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窑洞民居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民居类型,是一种以“减法”营造出的空间。在靠山式窑洞和下沉式窑洞中,窑洞的三面都被黄土覆盖,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使是采用“加法”营造的独立式窑洞,窑洞的侧面和背面通常不做装饰,因此,窑洞的正立面--窑面就成了窑洞民居艺术精华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由于绿道所具有的“生态、文化、 游憩”等多功能特性,城市绿道的建设可以 和慢行交通系统、遗产廊道、雨洪管理系统 相结合,以利于城市建设发展中所遇到的文 化景观保护和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的综合解决。本文从“中尺度”的城市层面 对西安老城区的绿地格局、慢行交通、遗产 分布及雨洪排放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 基础上提出构建老城区的绿色廊道网络、 慢行系统网络、雨洪调蓄网络的基本策略 和概念性规划,并指出将三者复合叠加,以 绿道网络为枢纽形成复合性网络系统,可为 “中尺度”层面的老城区城市环境建设提供 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的代表,其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两屏三带甚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格局。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从古至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成为促使景观格局改变的驱动因素。将历史时期至今作为整体连贯的研究区间,梳理演变的脉络,重点从气候因素、生态观及生存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三方面论述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探寻其内在关系,以期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对黄土高原地人口、资源、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的代表,其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两屏三带甚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格局。自上世纪 40 年代起,国家就对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治理活动,但目前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问题依然严峻。陕北米脂县高西沟村作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治理的成功典型,其领先于国家政策的景观营建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基于“T-P-C”途径,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源 - 汇”、“群落演替”、“物质循环再生”、“村镇人类生态系统”理论,对高西沟村农田景观营建、林草景观营建及用地格局优化实践中蕴含的生态智慧进行解析,验证其生态性和科学性,为陕北乃至黄土高原生态治理下的景观营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窑洞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民居类型,它起源于人类为了生存需求而对自然地利用和改造,蕴含了当地居民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态智慧。随着人们对使用空间、舒适度及审美的需求,窑居建筑的营造技艺进行了漫长的演进和优化。本文从窑居建筑营建的建造模式、拱券建造、艺术表达三个方面,研究其间蕴含的营造技艺演进与优化过程,力求将这一种传统建筑类型的建造技术做以记录和保留,并提出窑居建筑当代应用的三个方向,指出其建造技术正在朝着更生态、科学、智慧的方向发展,成为黄土高原地区极具特色的新乡土建筑代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