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2篇
矿业工程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纹石综合利用新工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杨保俊  于少明  单承湘 《矿冶工程》2003,23(1):47-49,53
采用循环活化酸浸新技术,提出了以蛇纹石为原料制取轻质氧化镁和水玻璃的新方法,研究了主要工序的最佳工艺条件,此条件下,蛇纹石中MgO的平均浸出率及酸浸滤饼中活性二氧化硅的浸出率均在97%以上,酸滤液中Mg^2 回收率大于96%。制得的轻质氧化镁和水玻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蛇纹石中氧化镁的回收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2.
将迭代最小二乘法应用于硅酸盐矿矿物标准生成Gibbs自由能△G^0f的估算,以克服早期指数回归方法的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硫酸镁和氨水为原料,以获得纳米氢氧化镁粒子;并采用X射线和透射电镜等对颗粒形态进行表征.得出了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最佳条件.研究成果为纳米级氢氧化镁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纯纳米氧化镁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MgCl2·6H2O为原料, 聚乙烯醇为分散剂, 采用氨水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 经煅烧得高纯纳米氧化镁。单因子实验与正交实验表明, 在沉淀反应时间为25 min, 氢氧化镁煅烧时间3 h时, 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35 ℃, 原料摩尔比(NH3·H2O ∶MgCL2·6H2O)2.2∶1, Mg2+摩尔浓度1.3 mol/L, 分散剂用量为2 mL, 煅烧温度700 ℃。在此条件下, 反应最终产物氧化镁的纯度达到了99%以上。并采用X射线和透射电镜等对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样品粒径分布窄、分散性良好, 平均粒径为35 nm, 满足高纯纳米氧化镁要求。该工艺流程简单, 产品质量稳定, 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硫酸镁一步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确定了由硫酸镁一步法制备阻燃型氢氧化镁较适宜的条件为:表面处理剂添加量5~10 mL(以制备5 g氢氧化镁为基准),恒温处理时间3~4 h,陈化时间4~6 h. 此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氢氧化镁样品XRD分析表明,(001)面对应的衍射峰强度明显高于(101)面,样品(101)方位的扭歪值h<3.0′10-3,比表面积SDET<20 m2/g,颗粒形貌为棒状,直径为25~50 nm,长径比为8~10,且分散性好,样品符合阻燃型氢氧化镁的特殊要求. 该工艺具有流程短、设备简单、操作条件温和(常压、低温操作)、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讲叙述化工单元操作中的有效能分析。Ⅰ有热损失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中有不可忽略的热损失时,由于传热的不可逆性而造成有效能损失外,还有因散热而造成有效能损失。  相似文献   
7.
前言化工生产过程是一个大量消耗能量的过程,无论化工生产所需要的原料(石油产品、煤等)和过程所需要的热量及动力,这些都是能量。因此,如何合理使用能量、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是组织化工生产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核算一个生产过程的能耗,常采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来确定,这是以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为基础的计算方法。但这种计算方法只能反映能量转化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反映能量品质的差别。众所周知,“功”和“热”是热力学中能量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功”可以百分之百地转化为“热”,而“热”不能百分之百地转化为“功”。  相似文献   
8.
本讲将根据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叙述有效能概念和有效能用于化工过程的基本理论及其计算,以便评定实际过程的能量利用效率。一、有效能有效能是这样一种热力学函数,它是由基准态到一定状态所需消耗的最小功;也可认为是由一定状态的物系变化到与基准态呈平衡的状态为止所能做出的最大有用功。记为ε。基准态(热力学死态)随过程种类不同,有不同的基准态定义。  相似文献   
9.
蛇纹石提镁残渣直接合成有机硅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蛇纹石提镁残渣为原料直接合成有机硅化合物的方法。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 ,用红外光谱法和 X射线衍射法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五配位体有机硅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