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轻工业   3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亚麻浆为原料,对其进行ZEMP(臭氧、碱处理、M助剂脱木素、过氧化氢)的漂白研究,探讨了漂白过程洗涤水循环回用对纸浆漂白性能和废水污染负荷的影响,比较了4种不同漂白工艺流程(ZEMP、CED、OZED、OPZP)的漂白结果和废水污染负荷。结果表明,ZEMP为亚麻浆的最佳漂白工艺流程。采用ZEMP漂白工艺对亚麻浆进行漂白,且洗涤水循环回用,不仅可以得到漂白性能良好的纸浆,且漂白后废水的COD_(Cr)、BOD_5和色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2.
根据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其发展前景,本文对纳米碳酸钙应用于造纸涂料做了探索性的研究。实验表明,纳米碳酸钙可以提高涂层强度和平滑性,改善涂层的油墨吸收性,此外,针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以后纳米材料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别介绍了3种纸浆光催化漂白的脱木素机理及其研究进展,包括直接光照的光催化漂白,基于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机理的光催化漂白和基于光照射半导体产生电子空穴对机理的光催化漂白。  相似文献   
4.
以硫酸盐竹浆为原料,研究了以臭氧漂白为基础的TCF漂白,并研究了TCF漂白各工段物理性能的变化,其漂白后得到纸张抗张指数为61.43N·m/g,撕裂指数为10.47mN·m2/g,耐破指数为5.01kPa·m2/g,耐折度为53次。最后TCF漂白与传统的CEH漂白对比,结果表明TCF漂白后纸浆具有较好的白度稳定性和较高的强度性能,充分显示了TCF漂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脱木素选择性,探讨表面活性剂(X)与过氧化氢混合使用时氧脱木素工艺条件的优化,并进行了后续TCF漂白。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过氧化氢强化氧脱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浆浓10%,表面活性剂X用量0.3%,过氧化氢用量0.5%,硫酸镁用量0.5%,氧压0.5MPa,用碱量2.5%,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60min。在最优条件下处理后,浆料卡伯值为9.7,黏度为964.3mL·g-1,白度为44.3%ISO,脱木素率为57.1%,黏度降低率为11.2%。优化后经TCF漂白,浆料白度可达80.6%ISO。  相似文献   
6.
造纸工业漂白E段废水脱色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将微电解技术应用于漂白E段废水的脱色处理,并讨论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曝气条件下,调节进水pH值为3,控制反应停留时间20min,调节反应后中和沉淀pH值都为10,废水色度的去除率达到90%,微电解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7.
微电解法处理造纸中段废水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将微电解法应用于处理造纸中段废水,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曝气量0.4 L/min、铁炭质量比2∶1、pH值3、反应时间10min.从铁屑反应前后表面状况的扫描电镜和附集于铁屑表面沉积物的红外光谱分析,比较铁屑/炭对废水微电解处理法、铁屑/炭在酸性水溶液中获得新生态Fe2 混凝法以及直接使用FeSO4混凝法的3种方法去除色度和CODCr效果,说明微电解法有氧化还原作用、絮凝作用、电附集作用、过滤吸附作用等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玻璃纤维与植物纤维的配抄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在不同处理剂浓度下不同比例的玻璃纤维与植物纤维混合配抄出来的成纸物理性能进行研究和比较,得出了较佳的处理剂浓度和玻璃纤维与植物纤维的混抄比例与成纸物理性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研究DBI漂白混合办公废纸脱墨浆时NaHSO3和NaBH4的配比、漂白温度、时间以及pH值等对提高脱墨浆的白度和降低油墨尘埃度的影响,确定DBI漂白脱墨浆的最佳工艺条件,接着研究最佳工艺条件下的DBI和HB-1组合漂白,实验结果表明,先进行HB-1段漂,后进行DBI段漂,可以获得更好的漂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纳米技术与制浆造纸工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几年纳米技术在制浆造纸原料、涂料、湿部化学、涂布加工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应用纳米技术开发的功能性纸品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