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3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OG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OCO工艺的改进,延伸了C隔墙(60°),并增设活动导流墙替代OCO工艺的调速回流搅拌器,形成了OGO反应器。应用其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高效去除有机物的前提下,对氨氮、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从OCO工艺的51%、49%提高到74%、63%,对TP的平均去除率由70%提高到78%,系统脱氮效果显著提高。OGO工艺可有效实现混合液无泵水力内回流,明显降低工艺能耗。同时OGO工艺中的污泥性能良好,具有较强的抗低温能力,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示踪试验以及计算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3.6对SUFR系统单元反应器的流态特性以及流动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UFR反应器兼有推流与全混流的特点;SUFR单元反应器内的水流以螺旋方式行进,有助于反应器形成推流特征;SUFR单元反应器内的流动模型可以看作8个单元反应器串联而成,其中推流单元反应器与全混流反应器间隔排列,推流流态的容积占有率约为63%,其推流特征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52  
在对生物脱氮与除磷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脱氮与除磷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交叉的生理过程,其交叉点是部分聚磷菌在缺氧状态下的反硝化吸磷脱氮。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由两个不同功能的SBR反应器组成)成功地解决了硝化菌与聚磷菌的泥龄之争。反硝化与聚磷菌厌氧释磷的矛盾等难题,该工艺运行稳定且处理效果良好,特别适合于处理BOD5/TP值低的污水。  相似文献   
4.
从长江、嘉陵江(简称两江)重庆段的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JL1、JL2、YZ1、YZ2、YZ3)中提取腐殖酸,对其进行了化学组成分析和结构特性表征.结果表明,各样点的腐殖酸中元素含量比值(H/C值、O/C值、C/N值等)存在一定的差异.JL1、YZ3和YZ1样品中的腐殖酸具有较高的O/C值和H/C值,呈现明显的脂肪特性,而YZ2样品的芳香性特征相对明显;各样点腐殖酸的C/N值>10,表明受藻类污染的潜势较低.傅里叶红外图谱结果表明,各样点腐殖酸的官能团结构组成相似度较高,均含有羧基、羟基、羰基等活性官能团,但官能团的含量存在差异.借助荧光光谱分析,进行腐殖酸对荧蒽的吸附特性试验以及吸附等温线修正Freundlich模型模拟,修正吸附系数(Kf')的大小顺序为:YZ2> JL2> YZ1>YZ3> JL1,且吸附能力与腐殖酸的极性强弱、元素含量、活性官能团特征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连续多步解吸附试验中,相对于加标荧蒽的吸附量,各样点的解吸率为40.3% ~74.8%.  相似文献   
5.
水处理类专业双语课程参与式教学法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工业给水处理"双语课程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为例,分析探讨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水处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提出了通过授课材料的精心选择、基本理论与国内外学术和工程界的进展密切结合、授课方式的灵活性、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学生的过程参与来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学生英文水平的提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参与式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运行效率,降低水厂耗水率,开展排泥水预处理试验和浓缩池动态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与预处理前相比,投加0.3 mg/L阳离子型PAM,可以使排泥水中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占比减少22%,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占比提高110%,颗粒沉降速率提高20%,上清液浊度下降75%.根据浓缩池动态模型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遗传-BP神经网络法预测叶绿素a浓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9年—2010年对临江河回水区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遗传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回水区的叶绿素a(Chl-a)浓度变化进行动态模拟预测。通过灰色关联法确定了对Chl-a浓度有显著影响的指标与网络输入变量,即水温、DO、流速、透明度(SD)、TP、CODMn及Chl-a。模拟结果表明,遗传-BP神经网络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其相对误差约为9.8%,模型可良好地用于次级河流回水区叶绿素a浓度的短期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春末夏初季节,当水库蓄水位为150~160 m时,临江河回水区富营养化潜势较高,尤其应注重临江河该时段富营养化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由于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易自动化、不用溶剂等优点,问世后几年内便成功地用于环境、药物、食品等样品中的有机物测定。简单介绍了SPME技术和有机锡化合物的分析特点,综述了SPME技术在测定水、酒、体液、沉积物和生物样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应用,最后展望了SPME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高素质环境工程本科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专业学习和素质教育是环境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环境工程本科教学和培养计划与目标,对高素质、社会型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与成长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美人蕉和菖蒲生态浮床净化微污染源水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美人蕉和菖蒲生态浮床净化微污染源水,在进水TN为0.91~1.17mg/L、TP为0.12~0.18mg/L、CODMn为5.48~9.36mg/L、DO为3.6~6.1mg/L时,两种生态浮床的出水水质均能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GB3838—2002)的要求;其中美人蕉和菖蒲浮床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5%和36.2%,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48.1%和44.2%,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42.3%和36.3%,美人蕉浮床的净化效果要好于菖蒲浮床。可见,生态浮床的除污效果较好,可用于微污染源水的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