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4篇
水利工程   3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加速度计应用中坐标系的匹配精度,提出了基于加速度计的坐标系匹配方法,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并对加速度计的测角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最大误差≤0.3°,满足实际应用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加速度计应用中的坐标系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2.
具有再生反馈雷达的角跟踪性能闭环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用雷达跟踪目标最大角速度和角加速表征具有再生反馈雷达角跟踪性能的合理性,并论述了用单片机测试雷达跟踪目标最大角速度和最大角加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纺织机械工业,是否走名牌产业化道路,不仅关系到我国纺织机械本身能否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纺织工业发展进程和现代化的战略全局.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行车辆导航系统中测角传感器的一些不足和磁通门传感器的特点,将磁通门传感器用于车辆导航系统当中,测量车体的航向和姿态角.并针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正交函数的最小二乘拟合法消除车体磁场对传感器测角精度的影响和卡尔曼滤波方法补偿测角过程中的观测误差,有效地提高了磁通门传感器的测角精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2种方法的可行性,测角的最大误差仅为0.74°,达到了令人满意的导航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火箭炮在射前准备阶段里只能进行两自由度的角运动,造成部分参数不可观的缺陷,在基于对火箭炮进行制导化改造的背景下,提出了在射前准备阶段加入横滚运动的标定方案以及相应的可观测度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21 维误差模型;而后运用可观测度分析方法对误差参数的可观测度进行了分析,对三个阶段进行了比较,表明横滚运动可使多个参数变得可观,并且其他参数可观测度也大幅提升;最后,采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对所提出的标定方案和可观测度分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除x 轴陀螺刻度系数误差外,其余参数奇异值基本都大于1,与可观测度分析方法的结论一致,充分体现了横滚运动对误差参数估计的有效性以及可观测度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地磁辅助惯性导航匹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磁辅助惯性导航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鉴于采样卡尔曼滤波算法在重力辅助导航中的成功应用,将其用于地磁图形匹配。滤波通过设计少量的σ点,并计算这些σ点的经由非线性函教的传播,从而获得滤波值基于非线性状态方程的更新,较广义卡尔曼滤波具有计算精度高、便于计算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发电机是某型车辆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发生故障将会导致车辆停车。本文在介绍该车辆硅整流发电机构成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发电过程、整流过程、励磁过程和负载能力等发电机原理后,介绍了该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并归纳总结了发电机的各种故障模式。利用分析和总结结果对该车辆某次励磁电路故障进行了排除,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频率响应是光电耦合隔离放大器的一个重要参数。首先介绍了光敏三极管光电导工作模式和集成运放宏模型,然后利用该原理对使用双路光耦设计的线性光耦隔离放大器电路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并推导了电路频响的计算公式。对该电路的频响与电路中元件参数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和实验,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对惯性器件误差标定前必须进行可观测性分析,针对当前可观测性分析方法不能得到每一个误差参数的可观测度,无法为标定过程中载体的机动路径设计提供足够依据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系统可观测度分析方法并用于惯性器件在线标定中。该方法定义各误差参数都独立对应一个可观测度,通过合理拆分可观测矩阵,利用范数最优化受约束理论,计算得到每一个参数的可观测度。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平台,对比分析了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可观测度分析方法和新方法计算结果的特点,并利用新方法计算结果针对性调整载体机动路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各误差参数的可观测度与标定中各状态量的滤波收敛特性具有一致性,证明了该算法的特点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失准角条件下初始对准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大方位失准角下的GPS/INS组合导航初始对准方法。充分利用GPS提供的外部信息,以失准角的正余弦函数误差为状态变量,分析了GPS杆臂对初始对准的影响。并以上述工作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滤波补偿算法。所提方法不仅可补偿大方位失准角,且可在方位角计算精度较低情况下直接进行导航解算,不需等待对准过程结束。在车载试验中,将该方法与传统小失准角前提下的对准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对对比结果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失准角情况下,该方法可在100 s左右完成对准,失准角可收敛到1°内,导航位置误差可控制在2 m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