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在φ63×740mm多孔挡板流化床反应器中,用裂解氨还原脱硝UO_3制取UO_2的有关试验数据。其每立升有效床容积产率为2.9kgUO_2/h,是高效反应器之一。采用此种气固流化床反应器的实验研究方法,可大大减少热态试验工作量。此方法经验证在本体系中是可行的。对扩大规模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新型回流比调控器—液幕式回流比调控器,进行了实验测定,测定了液面高度与处理能力的关系,确定了回流比与移动架位置及电阻值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鈾氢氟化是核燃料生产中重要的中間过程,从动力学的观点来看它又是复杂的非催化气固反应的典型代表。本文对两种典型的二氧化鈾物料(由三碳酸鈾酰銨通过分解还原过程制得的物枓及由硝酸鈾酰通过一步法脫硝还原过程制得的物料)的氢氟化动力学作了較为詳細的研究,并闡明动力学对选择氢氟化工艺流程、設备和最佳反应条件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作用。研究和討論了氢氟化反应的机理和二氧化鈾的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4.
福清核电厂3、4号机组是双堆布置核电厂,两个机组建设设计时间间隔为8~10个月,目前实际施工间隔为23个月。由于是双堆布置核电厂,3号机组部分运行功能使用了4号机组的功能和设备,本文从保证3号机组如期运行角度分析了对4号机组功能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并提出了部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蒋浩泽    李为卫  谢萍  刘晓娟  尚臣  邹斌 《焊管》2018,41(10):55-59
为了提高我国大直径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质量和运行安全,合理确定钢管标准无损检测(NDT)指标,对国内外适用于X80高钢级埋弧焊管技术标准有关焊缝无损检测要求进行了对标研究,分析了我国相关标准在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射线检测灵敏度和超声检测对比标样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为我国大直径高压天然气管线钢管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7.
一种新型回流比调控器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新型回流比调控器一液幕式回流比调控器,进行了实验测定,测定了液面高度与处理能力的关系,确定了回流比与移动架位置及电阻值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核电厂安全系统冗余度的概念进行了澄清,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安全系列的数量机械地等效于冗余度。N+1的冗余度满足单一故障准则的强制性要求,N+2的冗余度是实现在线维修的可选项。进而介绍了国际上主要核电机型的安全系统配置和冗余度,说明了冗余度与运行灵活性的具体关系。在冗余度研究的基础上,对三环路压水堆的两种安全系统配置方案(两个系列带母管和三个独立系列)进行了分析比较。两种方案均为N+1冗余度,但是对非能动部件(母管)单一故障的考虑有所差异。通过对我国和国际核安全法规、用户要求文件及相关标准的研究发现,非能动部件的单一故障问题不应成为这两个方案选择的决定因素。综合考虑安全性利益及经济性代价,两个系列带母管的方案是更加优化更平衡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一步法脱硝-还原UO_2氢氟化动力学数据为依据,结合反应器流动特性进行反应条件最佳化处理,提出了搅拌床(尾气段)-流化床(成品段)串接流程新工艺,并对搅拌床的操作工况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实验研究。搅拌床热态模拟实验表明,UO_2的出口转化率可达47~50%,尾气HF浓度<5%,与流化床双床串接流程相比,其出口转化率与一级流化床基本相同,而尾气HF浓度获得了大幅度下降,因此是一种新颖而先进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一步法脱硝-还原UO_2氢氟化动力学数据为依据,结合反应器流动特性进行反应条件最佳化处理,提出了搅拌床(尾气段)—流化床(成品段)串接流程新工艺,并对搅拌床的操作工况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实验研究。搅拌床热态模拟实验表明,UO_2的出口转化率可达47—50%,尾气HF浓度<5%,与流化床双床串接流程相比,其出口转化率与一级流化床基本相同,而尾气HF浓度获得了大幅度下降,达到了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因此不失为一种新颖而先进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