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响应面法优化鹰嘴豆蛋白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脂鹰嘴豆粉为材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鹰嘴豆蛋白,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鹰嘴豆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碱溶酸沉工艺参数对鹰嘴豆蛋白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pH值>液料比>提取时间。鹰嘴豆蛋白碱溶酸沉提取优化工艺参数:pH11.0、液料比17.7:1(mL/g)、提取时间88.4min、提取温度20℃,蛋白提取率达到82.33%。所得鹰嘴豆蛋白提取回归模型高度显著(R2=0.9630),拟合性好,可用于预测蛋白提取率。  相似文献   
2.
杨红丹  杜双奎  周丽卿  赵佳 《食品科学》2010,31(21):186-190
以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 Walp.)、小黑芸豆(Phaseolus vulgaris L.)和小扁豆(Lens culinaris M.)为材料,采用湿磨法提取淀粉,以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作对照,对淀粉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豇豆、小黑芸豆和小扁豆淀粉颗粒多为肾形,少数圆形,且偏光十字明显,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34.98%、45.35% 和37.24%。3 种淀粉的膨胀度和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起糊温度在72.9~77.0℃之间,小黑芸豆淀粉起糊温度最高,峰值黏度、破损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最低。豇豆淀粉糊化特性与小黑芸豆淀粉相反,起糊温度较低,峰值黏度、破损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最高。3 种豆类淀粉To、Tp 和Tc 具有显著性差异,但焓值差异不显著,焓值大小顺序为小扁豆淀粉>豇豆淀粉>小黑芸豆淀粉。  相似文献   
3.
考虑了分布式能源接入对电压稳定性和线路损耗的影响,针对配电系统电压稳定性和线路损耗问题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的分布式风力配电模型,为高效整合可再生分布式能源提供支持。为了最大化配电网中可再生分布式风力接入的多目标技术效益,考虑了优化运行、实施自适应功率因数控制(PFC)方案及OLTC分接头运行,针对含风电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辐射状配电系统LPF公式,并与一般潮流模型进行验证。案例研究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电压稳定性并降低线路损耗,从而推动可再生能源在配电网中的普及。  相似文献   
4.
蕨根淀粉颗粒形貌与糊化黏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为对照,研究了蕨根淀粉的颗粒形貌及糊化黏度特性。蕨根淀粉颗粒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棒状,颗粒表面光滑。颗粒大小差异较大,粒径为5~31μm。蕨根淀粉颗粒具有可见偏光十字,偏光十字位于颗粒一端,呈"Ⅹ"。蕨根淀粉的起糊温度明显低于红薯淀粉,与马铃薯淀粉相当。蕨根淀粉糊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较高的回生值,适宜加工粉丝类产品。蔗糖、NaCl、碱面和明矾的添加及pH值对蕨根淀粉糊化特性有影响。蔗糖使蕨根淀粉糊黏度增大;NaCl可提高蕨根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延缓体系老化;碱面、明矾的添加使蕨根淀粉糊的热稳定性下降;蕨根淀粉糊耐酸性差,在酸性条件下,蕨根淀粉发生明显水解作用,体系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山药淀粉加工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水磨法制备山药淀粉,以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为对照,比较系统地研究山药淀粉的颗粒特性和糊化特性。结果表明,山药淀粉颗粒多为扁卵圆形,颗粒大小在8~30μm之间,长轴平均粒径为20μm;偏光十字中心偏向一边,呈"X"型。山药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明显小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与对照相比,山药淀粉糊具有较低的透明度,较差的冻融稳定性。山药淀粉起糊温度较高,糊的热稳定性好,抗剪切能力强。增加淀粉质量分数和pH,淀粉糊冷热稳定性降低。添加蔗糖、NaCl和Na2CO3,提高了山药淀粉的起糊温度,增强热稳定性,提高抗剪切能力,但添加明矾使糊热稳定性降低,抗剪切能力下降。除蔗糖外,NaCl、Na2CO3、明矾添加剂对山药淀粉的糊化特性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