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曾宇昕 《四川建材》2018,(3):113-114
通过应用悬浊液型浆液和溶液型浆液,有利于解决地基处理问题。本文首先对WSS注浆施工技术的原理进行了介绍,然后以蔡塘站区间隧道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对区间隧道注浆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探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测量了La、Nd稀土离子注入Si基晶片,在不同退火条件下的室温光致发光(PL)谱,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蓝、紫发光峰、且发光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发光效率随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退火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并对样品的发光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和视频技术的发展,视频会议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是跨国公司等远程多地办公场合,使用视频会议进行交流是非常便利的.在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中,涉及到技术和需求等多方面的考量,笔者曾参与过视频会议项目的建设工作,与国内外多个视频会议的知名厂家、代理商进行过多次的技术交流,对视频会议技术前沿深入理解.现针对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点和实际经验展开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4.
利用金属蒸气真空弧 (MEVVA)离子源将 Si和 Er离子双注入到不同厚度热氧化 Si O2 / Si薄膜中获得 Er掺杂硅基发光薄膜 .掺杂到热氧化 Si O2 / Si薄膜表面的 Er原子浓度可达到~ 10 % ,即体浓度~ 10 2 1 cm- 3 .热氧化 Si O2膜越厚 ,溅射后 Si O2 保留量越多 ;再结晶硅颗粒结晶程度提高 ,逐渐纳米化 ;未见有大量的 Er偏析或铒硅化物形成 ,Er大部分以固溶形式存在 .在 77K下获得了较强 1.5 4μm光致发光信号 ,室温下发光强度温度猝灭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利用金属蒸气真空弧(MEVVA)离子源将Si和Er离子双注入到不同厚度热氧化SiO2/Si薄膜中获得Er掺杂硅基发光薄膜.掺杂到热氧化SiO2/Si薄膜表面的Er原子浓度可达到~10%,即体浓度~1021cm.热氧化SiO)2膜越厚,溅射后SiO2保留量越多;再结晶硅颗粒结晶程度提高,逐渐纳米化;未见有大量的Er偏析或铒硅化物形成,Er大部分以固溶形式存在.在77K下获得了较强1.54μm光致发光信号,室温下发光强度温度猝灭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阱中生长自组装InAs量子点的光谱特性,获得了室温1.265μm近红外荧光发光,探讨了与量子点尺寸分布相关的发光峰随温度的超常红移现象. 制备了内嵌InAs量子点的异质结调制掺杂场效应晶体管,获得了高耐压的场效应器件电学特性,并有望制成新型红外光电探测场效应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绿色,红色发光GaP外延晶片不同发光强度的无损检测方法。分别用短紫外光和蓝光激发方式,在室温下,有效地观测了LED-GaP:N的多峰PL谱。根据对上述两种发光GaP外延晶片的相对光强与金属杂质Fe,Cu,Ni和Cr紫外荧光谱的实测数据的相关性,讨论了LED-GaP外延晶片的工艺质量优化和洁净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测量了用离子注入方法将La、O+双注入硅基样品在室温下的光致发光(PL)谱,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蓝、紫发光峰,且发光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发光效率随退火温度和注入顺序的不同而变化.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的表面形貌,并对样品的发光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阱中生长自组装InAs量子点的光谱特性,获得了室温1.265μm近红外荧光发光,探讨了与量子点尺寸分布相关的发光峰随温度的超常红移现象.制备了内嵌InAs量子点的异质结调制掺杂场效应晶体管,获得了高耐压的场效应器件电学特性,并有望制成新型红外光电探测场效应管.  相似文献   
10.
退火温度对掺铒硅1.54μm光致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金属蒸气真空弧(MEVVA)离子源交稀土金属Er离子注入单晶硅中,经快速退火制备出掺铒硅发光薄膜。RBS分析表明掺铒硅的浓度接近10at%,即可达10^21cm^-3量级。XRD分析薄膜物相结构发现,退火温度升高将导致Er偏析。通过RHEED和AFM显微分析可得,退火温度影响辐照损伤的恢复程度,Si固相外延再结晶和显微形貌。这些结构变化将影响掺铒硅发光薄膜1.54μm光致发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