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分析人口分布和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空间政策之间的关系,从人口分布视角探讨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人口持续向中心城和边缘地区集聚,新城发展缓慢,是上海上一轮总体规划实施以来表现出的突出矛盾.面对人口进一步增长趋势,如何有效促进新城发展、缓解中心城增长压力,是"上海2040"空间战略研究迫切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围绕人口分布优化的空间政策研究是上海空间结构调整的关键,通过模拟"上海2040"边缘承载、廊道承载和新城承载三种人口分布情景,分析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轨道交通建设、住房供给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空间政策的适应性,并从构建人口分布的目标导向、时间维度的行动框架、差异化的分区引导、空间政策聚焦与协同、阶段评估与动态应对五个方面,探讨上海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流空间结构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基于互联网开放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上海内环范围的实体餐饮店铺和互联网外卖店铺的区位特征,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实证互联网的空间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城市尺度上,互联网外卖店铺远离城市中心区并在其边缘个别地块再集聚;中观尺度上,呈现远离传统商业中心和主要道路交叉口,并在可达性较低的街道再集聚;微观尺度上,呈现偏离临街区位,向地块内部渗透的特征.三个尺度上外卖店铺相对实体店铺的区位变化可概括为“均质化”和“再集聚”.进一步提出理论解释:外卖店铺借助互联网平台避免空间竞争,从而降低成本,促使“均质化”发生;而互联网平台直接的“收益分成”会随着“均质化”逐渐稳定,其通过参与分工获得其它收益,构成了“再集聚”的主因.据此推断,随着分工深化,规模化外卖生产企业将会逐渐成为“新都市工业”的开端.最后,提出城市规划可从关注弱区位地区发展、探索开放街区等空间设计策略、加强土地混合使用的规划管理和设计策略研究等方面予以响应.  相似文献   
4.
5.
上海城市生活中心体系的识别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数据和方法较难实现对城市生活中心体系的整体识别与评估.基于手机信令数据,探索了城市生活中心体系识别与评估的方法.在数据预处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新方法,并识别了上海城市生活中心体系,描述其等级分布特征.再从规划实践角度分三个方面评估:①评估生活中心的服务距离,发现对于高等级生活中心和全部生活中心的一般到达时耗分别为20min、10min内,存在问题的地区主要有浦东曹路地区、闵行浦江地区以及远郊的乡镇.②评估生活中心的服务人口规模,基于逐级比较的势力圈分析法,发现市级生活副中心、地区级生活中心、重点镇的平均服务人口分别为120万人、60万人、30万人,呈梯度倍数关系.③对既有规划进行评估,比较识别结果与规划的差异,总结了规划未纳入的中心、发展缓慢的中心和发展基础较差的中心.最后,提出郊区需新增生活中心、不同等级生活中心服务人口规模标准、以及对相关规划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机动性是城市活力的根本来源之一。历史上城市机动性有两次主要范式的转换,其一是从原始交通方式向电气化轨道交通转移,其二是私家车的崛起。后者虽然满足了城市出行需要,却带来负面影响,变得不可持续。正在涌现的新范式,即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以共享出行取代私家车,既支撑大范围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又提升整体运行效率。以范式转换为视角引介共享机动性的概念、类型和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国际上前沿议题和研究进展,讨论了共享范式下的规划响应和协作治理。认为,共享机动性是以公共部门为主导,公众和相关企业为主要参与者,以高校科研机构等为支撑的协作治理模式。提出应追求出行更高效、社会更公平、环境更友好的“可持续范式转换”,努力寻求共识行动,促进理想范式的真正到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