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7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长链烷基支化聚硅氧烷和交联聚硅氧烷,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能谱仪(EDS)、扫描电镜(SEM)对比分析了线性结构、支化结构和交联结构聚硅氧烷在车用内饰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含量分布和微观形貌,考察了不同结构聚硅氧烷对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刮擦、应力发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结构聚硅氧烷均匀地分布在复合材料表层和内层,线性聚硅氧烷的耐刮擦性能优于交联聚硅氧烷,可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耐刮擦性能,但会引起复合材料应力发白和力学性能的下降;长链烷基接枝后,耐刮擦性能提升不明显,但复合材料应力发白和力学性能下降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土石混合体作为一种物质成分和内部结构特征极为复杂的多相多组分散粒材料,其破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变化过程。应用CT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土石混合体的变形破坏特征,指出开裂是土石混合体区别于其他地质体变形破坏的一个显著特征。土石混合体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块石与土体的弹性不匹配和土–石界面的差异滑动,破坏的实质是内部裂纹产生、扩展、互锁和贯通的过程。通过对土石混合体开裂机制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CT试验的变形特征分析表明试样、块石包裹体及其邻近土体三个感兴趣区域的CT数随应力水平的增加而不断减小,且块石包裹体的CT数变化较土体更为敏感。(2)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试样破坏过程经历了土石结合裂纹的萌生、慢裂、快裂致贯通破坏的过程。土石接触面是最薄弱的部位,荷载作用下界面差异滑动引起裂纹的产生,随后裂纹沿块石边界缓慢扩展直至扩展到土体中,受块石形状及分布的影响,裂纹会出现局部化发展和互锁现象。大量裂纹在土体中快速扩展聚集引起试样的破坏。(3)土石混合体的破坏具有渐进性的过程,破坏可分为三级:一是土–石界面的开裂,二是土体中裂纹的扩展、聚集和贯通并且最终导致试样的破坏,三是针对软弱的片岩块石的穿石破坏。  相似文献   
3.
目前歧化与氢化松香生产用过的钯-炭触媒,是从间接加热灼烧所得的灰分中回收钯的。这种方法时间长,耗煤(或耗石油气)多,费人力,灰分损失也较大,很不经济。其实,废钯-炭触媒含炭量高,完全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发热量把炭分烧完,得到可回收钯的灰质。两个多月来的实践证明,这完全是可行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苯胺模拟水,通过考察苯胺催化氧化前后紫外吸收曲线及CODCr的变化,对苯胺的催化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考察了反应时间、氧化剂投加量、pH、废水起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废水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均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5.
针对抽油机井集流伞式分测仪生产测井产液剖面的图版解释法中解释结果与井口计量相比,含水率的解释误差偏大,在对抽油机井产液剖面的井温压力测试资料定性描述、井筒流体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图版的研制与解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抽油机井井下刻度解释方法.该方法在保留图版法逐次逼近插值过程的基础上,应用流体滑脱模型解释理论对抽油机井生产测井的持水率、含水率和滑脱速度参数进行校正处理,通过井下刻度解释法求得解释层的总流量和含水率值.油田抽油机井资料的实际应用说明,井下刻度解释法较图版法的解释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6.
利用膨胀法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测定了HRB400E抗震螺纹钢的静态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显微维氏硬度仪观察和测定了不同冷却速度下钢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分析了冷却速度对该钢相变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速在3 ℃/s以下时,试验钢中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随着冷速的提高,试验钢中珠光体含量逐渐提高,片层间距不断减小;当冷速为4~10 ℃/s时,试验钢中开始出现贝氏体组织;当冷速>10 ℃/s时,试验钢开始发生马氏体相变;并且随着冷速的提高,试验钢的硬度逐渐提高。冷却速度为2~3 ℃/s范围内,试验钢中珠光体含量、片层间距和力学性能均满足GB/T 1499.2—2018中规定,其结果与现场生产性能检验结果相符。在冷速为3 ℃/s生产的ϕ8 mm盘螺成品试样的珠光体含量和片层间距分别为47%和0.184 μm,下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强屈比Rm/ReL、屈标比ReL/RseL、断后伸长率A、最大力总伸长率Agt分别为440 MPa、569 MPa、1.29、1.10、27.2%和17.8%。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压裂新技术实验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密度接近于液体,而黏度接近于气体;它的表面张力很低,扩散系数高,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能渗透到岩石中的天然微裂缝,压裂中有利于复杂网络裂缝的形成,而且能置换被岩石吸附的烃类,使其变成游离态而有利于油气的增产与产出;超低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液体的返排,从而降低油气层的伤害。因此,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作为压裂液进行压裂改造,是二氧化碳干法压裂的一种发展方向,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具有返排率高,储层伤害小,增产潜力大等特点。实验研究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的破裂压力比清水和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的破裂压力低,并且其分形维数和声发射源到平面(源到该平面距离平方和最小)的平均距离大,更容易产生波状的裂缝和裂缝分支,有利于形成复杂的网络裂缝,特别适合页岩气的增产改造和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8.
小波分析在测井储层识别和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小波分析有“数学显微镜”之称,具有多分辨率的特点。实践证明,Mexican Hat小波函数在用连续小波变换将测井资料转换为小波系数,不同小波尺度对测井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处理方面比其它小波函数要好。由于小波系数与储层有很好的相关性:大尺度系数对应厚层的响应,小尺度系数对应薄层的响应,在实际应用中小波尺度以从大到小的方式进行取值,这样用小波系数对储层进行识别和划分,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通过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多口井的实际应用和对比,该方法在储层划分,特别是在薄层和薄互层的识别与划分方面具有迅速、准确的优点。同时对GR资料和SP资料的小波系数划分储层进行对比分析,表明GR资料具有不易错划储层和漏划储层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的二维指纹采集方式相比,非接触的指纹采集方式可以提供更丰富的特征,并能克服二维采集方式某些不足.基于多视角非接触指纹识别融合问题,提出了基于聚类的动态分数选择(CDSS)算法.首先,通过聚类将匹配分数分为两类,分别计算两类中匹配分数的个数以及其他统计量,然后通过参数的判断选择相应的统计量作为整个系统最终用于决策的匹配分数.实验表明:相比单视角非接触二维指纹识别,基于CDSS的多视角非接触指纹识别的识别性能有显著提高.与sum、max、SVM和Fisher线性判别算法等的实验比较也验证了CDSS在多视角非接触指纹识别融合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多核处理器面向低功耗的共享Cache划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多核处理器的发展,片上Cache的容量随之增大,其功耗占整个芯片功耗的比率也越来越大。如何减少Cache的功耗,已成为当今Cache设计的一个热点。本文研究了面向低功耗的多核处理器共享Cache的划分技术(LP-CP)。文中提出了Cache划分框架,通过在处理器中加入失效率监控器来动态地收集程序的失效率,然后使用面向低功耗的共享Cache划分算法,计算性能损耗阈值范围内的共享Cache划分策略。我们在一个共享L2 Cache的双核处理器系统中,使用多道程序测试集测试了面向低功耗的Cache划分:在性能损耗阈值为1%和3%的情况中,系统的Cache关闭率分别达到了20.8%和3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