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桃乳冰淇淋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核桃仁为原料生产全脂核桃乳冰淇淋。产品不仅口味纯正诱人,而且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3.
核桃综合深加工的思路与技术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充分发挥核桃资源的价值,必须对其进行综合深加工.核桃综合深加工的基本思路是:将核桃壳加工成核桃壳超细粉,将核桃仁加工成核桃油、核桃粉和核桃乳等产品.核桃壳超细粉的用途比较广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核桃油的制取方法比较多,通过快速液压法制取的核桃油既保留了核桃油的天然品质,又避免了核桃蛋白的变性.采用含有部分油脂的核桃蛋白既可以加工成半脱脂核桃粉,也可以加工成品质稳定的半脱脂核桃乳,还可以添加在肉类食品或焙烤食品中.核桃综合深加工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GC-FID测定核桃仁、发酵核桃乳中的脂肪酸。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衍生化试剂加入量、超声时间、超声水浴温度为影响因素,峰面积为响应值,运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了甲酯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检测核桃仁、发酵核桃乳中脂肪酸甲酯化的适宜条件为:0.5%KOH-甲醇647μL、超声时间5min、超声水浴温度43℃。在该条件下进行甲酯化反应,结合GC-FID检测到9种核桃仁中均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5种脂肪酸,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用6种乳酸菌发酵的核桃乳,脂肪酸含量的整体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2021,(6):90-90
记者近期从有关部门获悉,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推动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质量发展,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有力支撑,贵州省将分批次培育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性企业。近年来,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贵州食品产业领域涌现出众多高成长性食品加工企业,其中,入选首批农产品(食品)高成长性企业的共有16家,覆盖刺梨、酸汤、粉面、板栗、核桃乳等具有贵州特色的食品加工领域,这些企业2020年的产值均在4000万元以上,最高达到2.8亿元。  相似文献   
6.
对纯净水生产天然核桃乳的工艺进行了探讨,对核桃去壳后烘烤,去皮,配料,稳定性等工艺条件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纯净水制核桃乳在产品色,香、味及稳定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PET装核桃乳的最佳存放条件,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测定了不同处理料液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及验证实验确定了存放温度、时间及照度对料液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最佳条件组合,并解释了不同因素水平的选择、组合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核桃乳产品生产后常温、照度为30 lx条件下,放置10 d,稳定性指数值最小,即此时料液处于最佳保存状态,选定的三个因素中,稳定性影响力次序为:温度时间照度;其可能的机制是,此条件下,PET装核桃乳非均相液体体系,热力学上分子融合及动力学上重力分层所致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制约;料液稳定性的影响涉及乳化等具体加工工艺,因此,不同生产工艺的核桃乳最佳存放条件与本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核桃乳各项基本指标及稳定系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与稳定系数相关性高的因素;进而比较相关系数及回归方程中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脂肪上浮率预测产品的稳定系数,通过脂肪上浮率预测产品的沉淀率,通过平均粒度预测产品的黏度,并且准确度均高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9.
针对核桃仁特有的营养组成,采用复合酶法处理核桃浆,通过离心去除部分核桃油,并对核桃乳饮料工艺条件进行探讨,确定生产流程及配方。结果表明,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0.35、果胶酶与纤维素酶以10:1进行复配,即果胶酶450U/g、纤维素酶添加量45U/g、55℃酶解90min、5000r/min离心20min,油脂得率为47.66%;饮料配方为蔗糖6%、柠檬酸0.1%、复合稳定剂0.2%、蜂蜜4%,可得到组织状态稳定的核桃乳饮料。  相似文献   
10.
赵娟娟  吴荣荣 《食品与机械》2016,32(12):60-63,74
从发酵面包、白芥丝、泡菜、酱黄瓜中,分离到14株链球菌,经过产酸特性测试,菌株HsS5、HsS6、HsS8、HsS9适合核桃乳发酵。通过菌落形态、菌体形态、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4株链球菌均为嗜热链球菌。采用菌株HsS5、HsS6、HsS8、HsS9分别与实验室保存的嗜酸乳杆菌LA共同发酵,发酵型核桃乳感官评价分别为96,91,93,86分;且4个发酵核桃乳中9种氨基酸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HsS5氨基酸含量增幅最大,由0.67%增加到1.75%。综上所述,菌株HsS5适宜核桃乳的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