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紫苏子油是一种天然的营养保健品,可作为食品补充剂使用。紫苏子油不溶于水,将其掺入水性介质中相当困难,致使生物利用度较低。本研究以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值(HLB)为指导,制备复合表面活性剂,并结合伪三元相图,利用转相乳化法制备纳米微乳。通过优化工艺参数以形成稳定的紫苏子油纳米微乳,并评估其稳定性。紫苏子油纳米微乳的最优配方为:在Tween80/Span20复配的HLB值为13时,复配表面活性剂和总油相(IPM∶紫苏子油=3∶2)的质量比为8∶2;Tween80/Span20复配的HLB值为14时,复配表面活性剂和总油相(IPM∶紫苏子油=1∶1)的质量比为8∶2;EL-40/PEG-400复配的HLB值为13.5时,复配表面活性剂和总油相(IPM∶紫苏子油=2∶1)的质量比为7.5∶1。通过分析制得的紫苏子油微乳的粒径、电位和类型,稳定的紫苏油纳米微乳液粒径主要分布在53.10~69.16 nm,电位分布在-32~-34.6 mV,进一步佐证了紫苏子油微乳的稳定性较好,且制备的所有微乳均为水包油型(O/W型)。将制备的紫苏子油纳米微乳于37℃烘箱放置15 d,与紫苏子油相比,紫苏子油纳米微乳具有较好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伪三元相图及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等方法构建薏苡仁油自纳米乳化体系(CSO-SNEDS),对其进行特性表征和体外释放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该体系最优配方为Tween60/Span20/丙三醇/薏苡仁油,其中薏苡仁油质量分数为16.11%,复合表面活性剂(Tween60/Span20质量比=9∶1)与助表面活性剂(丙三醇)的比例为3.54。CSO-SNEDS外观为黄色澄清的液体,经稀释可形成均一稳定的纳米乳,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ζ-电位分别为47.52 nm,0.188和-15.7 m V。CSO-SNEDS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体外释放动力学均符合Ritger-Peppas方程,拟合系数分别为0.731和0.912,释放机制为Fick扩散。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根皮素(PT)在水中的溶解性,利用甜菊糖苷(STE)可自组装形成胶束的特点,建立甜菊糖苷-根皮素胶束增溶体系(STE-PT MC)。通过体外模拟释放试验,对PT增溶前、后的释放度及释放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TE对PT产生良好的增溶效果,在最佳工艺条件下,1.03 g STE可将30 mg PT完全溶解于10 m L水中。STE-PT MC呈平均粒径为5.26 nm的圆球状外形,且STE和PT之间无化学反应发生。STE将PT在人工肠液和胃液中的释放度提高至原来的3~7倍,且增溶前、后的PT在两种介质中的释放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建立的STE-PT MC增溶体系所用工艺简单,不添加其它成分,在食品工业上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以壳寡糖与乳清分离蛋白交联作为乳化剂,制备含薏苡仁油的双层乳液。通过人工模拟胃液和肠液,研究该双层乳液在体外的释放行为。结果显示:以壳寡糖为内层且壳寡糖与乳清分离蛋白的质量比1∶4,或者以乳清分离蛋白为内层且壳寡糖与乳清分离蛋白的质量比1∶5时,制得的双层乳液稳定性较高,均高于仅用单一乳清分离蛋白稳定的单层乳液。释放动力学结果表明,2种形式的双层乳液在人工模拟肠液中的释放情况符合Retger-peppas方程,且扩散指数都小于0.43,说明2种形式的双层乳液在人工模拟肠液中的释放行为是骨架溶蚀和费克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主要探讨了利用牛乳中的乳糖直接合成原生低聚半乳糖的可行性,同时低聚半乳糖(GOS)的合成量还能支持到膳食纤维(以低聚半乳糖计≥1.5%)宣称的工艺和配方。进一步,在探索酶法合成低聚半乳糖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和响应面试验设计讨论了β-半乳糖苷酶添加量、牛乳中初始乳糖含量和反应时间对低聚半乳糖的合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β-半乳糖苷酶添加量0.09%±0.01%、牛乳中初始乳糖含量6.0%±0.2%、反应时间4.5±0.5 h的条件下, GOS合成量达到2.07%±0.15%。试验结果可有效运用于新型乳品开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