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对禾谷镰刀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7F1。以菌株7F1基因组总DNA为模板,通过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7F1为多粘类芽孢杆菌。本实验对该菌种产拮抗物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应用特异性引物对7F1中脂肽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菌产生的拮抗物在40~90 ℃保持较高的活性;在蛋白酶K、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显著下降;在pH 3.0~10.0具有抑菌活性;使用已报道的脂肽类抗生素基因片段设计的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从该菌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了3 种bamC、eriSa、ituC脂肽类抗生素合成酶基因。此研究结果对脂肽类抗生素进一步的分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产毒真菌污染粮食等农产品产生有毒有害的次级代谢产物,称真菌毒素,严重威胁食用和饲用产品的质量安全。较为常见的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烯醇、玉米赤霉烯酮等,国内外针对这些主要污染毒素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近年来,随着真菌毒素研究的发展和检测技术的更新,一些新型真菌毒素不断被发现。将目前尚未被列入常规风险筛查和监管、也尚无相关限量标准的真菌毒素种类,称谓新兴毒素(Emerging toxins)。目前检出频次高、污染较为严重的新兴毒素主要由镰刀菌属(Fusarium sp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等产毒真菌产生。这些新兴真菌毒素通常与主要毒素复合污染,本文将依据现有的风险调查报告与数据,综述粮食中常见新兴镰刀菌和链格孢毒素的污染现状和毒理学研究进展,为真菌毒素的全面风险评估和管控技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由于这门课程没有课程标准,只有试行的指导纲要;没有教材,只有指定的四大领域;没有专职教师,要求全员参与等等.这些特殊性使之成为落实的难点,在一些学校成为写在课表上形同虚设的课程.  相似文献   
5.
史建荣 《中外电器》2010,(20):10-11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由于这门课程没有课程标准,只有试行的指导纲要;没有教材,只有指定的四大领域;没有专职教师,要求全员参与等等。这些特殊性使之成为落实的难点,在一些学校成为写在课表上形同虚设的课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获得商业化生产和种植,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有异议,因此,无论对消费人群还是政府监管部门,快速检测转基因组分都是非常必要。转基因组分的检测通常以核酸为基础进行检测,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等温条件下核酸扩增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结果可视化及不需要专用设备的特点,已逐渐用于转基因组分的检测中。本文针对LAMP技术的原理、优点、关键技术及其在转基因大豆、玉米、水稻等农产品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从而为其更广泛的用于转基因组分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NaOH浓度、液料比、乙酸乙酯萃取时间和萃取次数对小麦籽粒中酚酸提取量的影响,并优化提取条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不同产区主栽小麦品种差异对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浓度、液料比、乙酸乙酯萃取时间和萃取次数对小麦籽粒中酚酸提取量影响显著,经响应面优化获得小麦籽粒中酚酸提取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1.56 mol/L、液料比15.53∶1(mL/g)、萃取时间17.33 min、萃取2 次。在此提取条件下,小麦籽粒中酚酸提取量达到1 055.99 mg/kg。小麦中主要有9 种酚酸,分别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4-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p-香豆酸、芥子酸和阿魏酸,其中阿魏酸为主要酚酸,占总酚酸的73.07%~89.01%。江淮麦区宁麦14中总酚酸含量最高,达1 001.12 mg/kg,与该产区的保麦6号、淮麦33有显著性差异;黄淮麦区的新麦26中总酚酸含量最高,为1 016.03 mg/kg,与该产区的矮抗58、百农207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不同产区主栽小麦品种的差异对酚酸含量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麦粒中筛选到一株玉米赤霉烯酮(ZEN)降解菌7D3-2,该菌株对ZEN的降解能力高达95%;通过对7D3-2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gyr A基因系统进化发育地位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研究了初始p H、培养温度、接种量及ZEN初始质量浓度等环境条件对7D3-2降解ZEN的影响,结果表明:7D3-2降解ZEN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为7.0;当接种量小于10%时,7D3-2对ZEN的降解率与接种量成正比;ZEN质量浓度在1.0~25.0 mg/L范围内,7D3-2对ZEN的降解差异不显著,当ZEN质量浓度大于25.0 mg/L时,ZEN降解率与ZEN初始质量浓度成反比,但是ZEN被降解的绝对量与其ZEN初始质量浓度呈正相关;降解物质的定域实验结果显示:7D3-2中降解ZEN的物质主要位于细胞外。7D3-2不仅对培养液中的ZEN具有降解效果,也能很好地降解玉米粉中的ZEN。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ZEN降解菌种质资源库,在粮食和饲料的ZEN生物脱毒方面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