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83篇
  免费   9774篇
  国内免费   4917篇
电工技术   6921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6669篇
化学工业   12876篇
金属工艺   5239篇
机械仪表   6259篇
建筑科学   7376篇
矿业工程   2864篇
能源动力   2438篇
轻工业   5900篇
水利工程   2070篇
石油天然气   4091篇
武器工业   1018篇
无线电   108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9511篇
冶金工业   3599篇
原子能技术   1085篇
自动化技术   12858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1625篇
  2022年   3158篇
  2021年   4598篇
  2020年   3410篇
  2019年   2634篇
  2018年   2851篇
  2017年   3183篇
  2016年   2930篇
  2015年   4401篇
  2014年   5215篇
  2013年   6225篇
  2012年   6687篇
  2011年   7183篇
  2010年   6275篇
  2009年   6029篇
  2008年   5770篇
  2007年   5190篇
  2006年   4658篇
  2005年   3711篇
  2004年   2444篇
  2003年   1943篇
  2002年   1844篇
  2001年   1592篇
  2000年   1320篇
  1999年   1193篇
  1998年   949篇
  1997年   789篇
  1996年   724篇
  1995年   661篇
  1994年   501篇
  1993年   401篇
  1992年   287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9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6篇
  1959年   11篇
  195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Ding  M.  Li  C. X.  Liang  Z. M.  Ju  J. S. 《Strength of Materials》2022,54(3):536-544
Strength of Materials - In order to study the failure process of a large-scale spherical bearing,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full-scal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智能建造技术创新主体的特点,界定并划分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的范畴和类别,建立智能建造协同创新的多方演化博弈模型,揭示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主要结论为:①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呈现级联性、函数性、动态平衡性、不确定性和指数性特征;②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分为同质性的内部主体互动和异质性的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互动,表现出利益共生、成长进化和共享协同的特征;③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有利于对创新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三维异质异构集成技术是实现电子信息系统向着微型化、高效能、高整合、低功耗及低成本方向发展的最重要方法,也是决定信息化平台中微电子和微纳系统领域未来发展的一项核心高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毫米波频段三维异质异构集成技术的优势、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利用硅基MEMS 光敏复合薄膜多层布线工艺可实现异质芯片的低损耗互连,同时三维集成高性能封装滤波器、高辐射效率封装天线等无源元件,还能很好地处理布线间的电磁兼容和芯片间的屏蔽问题。最后介绍了一款新型毫米波三维异质异构集成雷达及其在远距离生命体征探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直通链路技术己广泛应用于车联网场景。对于直通链路技术的潜在技术方向给出可行的建议,包括传统直通链路技术的增强方向,如载波聚合、使用非授权频谱等;侧行链路对于中继场景的应用扩展,包括终端到终端之间的中继,以及中继的多链接场景;在高精度定位场景使用直通链路技术。并且,给出直通链路技术与各种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如智能反射面与区块链技术,从而解决直通链路技术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Qin  Wenjing  Zheng  Kai  Liu  Hengchao  Chu  Jingti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22,57(9):5374-5383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he CsPbBr3/Cs4PbBr6 perovskite composite material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due to its good stability and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and it is promising to appear...  相似文献   
9.
This study aims to fabricate mineral-loading nanocarriers using natural materials. The interaction patterns between ovalbumin (OVA) and four water-soluble polyphenols, namely ferulic acid (FA), (-)-Epigallo-catechin 3-gallate (EGCG), gallic acid (GA) and epicatechin (EC),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ised conditions for preparing stable OVA–polyphenol complexes are at the OVA–polyphenol ratio of 4:1 at pH 6, under which OVA–FA and OVA–EGCG showed the highest stability and mineral-loading capacity among four OVA–polyphenol complexes. The fluorescenc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EGCG and FA induced a significant fluorescence quenching to OV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VA and polyphenols involved hydrogen bonding,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and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both FA and EGCG enhanced the stability and orderliness of the structure of OVA.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s also exhibited the spherical structure of OVA after the addition of FA and EGCG. Furthermor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um results suggested that OVA–FA and OVA–EGCG complexes were better mineral carriers than OVA–GA and OVA–EC. This study may serve a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romising application of OVA in the fabrication of mineral-loading nanocarriers in functional food and pharmaceutic.  相似文献   
10.
水冷陶瓷增殖剂(WCCB)包层作为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候选包层之一,承担着氚增殖、核热提取、屏蔽等重要涉核功能,其中子学设计的可靠性直接影响CFETR氚自持目标的实现。为验证中子学设计工具,即MCNP和FNEDL3.0数据库,在WCCB包层中子学设计中的可靠性,基于研制出的WCCB包层模块,在DT中子环境下开展中子学实验,对以产氚率(TPR)为代表的中子学参数进行了模拟值(C)和实验值(E)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块中轴线位置处TPR的C/E为0.97?1.08,而模块边缘位置处TPR的C/E为0.65?0.82;模块钛酸锂层边缘区197Au(n,γ)198Au反应率的C/E为0.72?0.90,表明模块边缘区存在非期望的散射中子,导致该区TPR模拟值和实验值偏离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