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糠固脂是米糠油冬化或分提获得的副产物。以3种具有不同固体脂肪含量(SFC)曲线的米糠固脂(RBS1、RBS2及RBS3)、棕榈硬脂(PS)为原料,按照米糠固脂与棕榈硬脂质量比40∶60进行二元混合制备起酥油,并以市售起酥油为参考,对混合体系的SFC、晶型、脂肪酸组成、微量营养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不同米糠固脂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差异不大,且与市售起酥油具有相似的SFC曲线;其棕榈酸、亚油酸含量较市售起酥油高,硬脂酸含量较市售起酥油低;体系表现为β'晶型;此外,二元混合体系中含有丰富的谷维素、植物甾醇,可丰富起酥油的营养特性。  相似文献   
2.
3.
在板栗酥面皮中添加油凝胶,分析其面团特性及产品品质。结果表明:添加8#、10#凝胶与猪油相比,面皮密度、烘焙损失率、油脂迁移率均无显著差异,产品感官品质在口感、结构及风味方面较为相近,过氧化值在储藏前30 d内趋势一致且数值相近,除8#凝胶外,面皮质构参数均出现显著下降。在储藏初期,板栗酥面皮水分含量相对较高,后趋于平稳,水分活度始终在0.56~0.68之间起伏。在整个储藏期间,菌落总数小于104 CFU/g、霉菌小于150 CFU/g、大肠菌群小于10 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小于100 CFU/g,沙门氏菌未检出,微生物指标均符合GB 7099—2015和GB 29921—2021中的相关规定。可考虑用8#、10#凝胶替代或部分替代猪油添加到烘焙制品中,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4.
冰淇淋生产中的油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油脂在冰淇淋中的作用和冰淇淋生产中常用的油脂及其代用品。详细论述了稀奶油及奶油的组成成分、规格与理化性质;扼要介绍了食用硬化油、人造奶油、起酥油、椰子油、棕榈仁油及棕榈油.以及碳水化合物类脂肪代用品和脂肪酸酯代脂品。  相似文献   
5.
<正>起酥油是一种固态植物调合油脂。它与猪油一样具有良好的起酥性,其可塑性、乳化性及食品加工性等方面是一般植物油所不可比的。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属于性能优越的油脂。可用于饼干、面包、蛋糕等食品生产中。 粉末起酥油生产工艺 本试验以低熔点棕榈油和米糠油为原料在小型生产设备内进行。现将试验结果叙述如下。 粉末起酥油生产工艺由以下几个过程组合而成: 原料→精炼→氢化→冷却→过滤→配料→雾化→包装 油脂的精炼由水化、脱酸、脱色、脱臭等操作组成,其目的除了提高油的品质外,更重要方  相似文献   
6.
《中国烹饪》2010,(1):86-88
莲藕酥主料:面粉400克,起酥油150克,莲蓉120克,白芝麻25克。辅料:紫菜适量。调料:色拉油100克。制法:将一部分面粉加起酥油、水和咸水油团;将另一部分面粉加适量起酥油和成酥心,开酥后,用水油团包上酥心团,用三三四的开法开成酥皮,用刀将酥皮切成片,将莲蓉加白芝麻和匀,也入酥皮中,做成藕状,用紫菜丝扎在藕节上,入油炸至金黄,捞出沥油即可。  相似文献   
7.
新华 《美食》2008,(6):50-50
经过氢化处理的植物油也称起酥油,被大量用于方便食品、快餐油炸食品和糕点中。因为油脂通过氢化处理。就不容易腐败,可以延长货架期。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有关专家表示,由于我国的食品标签上大部分不标“氢化处理”的字样,因此消费者尽量要少吃那些香香的酥酥的富油加工食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牛油和低芥酸菜籽油经酯交换反应制作起酥油油基,同时对牛油和低芥酸菜籽油混合物的主要甘三酯组成进行了定性,在定性的基础上对酯交换反应前后甘三酯含量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以POP、POS、SOS(1,3-二硬脂酰-2-油酰三甘油酯)3种高熔点甘三酯面积相对含量的总和在反应后的降低率来说明酯交换对牛油基起酥油基料油起砂的改善。结果表明,在60℃,甲醇钠用量0.6%(按油重计),30、60、90min下反应,以及60℃,甲醇钠用量1.0%,90min下反应,高熔点甘三酯的降低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问:人造奶油是什么? 答:人造奶油又名人造黄油、代黄油、“麦淇淋”(英文margarine的近似译音)。它是奶油的代用品。由于一百多年来的开发,产品已多样化,功能也超过了奶油。据说,1869年法国人Hippolyte Moge Mouries制成这种商品。当时由于工业革命,城市人口增加,以致城市中奶油缺乏,同时也为了军队能有一种储存性较好的餐桌涂抹料。原始工艺是模仿奶牛体内合成乳脂的生化反应过程,将人工奶牛胃液加入新鲜牛休脂并在低温熬制。而后缓慢降温至27℃,使硬脂部分结晶。所得的液状油是淡黄色的半流体。将它加入拌有母牛乳房组织的脱脂牛奶中,搅拌数小时后加入冷水使脂肪凝结。将水滗出,加入适量食盐并捏和。后来也有用猪脂、植物油(精炼棉籽油、花生油等)及植物脂(椰子油及棕榈仁油等)为原料。自1910年推广了油脂氧化以后,完全以食用氧  相似文献   
10.
为综合评价鸡油基焙烤专用起酥油的使用效果,以市售棕榈油基起酥油和大豆油焙烤面包为对照,采用感官评价结合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焙烤面包的可接受程度,并采用质构仪、差示量热扫描仪以及直接干燥法测定贮藏过程中面包的老化特性。结果表明:鸡油基起酥油焙烤面包可以提高面包比容,同时提高面包的总体可接受度,使面包获得较高的感官评分;鸡油基起酥油增加了面包中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同时使各类风味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发生变化;鸡油基起酥油降低了面包贮藏期内的硬度、老化焓值和水分迁移,延缓了面包的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