mL/g、超声时间41 min,在该条件下,百香果皮的黄酮得率为(2.20%±0.05%),回归模型的实测值与预测值2.24%(<1%)接近,模型可靠,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提取液浓度在0.44 mg/L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0.8%;当提取液的浓度为44 μg/mL时,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此时清除率为84.1%。通过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提取百香果皮中总黄酮可为百香果皮的资源化利用提供途径。综上所述证明百香果皮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绿豆为原料,研究不同钙含量对发芽绿豆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供试钙离子浓度为0.5、2.0、5.0 mmol/L。结果表明,2 mmol/L氯化钙能显著促进绿豆芽菜生长,提高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总酚、总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及抗氧化能力,且总酚含量、总黄酮、抗坏血酸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亚铁还原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结果表明,抗氧化能力主要与酚类物质和抗坏血酸含量有关,因此建议选取喷施2 mmol/L氯化钙,同时发芽时间为4 d的绿豆芽菜进行食用,此时绿豆芽的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能力较高,对人体最有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