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是近年在原核生物中发现的针对噬菌体等外源遗传物质的干扰而进化出的获得性和可遗传性生物免疫系统。因其序列的高度多态性及携带遗传信息的可追溯性,成为分子分型方法的理想位点。本研究对江苏地区分离的86?株空肠弯曲菌基因组进行CRISPR结构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6%的菌株基因组含有CRISPR结构,32?株含有确定CRISPR结构的菌株均只含有1?个CRISPR结构,CRISPR序列长度范围为92~366?bp;重复序列与数据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重复序列一致;识别到的间隔序列共111?条,共分为17?种类型,有10?种类型的间隔序列与CRISPR?DB数据库中公布的一致,有7?种间隔序列为新报道的间隔序列,共55?条,占总间隔序列的49.5%。通过同源性比对发现,间隔序列除与来自同属同种的质粒或噬菌体具有同源性外,有些还与其他致病菌的质粒或噬菌体具有同源性,这种现象说明空肠弯曲菌与其他致病菌可能存在基因的水平转移等信息交流方式。另外,通过CRISPR结构间隔序列的多样性,可以将38?株空肠弯曲菌野生菌株分为5?种不同的谱型。研究结果为空肠弯曲菌利用CRISPR结构进行分型和溯源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致病因子,为了定量评估由其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食品加工工艺对其控制的有效性,需利用预测微生物学模型估算食源性致病菌的相关生长或失活参数。生长延滞期是描述食源性致病菌生长的重要参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低菌量水平下细胞生长变异性使得生长延滞期更难以准确获取。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地总结了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延滞期的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并介绍可作为生长延滞期生理标记的相关胞内活动,最后对生长延滞期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及其相关蛋白(Cas)构成的CRISPR-Cas系统是存在于细菌和古细菌中的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能有效防御外源移动遗传元件,如噬菌体的侵袭。研究发现该系统可以阻止携带特征基因的外源核酸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同时还有调节其它功能基因表达的作用,对细菌毒性、耐药性、生物膜形成等生物学特征也有影响。本文解析常见食源性致病菌CRISPR-Cas系统的结构,综述CRISPR-Cas系统与细菌毒性、耐药性、生物膜形成、分型等的相关性,为后续CRISPR-Cas系统功能研究以及食源性致病菌的溯源、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弓形菌(Arcobacter spp.)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因其与弯曲菌(Campylobacter spp.)形态相似且亲缘关系很近,最初被称为“氧气耐受的弯曲菌”。弓形菌属内能够引起人致病的主要是布氏弓形菌、嗜低温弓形菌和斯氏弓形菌,感染致病性的弓形菌可以引起人类的肠炎、严重腹泻、败血症和菌血症等。弓形菌广泛存在于畜禽、畜禽产品和环境中,畜禽产品生产设备和水源的污染是造成其高感染率的主要途径。由于弓形菌的生理特征与弯曲菌相近,分离培养时通常较难与弯曲菌区分,分子生物学方法是弓形菌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作为新型潜在的食源性致病菌,弓形菌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相较于其他食源性致病菌,对弓形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报道也相对较少。本文对弓形菌在食品中的污染现状、流行病学特点及弓形菌的实验室检测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众多致险因素,为提高风险控制效率和减少隧道施工事故,研究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十分重要。首先,通过分析65份隧道施工事故案例,筛选出32个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并采用共现分析思想识别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隧道施工风险关系网络模型,通过网络拓扑结构分析风险因素的特征;最后,使用CRITIC-TOPSIS方法对网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现场防护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违规承分包、信息传递或决策错误是隧道施工风险控制的关键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对食源性疾病的高效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及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Cas)构成的CRISPR-Cas系统是一种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 基于其对靶标核酸的特异性识别及切割活性, 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 已成为快速检测方法研究的热点。CRISPR-Cas12a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的优点, 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CRISPR-Cas12a的作用机制, 重点综述了CRISPR-Cas12a结合多种核酸扩增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进一步讨论了CRISPR-Cas12a在致病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准确、快速灵敏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一种具有广谱抑菌性的聚阳离子多肽,对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如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因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文章综述了ε-PL对培养基和食品基质中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效果,概述了ε-PL与其他抑菌剂联合使用的抑菌效果研究进展,并阐述了ε-PL的抑菌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推动ε-PL在控制食源性致病菌风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肠炎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其耐药性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耐药质粒的广泛传播提高了肠炎沙门氏菌的耐药性,耐药质粒的获得可能会改变细菌的生长特性及对环境压力的抗性,这给耐药食源性致病菌的控制及风险评估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探究质粒介导的氨苄西林耐药性对肠炎沙门氏菌生长以及抗性变化的影响,该研究将含有氨苄西林抗性基因的pKD46质粒导入到抗生素敏感的肠炎沙门氏菌中,获得氨苄西林耐药菌株。分别对转化后的耐药沙门氏菌的生长特性、酸与热抗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耐药质粒转化后的肠炎沙门氏菌菌株对其他种类抗生素的抗性基本不变;生长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不变,生长延滞期(λ)延长;在57.5与60℃条件下的热抗性显著降低;对pH 3.0的酸抗性未发生显著改变。研究结果发现质粒介导的氨苄西林耐药性可降低肠炎沙门氏菌的生长及热抗性,该结果可为耐药食源性致病菌的控制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食源性致病菌小菌落突变体(small colony variants, SCV)表型和遗传的变化使其具有更好的环境压力适应性。与亲本菌株相比,其具有生长缓慢、菌落形态及生化特征不明显,抗生素耐药性增加等特点,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目前,在多种食源性致病菌中有小菌落突变体的发现,文章就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氏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小菌落突变体获得途径、表型变化及产生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小菌落突变体危害识别提供信息并为降低其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