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轻工业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砖茶茶汤滋味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厂家生产的青砖茶为研究对象,在对茶汤滋味进行感官审评后,测定内含成分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筛选代表性内含成分,最后结合主成分回归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茶汤滋味品质评价回归方程,并用未知样品检验回归方程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筛选出5 个与茶汤滋味品质密切相关的内含成分(P<0.05),按照对茶汤滋味的贡献大小,依次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总量、茶多酚、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以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茶汤滋味品质评价方程预测结果最佳(校正集决定系数0.973 5,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0.380 7;验证集决定系数0.968 1,预测均方根误差0.400 0);以逐步回归方程对未知样品的预测结果最佳(验证集决定系数0.974 6,预测均方根误差0.391 5)。结果表明,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拟合方程实现对青砖茶茶汤滋味品质的准确、可靠预测,为青砖茶茶汤滋味品质评价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中国工夫红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特征,建立茶汤滋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对17 个国内主产茶区工夫红茶的多酚类、氨基酸、茶色素类、香气组分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区工夫红茶的品质成分组成与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是主要的品质成分,茶黄素和茶红素之和与茶褐素的比值为1.05~1.12,是其滋味鲜醇、汤色红亮的物质基础;英红、海红、信阳红、宜红、越红、黔红和祁红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高于4%,是其茶汤甜醇滋味的重要物质基础;黄酮在大叶种红茶(滇红、英红和海红)中的质量分数较高且大于2.7%。醇类和醛类是主要的香气化合物,尤其是呈现甜香、花香的萜烯醇含量较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滋味品质评价模型,该预测模型对红茶滋味品质评价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较为相似,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35;茶黄素和茶多酚含量是进行工夫红茶品质分析的重要指标。系统聚类分析显示闽红自为一类,滇红、英红和海红等大叶种红茶聚为一类,其他中小叶种红茶聚为一类。PLS-DA可将2 类不同品种工夫红茶明显区分,并获得8 种差异性指标,尤其是芳樟醇、香叶醇和己醛等,可作为区分大叶种和中小叶种工夫红茶的指标物质。该研究丰富了工夫红茶风味品质的基础理论,同时为红茶品质的科学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夏暑宜红茶品质,采用金水1号、丰水、黄花和鄂梨2号砂梨品种的多酚氧化酶促进红茶发酵,并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所制样品的感官得分、色泽品质、理化成分和香气组分,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PPO的动力学曲线差异较大,丰水和金水1号砂梨品种的PPO活力较强,分别在3 min和5 min时达到了最大反应速率,可以与红茶发酵初期PPO活性较低形成互补,促进了夏暑宜红茶发酵。金水1号砂梨多酚氧化酶处理所制的夏暑宜红茶感官得分最高(84.05),与对照相比,干茶亮度显著上升(p0.01),茶汤色相值提高了12.00%,理化成分中的茶黄素、茶红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也明显升高(p0.01),香气组分中的苯乙醛、反-反-2,4-庚二烯醛、藏红花醛、橙花醇、顺氧芳樟醇、β-紫罗酮、反-香叶基丙酮、α-古巴烯等组分也有所增加,综上试验结果,采用金水1号砂梨的多酚氧化酶促进红茶发酵,可以作为一种提高夏暑宜红茶品质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扁形绿茶的品质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和全面地了解扁形绿茶的品质特征,分析来自湖北大悟、浙江磐安、安徽歙县、贵州湄潭、四川峨眉山5个产地扁形绿茶样品的感官品质、色差以及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咖啡碱、可溶性糖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龙井茶干茶L1值(亮度值)与b1值(黄蓝色度值)分别达到38.20和19.35,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4个产地的扁形绿茶,大方茶茶汤L3值最高。大方茶和湄潭翠芽平均水浸出物总量超过48.00%,显著(P<0.05)高于孝感龙剑茶、龙井茶及竹叶青茶。湄潭翠芽的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均最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以孝感龙剑茶最高。基于各品质成分的相对含量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成功区分了5个产地的扁形绿茶样品。同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变量重要性因子值筛选到11种关键成分,分别是干茶E1(综合色差值)、干茶a1(红绿色度值)、干茶b1、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茶汤a3、茶汤b3、茶汤L3、茶汤E3,可作为区分5个产地扁形绿茶的品质指标。本研究结果将为扁形绿茶加工工艺和品质提升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扁形绿茶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成分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实地采集5个产地(湖北省大悟县、浙江省磐安县、安徽省歙县、贵州省湄潭县、四川省峨眉山市)共10个代表性扁形绿茶样品,测定了9种矿质元素(Mg、K、Ca、P、Al、Mn、Fe、Zn、B)与5种品质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咖啡碱)含量。结果表明,扁形绿茶样品中矿质元素之间互相影响,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品质成分中水浸出物含量与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茶多酚含量与Fe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溶性总糖含量与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Mg、Ca含量则呈显著负相关(P<0.05),Fe、Mn含量与咖啡碱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解释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00%,Mg、Ca、Zn、Al、P可作为扁形绿茶的特征矿质元素,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可作为评价扁形绿茶品质的重要理化指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产地的扁形绿茶样品聚为一类,不同产地则明显区分开,表明扁形绿茶品质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扁形绿茶自动化生产线做形和炒干工艺,以外观度、色泽度和成形度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感官评分、容重、茶汤-b/a值、儿茶素品质指数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感官评价和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扁形绿茶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做形工序最佳工艺参数为投叶量75 g、时间75 s、温度220℃,炒干工序最佳工艺参数为投叶量60 g、时间160 s、温度160℃。扁形绿茶加工过程中理化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制品的含水率、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呈不断减少趋势;游离氨基酸总量呈先减少后不断增加趋势,在杀青工序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炒干工序含量最高。相比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的扁形绿茶,利用优化工艺加工扁形绿茶的感官评分提高了2.27分,茶叶容重增加10.84%,茶汤色泽有明显改善,儿茶素品质指数上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青砖毛茶的健康功能以及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对青砖毛茶干预高脂饮食小鼠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小鼠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青砖毛茶能够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体重、肠系脂肪、肝脏质量和血清中主要血脂指标的增加;有效缓解高脂饮食小鼠肝脏肿大,降低高脂饮食诱导肝脏中的脂肪空泡的体积和数量增加,以及肝细胞损伤引起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增加。青砖毛茶可以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紊乱,并与低脂组有相似的健康肠道菌群组成。共筛选到46个关键差异OTU在高脂饮食后发生显著改变,后又被青砖毛茶调节回来,其中有39个OTU与小鼠中至少1个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青砖毛茶可能是通过调节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和丹毒丝菌科、红蝽杆菌科、红蝽杆菌科和瘤胃球菌科等菌群的相对丰度来缓解高脂饮食引起的代谢综合症。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茉莉绿碎茶产品品质,以现行窨花工艺为对照,比较分析不同工艺流程处理所制样品的感官得分、色泽品质、理化成分、香气组分和生产成本,采用感官分析、化学计量法、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方法(GC-O)技术,对比筛选了不同窨花工艺对茉莉绿碎茶理化品质和香气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增加窨花次数和增加提花工艺后,所制的茉莉绿碎茶感官得分明显提高了1.92~4.25分;干茶亮度提高了4.05%~5.20%(p<0.01),干茶和叶底色泽变红(p<0.01);儿茶素苦涩味指数降低了2.35%~8.87%,综合理化品质得到升高;同时鉴定得到了茉莉绿碎茶中20种呈香成分,其中苯甲酸甲酯、芳樟醇、乙酸苯甲酯和水杨酸甲酯的呈香强度≥3。综合来看,“一窨一提”工艺所制茉莉绿碎茶的品质符合商品要求,成本相对较低,更适合实际生产的技术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通过不同鲜叶嫩度名优绿茶氨基酸组分差异分析,实现分类判别,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单芽、1芽1叶、1芽2叶的名优绿茶样品进行游离氨基酸组分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贝叶斯(Bayes)判别分析法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鲜叶嫩度名优绿茶氨基酸组分构成存在各自的典型特征,以磷酸丝氨酸、磷酸乙醇胺、天冬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茶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含量为因子通过Bayes判别能较好进行区分。依据茶样中氨基酸组分含量,通过结合PCA和Bayes判别分析法能够实现对不同鲜叶嫩度名优绿茶的有效判别。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湖北绿碎茶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现行绿碎茶加工流程为对照,比较分析不同工艺流程处理所制样品的感官得分、色泽品质、理化成分、香气组分和生产成本,结果表明:轻简化后的工艺流程(处理3)所制的绿碎茶感官得分最高(79.8),高于对照处理1.45分,与对照相比,干茶亮度显著上升(p0.01),茶汤色相值提高了132%,儿茶素品质指数相对较高(p0.01),香气组分中的紫罗酮、呋喃、癸醛和反,反-2,4-庚二烯醛等栗香型组分也有所增加,人工成本降低了25%。综上试验结果,轻简化加工流程有效改善了绿碎茶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作为一种提高湖北绿碎茶品质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