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工业遗产保护虽然已成为我国目前的社会热点,但作为新兴事物,对其系统的研究和实践还没有真正展开。本文借用法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整体实践,分析他们的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倾向、判断标准、保护模式和方法、政府和公众各自的作用等问题,以结合我国状况有选择地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多为地方政府或专家主导,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虽然使大量物质遗产得以保护,但往往会因缺乏社区价值的考量使街区的历史记忆被切断、社会肌理遭破坏。本文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讨在灾后重建背景下建立的社区参与机制对街区保护性更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参与必然使保护政策和保护规划发生局部的调整,在保护项目的实施中需要更加注重居民需求、民间智慧及公平透明。由于部分居民个体化的、非理性的行为,遗产保护真实性和完整性目标的实现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社区参与是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趋势,但须通过遗产教育、社区增能等方式倡导理性、组织化的参与,从而使共同的目标得以达成。  相似文献   
3.
庭院是私人空间,但庭院景观具有公共属性,因而 成为乡村景观公共治理的一部分。从空间社会学的“公共领 域”视角,论证了乡村庭院景观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层面的 公共性特征,提出针对物理空间进行景观整治、针对社会空间 进行社区治理的思路,为美丽庭院公共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并 提出基于公共性认知、公约制定与法律底线保障的治理规则。 以上海城郊村为例,分析实践中对庭院景观公共性的认知状况 和公共治理问题。进一步提出庭院景观的公共治理有利于美丽 乡村建设以乡村社区自组织的形式推进,保障乡村宜居社区的 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5.
文化空间是一种时空与人的活动相结合的文化的活态存续;民族村寨既是包含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空间,又是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空间形态,其文化空间属性价值更甚于历史、经济或社会价值。在这样的理论建构下,关注于民族村寨文化实践与社会空间的相互作用,归纳民族村寨的文化空间价值特征,并提取出文化特征场所、建成空间形态、农林活动环境3个文化空间层面。依照“价值保护”的思路,民族村寨的保护内容、保护重点、发展建设布局和形态,都应以文化空间特征价值为依据来确定和规划。而在制度和规范层面制定从文化空间视角出发的民族村寨价值保护的规划原则,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保护实践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城市绿地外部经济效应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怀云  朱黎青 《中国园林》2006,22(12):77-79
资金筹措一直是城市绿地建设的核心问题,而城市绿地的建设具有外部经济效应,会提升周边地块的价值,使周边房产、商业、服务业等无偿受益。针对城市绿地的外部经济效应进行了基础研究,通过分析城市绿地作为公共物品的经济学属性,及绿地外部经济效应的受益群体,初步建立了基于资产价值法的城市绿地外部经济效应的量化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城市绿地外部经济效应的内部化模式,为减轻城市绿地建设的资金压力,实现绿地建设的良性循环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