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16篇
无线电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复合保鲜剂协同超高压对鲈鱼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鲈鱼贮藏期间的品质,以4℃冷藏鲈鱼为对照,采用超高压技术(200 MPa,5 min)结合2种不同的复合保鲜剂(0.15%壳聚糖+0.50%ε-聚赖氨酸、0.15%壳聚糖+1.50%ε-聚赖氨酸)保鲜鲈鱼,以菌落总数、理化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VB-N、pH、色度、剪切力)为评价指标,测定鲈鱼在4℃冷藏12 d内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冷藏鲈鱼货架期为6 d,单独超高压组的冷藏鲈鱼货架期为9 d,超高压结合复合保鲜剂后可将冷藏鲈鱼货架期延长至12 d,经过复合保鲜剂处理的超高压各组,在12 d时,其剪切力显著高于单独使用超高压组和冷藏对照组(p 0.05),且菌落总数TVC、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和白度均显著低于单独使用超高压组和冷藏对照组(p 0.05)。其中0.15%壳聚糖与1.50%ε-聚赖氨酸复配后保鲜效果最佳,能明显抑制鲈鱼冷藏过程中的菌落总数,减缓蛋白质分解,有效地保持了冷藏鲈鱼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4 ℃冷藏7 d过程中黄鳝片肌肉品质变化和菌群结构的变化,测定了黄鳝片色差,微观结构,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等理化指标及挥发性物质和游离氨基酸等风味物质含量,并以细菌属与特征化学指标、色差相关指标以及关键氨基酸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冷藏时间延长,黄鳝片颜色逐渐发黄最终呈棕褐色,肌肉细胞间隙逐渐增大,TVB-N含量,TVC和H*值逐渐上升,R630/580、必需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其中pH值第1天从7.02降至6.19(P<0.05),TVC和TVB-N含量分别在第3天和第7天超过限值;冷藏期间黄鳝片对传感器W5S的响应度最高,3 d后鳝鱼片气味发生较大改变,亮氨酸含量降低。黄鳝片冷藏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冷藏前期(3 d)优势菌属为巨球菌属和不动杆菌,3 d后为环丝菌属和假单胞菌、肉杆菌属。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冷藏期间R630/580,H*值,pH值,TVC,TVB-N以及丝氨酸、甘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均与群落结构具有极显著相关性,而微生物生长是冷藏期间黄鳝片新鲜度、色度和风味变化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为黄鳝冷鲜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该文为研究臭氧水清洗杀菌的最佳工艺及其对罗非鱼肉品质的影响,通过对罗非鱼肉杀菌率、电子鼻分析、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程度以及感官品质的考察,确定臭氧水处理罗非鱼肉的最佳清洗杀菌工艺。结果表明,当臭氧水浓度为5.160 mg/L、浸泡时间为10 min时,清洗杀菌效果最佳,杀菌率可达(74.000±0.017)%。此条件下,罗非鱼肉的品质良好,电子鼻气味成分分析无显著变化,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程度均不强烈。肌原纤维蛋白含量为2.5 mg/mL、羰基含量为4.1 nmol/mg、总巯基含量为0.08 μmol/mg、Ca2+-ATPase活力为2.6 U/mg、丙二醛含量为0.36 mg/kg,鱼肉的感官评分达17.99分。  相似文献   
4.
研究葡聚糖,蔗糖,海藻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对草鱼鱼糜凝胶微观结构、蛋白质结构、水分子分布及质构特性的影响.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与空白样相比,添加4%葡聚糖、蔗糖和海藻糖的鱼糜凝胶中能观察到更紧密的网络结构,糖的加入促进了蛋白质的交联和凝胶网络结构的紧密性,改善了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添加低聚果糖的样品使鱼糜蛋白α-螺旋结...  相似文献   
5.
6.
2022年全国黄鳝总产值超过200亿元,黄鳝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但其加工保鲜方式和产品类型单一。主要以人工宰杀为主,以鲜活和冷冻保鲜方式销售,加工方式也仅局限于菜肴烹饪,市场上成熟的预制黄鳝加工品和半成品较少,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低,贮藏期短、品质劣变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黄鳝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未来可从黄鳝预制产品的研发创新、加工装备研发与配套集成以及养殖及加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等方面来促进黄鳝产业化发展。因此,本文从黄鳝的产量价格、预制黄鳝产品类型、加工技术及食品安全方面进行综述, 并对未来黄鳝产业的走向和发展做出展望,以期更好地利用和开发黄鳝产品,为促进黄鳝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8.
9.
以玉米须为原料,提取玉米须总黄酮。从玉米须总黄酮对猪油的抗氧化性、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Fe3+的还原能力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玉米须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添加玉米须总黄酮的猪油比未添加玉米须总黄酮的猪油氧化缓慢;玉米须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IC50为0.057mg/mL,低于BHT的IC50(0.17mg/mL);同浓度下,玉米须总黄酮对Fe3+的还原能力强于BHT。因此,玉米须总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冷藏7 d鮰鱼片中优势腐败菌的种类,将鮰鱼于4℃无菌冷库中取肉后真空包装放置于4℃冰箱中储藏7 d,从腐败鱼肉中分离出3株细菌,编号x1-1、y1-1、y2-1,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以及16S rDNA序列测定等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菌种均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且均为兼性厌氧菌,通过测序结果与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x1-1与嗜水气单胞菌亲缘关系最近,达99.9%;y1-1与维氏气单胞菌亲缘关系最近,达99.79%;y2-1异嗜糖气单胞菌亲缘关系最近,达99.8%。以上各项研究结果表明:x1-1为嗜水气单胞菌;y1-1为维氏气单胞菌;y2-1为异嗜糖气单胞菌。综上所述,冷藏鮰鱼片中优势腐败菌为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