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10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植物甾醇酯降血脂功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植物甾醇酯对金黄地鼠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金黄地鼠,给于高脂饲料造成高胆固醇血症,同时给于不同剂量的植物甾醇酯(分别为 0.25、0.50、1.00、2.00、4.00g/kg·BW),喂养12周后检测血清TC、LDL-C、HDL-C、TG.结果:以不同剂量的植物甾醇酯喂养金黄地鼠12周,1.00、2.00、4.00g/kg·BW剂量组的血清TC、LDL-C、HDL-C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三个剂量组血清TC抑制率分别为31.6%、40.6%、43.7%,血清LDL-C抑制分别为49.4%、54.1%、59.3%,血清HDL-C抑制率分别为14.1%、20.2%、22.7%.结论:植物甾醇酯可抑制以高脂饲料喂养的金黄地鼠血清TC、LDL-C、HDL-C升高,最低剂量是1.00g/kg·BW.  相似文献   
2.
典型膳食来源亚硝酸钠暴露对我国人群健康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中国居民膳食因素亚硝酸钠摄入量及对健康影响的潜在风险,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典型食品(酱类、肉制品和腌菜)中亚硝酸钠含量的实际监测结果和我国居民对含亚硝酸钠食品实际的膳食消费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模型方法,对我国居民全人群的膳食亚硝酸钠摄入量进行估计,并与国际组织JECFA制定的亚硝酸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进行比较.结果 全人群的亚硝酸钠平均摄入量为0.021 mg/kgBW/day,占ADI的30.0%,而高暴露人群(亚硝酸钠摄入量的P97.5)的亚硝酸钠摄入量为0.150 mg/kg BW/day,是ADI的2.1倍;各性别-年龄组人群的膳食亚硝酸钠平均摄入量均未超过ADI,但就各组高暴露人群而言,亚硝酸钠摄入量范围为0.124 8 ~0.275 0 mg/kg BW/day,是ADI的1.8~3.9倍;酱/咸菜是我国居民膳食亚硝酸钠摄入的主要来源,占总摄入量的61.9%.结论 我国全人群平均膳食亚硝酸钠摄入量处于安全水平,但高暴露人群摄入的亚硝酸钠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需予以重点关注;调整饮食习惯和行为,改进食品加工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源性亚硝酸盐的添加和内源性亚硝酸钠的产生是降低我国居民膳食亚硝酸钠摄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前言1 各国政府有责任保证供应足够安全、有营养和可以接受的食品,以满足人民的需要。所供应的食物应当是品种丰富,而且是高质量的。各国政府也应当认识到有责任为改进全世界的食品供应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市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以下简称谷类辅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情况并评估婴幼儿来源于谷类辅食的DON暴露风险。方法 在我国6省共采集了360份市售谷类辅食样品,包括米粉类183份、饼干类91份、面条类67份、其他类19份,检测每份样品中DON、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和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含量。分别采用点评估和简单分布评估方法估计3岁以下婴幼儿来源于谷类辅食的DON急性和慢性暴露风险。结果 谷类辅食DON检出率为60.3%(217/360),平均含量为116.3 μg/kg,最大值为1 198.7 μg/kg;面条类DON平均含量最高(342.7 μg/kg),其次为饼干类(173.0 μg/kg),米粉类最低(12.0 μg/kg)。3岁以下婴幼儿食用面条类辅食的DON急性暴露量可能超过成组急性参考剂量(ARfD)。食用谷类辅食的婴幼儿DON平均暴露量为0.27 μg/(kg·d),其中7.3%(243/3 320)的个体来源于谷类辅食的DON暴露量超过成组暂定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不同年龄组谷类辅食食用者DON平均暴露量分别为0~<1岁0.22 μg/(kg·d)、1~<2岁0.31 μg/(kg·d)、2~<3岁0.37 μg/(kg·d)。面条类辅食对DON平均暴露量的贡献率最高,达77.8%。结论 在当前谷类辅食DON污染水平下,3岁以下婴幼儿来源于谷类辅食的DON暴露量可能存在健康风险,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5.
原代肝、肾细胞培养在保健食品原料毒性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肝、肾毒性的体外筛选方法,并研究其在保健食品原料毒性筛选中的应用。方法以原代肝细胞、原代肾细胞、CHL和HepG2细胞为平台,用MTT法检测毒物对细胞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生化学方法检测培养液中酶学指标的变化,作为毒性效应标志物;用已知毒物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用该方法对大黄、苍术、红花水提物进行毒性筛选。结果该方法能够筛选出已知毒物的肝肾毒性;在本实验条件下,未发现大黄、苍术对肝肾存在靶毒性,红花可能存在潜在的肾毒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保健食品原料的毒性筛选;有必要对红花进行更深入的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决明子乙醇提取物的亚慢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观察决明子乙醇提取物的亚慢性毒性 ,选用健康断乳Wistar大鼠 12 0只 ,随机分为 6组(1个阴性对照组和 5个剂量组 ) ,每组 2 0只 ,雌雄各半 ,分别以 5、15、2 5、35、4 5g生药量 kgBW 剂量掺入饲料 ,喂养大鼠 90d。结果表明 ,决明子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均使大鼠肾 体比、肝 体比比值升高 ,肾、结肠、直肠、肠系膜淋巴结色素沉积 ,肠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15 0g kgBW 及以上剂量组脾 体比、白细胞计数升高 ,结肠浅表性粘膜炎。 2 5 0g kgBW 及以上剂量组动物体重增长缓慢 ,食物利用率下降 ,睾丸萎缩。作用靶器官 :肾、结肠、直肠、肠系膜淋巴结、睾丸。本实验条件下 ,决明子乙醇提取物最小毒副作用剂量为 5 0g kgBW,按 10 0倍安全系数计算 ,折合人体日摄入量为 3g ,小于药典规定的日最小摄入 9g的限量要求。本研究表明决明子作为保健食品原料长期大量摄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应限制使用剂量和服用期限 ,不宜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风险分级矩阵方法学应用以及我国沿海地区居民贝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健康风险等级。方法 利用贝类海产品消费量以及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等数据,计算危害严重性(5分制)和疾病发生可能性(5分制)参数,导入风险分级模型矩阵,对我国沿海地区不同人群副溶血性弧菌健康风险进行赋值和等级评价。结果 我国沿海地区全人群和贝类海产品消费者人群通过生食贝类海产品每餐平均发生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评分均为6分,属于低风险,而生食贝类海产品人群的风险评分为10分,属于中度风险。结论 风险分级矩阵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通过进一步优化可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偶氮甲酰胺(ADA)在小麦粉中的限量标准,对来自面包的面粉处理剂ADA的分解产物氨基脲(SEM)开展理论致癌风险的评估研究。方法根据小麦粉中ADA的最大使用量(45 mg/kg),结合焙烤过程中ADA分解率对面包中SEM含量进行理论估计,并基于我国面包食用人群的消费水平,获得暴露时间加权后的SEM终生每日平均暴露水平(LADD)。进一步依据实验动物致癌剂量线性外推模型,评估食用人群长期暴露于面包中ADA分解产生的SEM所增加的理论致癌风险。结果基于面包的平均消费水平,面包来源的SEM终生暴露在理论上使食用人群增加的理论致癌风险在1.31×10~(-7)~1.97×10~(-6)的范围内;在面包高消费水平(P97.5)下,面包来源的SEM终生暴露在理论上使食用人群所增加的理论致癌风险在4.09×10~(-7)~6.14×10~(-6)的范围内。对于不同年龄段的面包食用人群,各年龄人群在经时间加权的SEM每日暴露水平下的理论致癌风险在10~(-9)~10~(-6)的范围内。结论在目前面包消费水平下,按我国现行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所规定的小麦粉中ADA最大使用量,ADA在面包高温焙烤过程中分解产生的SEM对食用人群的理论致癌风险属于可接受水平,因此本研究认为我国现行标准可以充分保护食用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9.
芹菜素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芹菜素的安全性,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芹菜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大鼠90天喂养试验.结果 芹菜素大鼠急性毒性的MTD大于8 g/kg 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未见芹菜素对大鼠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有生物学意义的影响.芹菜素对大鼠脏器无明显影响.结论 芹菜素属实际无毒物,无遗传毒性,芹菜素的大鼠90天喂养实验的NOAEL为8 g/kg BW.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影响小鼠主动回避学习记忆行为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其是否可引起脑组织氧化损伤.方法 将60只昆明小鼠(实验动物房内适应3d)按体重随机分对照组和4个不同剂量的DiBP试验组(4组剂量分别为50、250、500和1 000 mg/kg BW).其中,对照组给予玉米油溶剂灌胃,而各试验组给予相应剂量的DiBP玉米油溶液灌胃,实验连续进行8周,普通饲料喂饲,自由饮水.试验结束后,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穿梭箱行为学测试,并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结果 500和1 000 mg/kg BW组与对照组比较,条件反射潜伏期(CL)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 000 mg/kg BW组与对照组比较,条件反射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和1 000 mg/kg BW组与对照组比较,条件性回避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试验组小鼠脑组织SOD的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SH-Px活性呈现降低趋势,250和1 000 mg/kg BW组与对照组比较,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8-OHdG含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BP可损伤实验小鼠主动回避学习记忆能力,并能够导致试验小鼠脑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