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001篇
  免费   19384篇
  国内免费   12733篇
电工技术   29552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30354篇
化学工业   31107篇
金属工艺   14333篇
机械仪表   40533篇
建筑科学   54021篇
矿业工程   19409篇
能源动力   9884篇
轻工业   26939篇
水利工程   23432篇
石油天然气   18884篇
武器工业   3558篇
无线电   270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279篇
冶金工业   13516篇
原子能技术   3493篇
自动化技术   35780篇
  2024年   2441篇
  2023年   9646篇
  2022年   8547篇
  2021年   11124篇
  2020年   10849篇
  2019年   12793篇
  2018年   5424篇
  2017年   9211篇
  2016年   10848篇
  2015年   13271篇
  2014年   26341篇
  2013年   21091篇
  2012年   22947篇
  2011年   22005篇
  2010年   19243篇
  2009年   19572篇
  2008年   29878篇
  2007年   26298篇
  2006年   15626篇
  2005年   16324篇
  2004年   13286篇
  2003年   10885篇
  2002年   9818篇
  2001年   8714篇
  2000年   7480篇
  1999年   6365篇
  1998年   5662篇
  1997年   5052篇
  1996年   4688篇
  1995年   4258篇
  1994年   3532篇
  1993年   3132篇
  1992年   2675篇
  1991年   2103篇
  1990年   2178篇
  1989年   2423篇
  1988年   433篇
  1987年   267篇
  1986年   178篇
  1985年   125篇
  1984年   103篇
  1983年   112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李远文 《建筑安全》2021,36(12):50-53
文章对东莞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应用模式进行重点分析,通过与其他城市的工作成效进行对比,指出东莞市"多测合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针对性策略,以保证东莞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政策落实到位,发挥主体能动性,完善联合测绘市场管理机制,确保"多测合一"政策的相关测绘单位能够及时开展测绘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滇黔相邻区峨眉山玄武岩之上,二叠系宣威组下部广泛分布一套富稀土黏土岩。作为一种新类型的潜在稀土资源,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包括成矿条件、赋存状态,富集规律、综合利用方式等多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该类型稀土具有非常大的资源潜力,区域连续性好、集中程度高,富含高价值的稀土元素镨、钕、铽、镝,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本文全面总结了宣威组稀土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当前对于宣威组富稀土黏土岩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机理尚未明确,进一步开展成矿理论研究是找矿突破的关键;赋存状态的研究亟待突破,对该新类型稀土的综合利用技术突破,后期绿色勘查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利用方面,经济可行的绿色选冶技术、伴生的铝、铌、锆、镓、钛等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尾矿的资源化消纳等方面是下一步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4.
5.
6.
7.
在医疗卫生、金融证券等应用领域,经常会同时出现零观测值、一观测值较多的情况. 为更好地拟合这类数据,提出0–1膨胀几何分布模型并进行客观贝叶斯分析. 通过参数变换,得到Jeffreys先验和reference先验. 设计后验分布的抽样算法,设置不同的样本量和参数真值,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客观先验下的估计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海上生产平台出现的井喷失控事故, 设计了“三分支”引火筒装置。在从源头控制井喷抢险作业时能够借助“烟囱效应”将流体/火焰引至上方,降低井口区温度,提高井喷抢险作业的安全性。“三分支”引火筒装置主要由引火筒、悬挂筒、主轴及悬挂装置、锁定及支撑装置组成。作业时可根据井口分布调整3个引火筒之间的角度和高度,配合钢丝绳和绞车进行井喷抢险作业。对各部分结构进行了阐述并且对结构强度及恶劣工况下的吊装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装置强度满足要求;在200×104 m3/d气井井喷环境下最大等效应力为492 MPa,最大偏移量为348.02 mm,在6级风环境下最大等效应力为495 MPa,最大偏移量为353.12 mm,均满足抢险作业需求。研究结果可为生产平台井喷抢险引火筒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