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水利工程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中根据金安桥水电站蓄水H-ADCP淹没后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时间为2011年6月28日到9月28日阿海水文站比测试验资料,进行指标流速段的选取和相关关系的建立,确定流量推算方案,探索H-ADCP在长江上游山区性河道不同水力条件和水流特性下的测验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从而检验H-ADCP在不同水沙条件下的精度,探索H-ADCP作为一种测流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因受下游岷江、横江涨水顶托的影响,向家坝水库出库流量与下游水位的关系较为复杂,对水文计算结果和水库调度决策产生了直接影响。以2014年7月~2015年9月向家坝水库下游水位、出库流量、横江水文站和高场水文站流量为研究数据,利用顶托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横江、岷江的顶托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法检验期最大误差0.32 m,平均误差0.11 m;顶托法最大误差0.74 m,平均误差0.40 m;顶托量大于1m时,BP神经网络法平均误差0.09 m,顶托法平均误差0.42 m。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尤其是在顶托量较大时计算结果较好,可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3.
针对库区边坡群地质资料、水文信息等数据缺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库区边坡群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遥感信息技术提取相关库区边坡群岩土整体特征;然后,依据某一个边坡变形破坏的实际监测数据,反算整个边坡群的详细地质信息数据;最后,使用库区边坡稳定性耦联分析模型,跟踪和预测边坡群各个边坡体的变形情况。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三峡库区一个典型边坡群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预测的滑坡体位移大小和方向与野外观测结果基本吻合,预测的主要滑坡趋势轨迹方向与实际趋势形态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刘尧成  华小军  韩友平 《人民长江》2007,38(10):120-121
从2002年起,我国就已经开始进行利用北斗卫星传输水情信息的试验研究,并陆续建设了多个北斗卫星水文遥测系统,到2006年已有800多个水文测站使用北斗卫星系统.介绍了北斗卫星系统、通信工作方式、通信技术指标、北斗卫星通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以及目前国内北斗卫星在水文遥测系统中的应用情况.金沙江梯级水电站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金沙江下游4个梯级水电站至上而下相互衔接、各枢纽工程本身的施工期和运行期、下游枢纽工程的运行期和上游枢纽工程的施工期相互联系的特点考虑,根据金沙江流域水文气象、地形地理条件以及通信条件,对系统规模、信息采集方式、数据传输组网方式、系统结构、工作体制、可靠性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使系统设计统筹考虑、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建成的系统经济实用、便于协调与管理、满足施工洪水预报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系统建设初期,通信大多以超短波为主,对测报系统而言,一般需建设一个或多个中继站来实现系统的通信,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较大。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GPRS通信的普及,使水情自动测报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以辽宁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为例,介绍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通信方式、技术优势、主要功能等。实践证明,GPRS信道作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通信媒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涉及联合建模、高效求解、规则提取、效益评估等多方面内容。以雅砻江和金沙江中下游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为主要目标,在水库群联合调度建模的基础上,引入大系统分解协调与离散微分动态规划方法进行优化求解,并设计多种方案进行效益分析。研究表明,联合优化调度相较于各水库单独调度发电量均有所增加,发电总量平均增大2.8%,尤其在来水偏丰年份,水库群联合优化对发电量提升效果显著。其中,金沙江下游梯级增发电量平均占总体增发电量的70%以上,在发电总量较低的年份,金沙江下游梯级增发电量基本等于三流域总体增发电量,展现了金沙江下游梯级库容大、水头高、调蓄能力强的巨大优势。同时,金沙江中游和金沙江下游联合优化发电量大于雅砻江和金沙江下游联合优化发电量,若能通过投资并购、调度补偿等多种形式,探索形成金沙江下游梯级与金沙江中游梯级联合优化调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