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轻工业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蚜虫拟酵母为试验菌株,探究不同氮源对合成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s)的影响。选择硝酸钠、酵母提取粉、硫酸铵和硝酸铵为氮源,以MELs产量和生物量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结果发现酵母提取粉最有利于菌体生长,硝酸钠最有利于MELs的合成。针对酵母提取粉和硝酸钠开展复配添加研究,分析发酵过程中生物量、MELs产量、pH、发酵液中还原糖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变化,测定不同组MELs产物在25℃时的临界胶束浓度。结果表明:以添加2.0 g/L硝酸钠和2.0 g/L酵母提取粉为氮源时,发酵后期生物量和MELs产量均为最高,此时最有利于蚜虫拟酵母菌体生长和MELs的合成。分离纯化后的MELs产物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12.50 mg/L,此时水溶液表面张力降低为(31.45±0.66) mN/m,与其它组产物表面活性无明显差异,说明硝酸钠和酵母提取粉的复配对菌体生长和MELs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合成MELs最高产量达(54.00±1.63) g/L,而对MELs产物的表面活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取决于细胞密度的微生物通信机制,可调节细菌毒力因子分泌、生物膜形成、感受态和生物发光等行为。真菌群体感应系统10年前在法尼醇控制致病多态性真菌白色念珠菌中的细丝化研究中被发现。研究显示法尼醇作为群体感应分子(QSM)对宿主和其他微生物发挥多种作用;还发现芳香醇酪醇是控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形态发生和生物膜形成的另一群体感应分子。在酿酒酵母中,发现另两种芳香醇苯乙醇和色氨酸是在氮饥饿条件下调节形态发生的群体感应分子。此外,类似于群体感应的种群密度依赖性行为已在几种其他真菌中描述。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发现群体感应效应的几种关键真菌物种,并重点阐述了研究较多的白色念珠菌和法尼醇作用的微观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支链淀粉含量高的糯玉米淀粉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在食品工业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确定糯玉米淀粉的最适提取工艺参数,该研究以糯玉米碴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浸泡液种类、浸泡液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对糯玉米淀粉提取的影响,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糯玉米淀粉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糯玉米淀粉的最适提取工艺参数:亚硫酸浓度0.31%、浸泡时间4.45 h、浸泡温度51.4℃。在此优化条件下,糯玉米淀粉的提取率可达76.36%,淀粉含量可达99.40%,有效地缩短浸泡时间、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4.
小麦糊粉层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与面粉复配使用能够显著提升面制品的营养价值.为探究糊粉层粉添加比例对复配粉的营养组分含量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以全麦粉为参照样品,将糊粉层粉和小麦粉按不同比例复配,测定并分析样品中的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基础理化指标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糊粉层粉添加比例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爆裂玉米在膨化之后呈现特殊的芳香气味,将其应用于酵母馒头中可提升风味.采用微波膨化爆裂玉米,将其粉碎后添加到小麦粉中制备复配粉,探究爆玉米花粉对复配粉糊化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馒头品质等的影响,并测定最佳复配粉配方的馒头与对照组(小麦粉)馒头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随着爆玉米花粉添加量的增加,面糊的热稳定性和抗老...  相似文献   
6.
每年有大量的谷物被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污染,对人类和牲畜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生物法降解AFB1具有底物特异性强、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降解谷物中AFB1时,宜采用食用安全的微生物,以避免引入新的污染物,因此,产漆酶的食用菌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基于此,本文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Unified Protein Database)中筛选出具有漆酶基因序列或氨基酸序列的食用菌,对已报道的能够产漆酶的食用菌进行总结,并概述产漆酶食用菌的实验筛选方法,探讨食用菌漆酶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综述食用菌漆酶的作用和食用菌漆酶降解AFB1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食用菌漆酶安全、高效、绿色降解AFB1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旋风涡流剪切分离技术研发的风力涡流剪切磨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小麦糊粉层粉,为探究该技术分离制备的小麦糊粉层粉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分别采集5个面粉加工厂的麸皮为原料,利用风力涡流剪切磨生产小麦糊粉层粉,与同一批次小麦生产的面粉和全麦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厂采集麸皮生产的糊粉层粉灰分含量约为同一批次小麦生产的面...  相似文献   
8.
以发酵液中的脂肪酶活为对象,通过单因素、Plackett-Burman、最陡爬坡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蚜虫莫氏黑粉菌产脂肪酶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NaNO3、酵母浸粉、MgSO4、花生油和吐温-80等培养基组分添加量、装液量和发酵温度等培养条件均对脂肪酶活产生影响。其中,影响脂肪酶活最显著的3个因素分别是NaNO3添加量、酵母浸粉添加量和培养温度。优化后的最佳条件为:NaNO3添加量3.1 g/L,酵母浸粉添加量2.24 g/L,培养温度25.8℃。此条件下,发酵液中脂肪酶活为83.14 U/mL,与响应面所得回归方程的预测值接近,比初始培养基中的酶活提高2.6倍,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优化脂肪酶发酵条件。本研究挖掘了蚜虫莫氏黑粉菌的工业化应用潜力,为拓宽脂肪酶来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 EC)是存在于黄酒中的一种潜在致癌物质。本文通过研究酿酒酵母代替酒药发酵对黄酒品质的影响,为应用实验室菌株探究黄酒发酵体系中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代谢基础提供依据。利用本实验室分离的野生型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和纯酿酒酵母(BY4741)替代酒药,并且按照工业化黄酒酿造工艺进行发酵实验。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BY4741和SC发酵组发酵液中尿素浓度和氨基甲酸乙酯浓度与酒药发酵组差异不大;酿造后期添加硫酸铵作为补充氮源,能在一定水平上减少氨基甲酸乙酯的浓度;发酵结束并煎酒后的成品经检测分析,酒精度、风味物质组成及氨基酸组成差异不大,说明应用BY4741和SC替代酒药进行酿造以及酿造过程中添加硫酸铵不影响产品的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酿酒酵母替代酒药进行发酵对黄酒品质影响较小,可应用于模拟体系中探索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0.
以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芽孢为研究对象,从表观、形态和胞膜状态等方面解析鼠李糖脂(rhamnolipids,RLs)对芽孢态B. cereus的抑制活性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RLs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80.0 mg/L和160.0 mg/L。两个浓度的RLs均可以引起芽孢表面出现严重的皱缩和凹陷,破坏芽孢细胞膜完整性和通透性,导致胞内电解质、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外泄。同时,RLs可以通过降低芽孢的耐热性、产生胞内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表面黏附能力、结合并干扰DNA分子等多种抑菌机制对B. cereus芽孢起到抑制和灭活作用。研究结果有利于推动RLs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