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227篇
综合类   2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9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5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的重要组成部件,本文建立了静止同步补偿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通过PARK变换将ABC坐标转化为d-q坐标。鉴于STATCOM在d-q坐标下的强耦合性,采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将该模型线性化解耦,构造出一个伪线性模型。然后,采用一种改进的指数趋近律变结构控进行了STATCOM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与传统的PI控制器比较,说明了变结构控制的STATCOM无功补偿控制器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证明了改进的指数趋近律变结构控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VSC-HVDC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鲁棒控制理论,将系统对VSC-HVDC的控制目标转化为对其交流侧有功和无功电流的控制来实现,并进行了控制方案设计.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快速反应达到预定的指令目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弱电网下基于锁相控制并网变换器小扰动同步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弱电网下基于锁相控制并网变换器的小扰动同步稳定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以机理化揭示并网变换器同步特性为目标,通过将其和传统同步机的同步动态进行类比等效,建立适用于并网变换器同步稳定分析的类Heffron-Phillips动力学模型。进而借鉴传统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思路,采用复转矩系统法分析思想,将锁相环主导的同步振荡模式阻尼分为两部分:锁相环自身固有阻尼分量和弱电网下复杂控制耦合引入的附加阻尼分量,进而从阻尼特性的角度揭示弱电网下并网变换器同步稳定机理,并从影响固有或附加阻尼分量的角度,研究电网阻抗、控制器参数等因素对小扰动同步稳定性的影响。该文研究结果清晰揭示了弱电网下并网变换器同步失稳机理,并为后续同步稳定控制指明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章在分析变结构控制(VSC)系统抖振发生机理基础上,讨论了几种消除或削弱抖振的途径。提出了一种类似于模糊推理的VSC方法,并给出了在加工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削弱系统抖振,而不会影响控制器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力电子设备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问题,现有研究集中在无法计及限幅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或考虑限幅对称的近似分析,但极少考虑不对称的单边限幅的影响。针对不对称的单边d轴电流限幅(AU-d-CL,或上电流饱和限幅)参与的并网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现象,采用单边限幅的描述函数和广义Nyquist判据进行近似分析。具体地,首先,建立了并网VSC系统的简化模型,分析了其小扰动稳定性,并分析了AU-d-CL参与的负阻尼振荡现象。其次,给出了VSC系统的频域模型和AU-d-CL的描述函数。最后,结合AU-d-CL的描述函数和广义Nyquist判据,近似计算了不同参数和限幅值时的振荡幅值和频率,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可解释次同步振荡在限幅值改变时,频率基本不变,振荡幅值变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基于锁相环(PLL)同步接入弱网的电压源型换流器(WG-VSC)存在由“外环-PLL-弱网”交互主导的低频动态(LFD)稳定问题。为清晰揭示各关键环节及其交互对WG-VSC的LFD影响机理,提出一种等效PLL模型。首先建立了适用于多种典型外环控制模式的WG-VSC的LFD分析的基本模型,该模型包含原PLL环节及耦合了外环、电网强度及VSC运行点信息的“外环-弱网”环节。其次,将“外环-弱网”环节划分为有功侧外环对PLL的影响路径及无功侧外环所引入的对PLL的影响路径,以清晰表征VSC外环与PLL的交互关系。然后,基于LFD主导模态将“外环-弱网”环节简化为一阶环节,并结合原PLL的PI控制环节,得到保持足够LFD分析精度的二阶等效PLL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析和揭示了“外环-PLL-弱网”的交互对WG-VSC的LFD的影响机理。最后,基于详细开关模型的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等效PLL模型的有效性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的参数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干扰等特点,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Ackermann规则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在设计滑模面时,引入积分项来消除干扰等因素给系统带来的稳态误差;为消除抖动,在控制器中引入模糊系统来实现去抖;同时设计灰色补偿控制项来抵消不确定项对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后进行了计算机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云龙  高存臣  赵林  梁霄 《计算机应用》2011,31(7):2011-2014
研究了带有系统内部参数摄动和外部干扰的离散时间系统变结构控制综合问题。给出了非匹配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带有扰动动态补偿的理想趋近律,消除了常规变结构控制中不确定项必须有界和满足匹配条件的限制。所设计的变结构控制器在有限时间内可达切换面,有效地削弱了系统抖振,减小了切换带带宽,改善了系统动态品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速数据转换逻辑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速效据转换逻辑的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构成、逻辑的实现以及存储器的使用等关键问题的设计方法,在高速路由器研发中具有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结合了变结构系统理论和Lyapunov设计方法,将变结构控制策略应用于直流电动机的调速,从实现的角度,采用了基于观测器重构状态的控制方案,设计了直流调速变结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变结构控制使得直流调速系统对负载变化和自身参数扰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控制结构简单实用,其性能优于PID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