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以水为溶剂,用超细氢氧化钴和复合有机酸为原料合成了新癸酸钴。采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水溶剂法新癸酸钴的理化性质均达到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其胶料的物理性能和与钢丝的黏合性能都不亚于用传统甲苯和二甲苯溶剂制备的新癸酸钴RC-D20胶料。  相似文献   
3.
山奈酚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山奈酚(Kaempferol,KAE)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2-Vpy)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合成了山奈酚分子印迹聚合物(KAE-MIP)。采用静态平衡结合实验评价了KAE-MIP对底物分子的结合特性,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KAE-MIP对KAE呈现出了很高的选择吸附特性;Scatchard分析显示KAE-MIP对KAE存在不同亲和力的两类结合位点;与对照物在KAE-MIP上的吸附行为比较表明,KAE-MIP对KAE具有良好的分子识别性能;KAE-MIP对KAE的选择性吸附基本在2 h之内完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D-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制备了D-HPG分子印迹聚合物(DMIP)。通过紫外光谱法研究了D-HPG与AM间的相互作用;采用静态和动态结合实验考察了DMIP对D-HPG的结合特性及识别性能。结果表明,DMIP中存在对D-HPG具有不同亲和力的两类结合位点,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和良好的分子识别能力,DMIP对D-HPG的吸附行为可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5.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黄杉素(Taxifolin,TAX)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2-Vpy)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制备了黄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TAX-MIP)。通过紫外光谱考察了TAX与2-Vpy的非共价作用,并采用静态和动态结合实验评价了TAX-MIP对底物分子的结合特性。结果表明,TAX与2-Vpy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主客体配合物,其结合常数和化学配位比分别为K=6.06×10 10(mol/L)-4和n=4;TAX-MIP对TAX存在不同亲和力的两类结合位点,并对TAX显示出很高的选择吸附特性和良好的分子识别性能;TAX-MIP对TAX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
铝在0.5mol/L NaOH溶液中呈均匀腐蚀。氯化钙的缓蚀效果优于酒石酸钾钠。当酒石酸钾钠的浓度为4×10~(-3)mol/L、氯化钙与酒石酸钾钠的摩尔浓度之比达0.5:1时,协同缓蚀效果最佳。这是由于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的不溶性酒石酸钙沉积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层。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新型油溶性稀土极压抗磨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镧(LaDTCs)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合成了9种含不同碳原子数的伯、仲烷基LaDTCs.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其在500SN基础油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极压性能,并探讨了烷基碳链的长短和伯、仲烷基结构对LaDTC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2~8碳烷基的LaDTCs均具有较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和极压性能.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LaDTCs的摩擦学性能明显提高,其中伯烷基LaDTCs的抗磨减摩性能优于仲烷基LaDTCs;含仲烷基的LaDTCs极压性能优于含伯烷基的LaDTCs.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辛弗林(SYN)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乙二醇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制备了辛弗林分子印迹聚合物(SYN-MIP);通过紫外光谱法研究了SYN与MAA的非共价作用,并通过静态平衡实验评价了SYN-MIP的吸附...  相似文献   
9.
采用改进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PS),并以之为种球,芹菜素(API)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2-Vpy)为功能单体,通过单步种子溶胀聚合法制备得到了单分散芹菜素分子印迹微球(API-MIPM)。采用静态和动态结合实验以及选择性实验考察了API-MIPM对底物API的结合特性、吸附动力学及分子识别性能。结果表明,API-MIPM对API的选择性好,吸附容量大,分子识别能力强。API-MIPM对API的静态分配系数KD(6.07mL/g)明显大于其他对照物,对API的吸附量达16.25μmol/g;API-MIPM中存在对API高低不同亲和力的两类结合位点,其中高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分别为0.087和1.405μmol/mL,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9.17和25.75μmol/g,其对API的吸附行为可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