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4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263篇
电工技术   107篇
综合类   433篇
化学工业   233篇
金属工艺   2800篇
机械仪表   499篇
建筑科学   64篇
矿业工程   52篇
能源动力   147篇
轻工业   43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6篇
冶金工业   8804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3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638篇
  2007年   652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628篇
  2004年   751篇
  2003年   693篇
  2002年   599篇
  2001年   691篇
  2000年   596篇
  1999年   506篇
  1998年   564篇
  1997年   446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251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25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HP295封头冲压开裂件缺陷光电镜分析,查找到缺陷产生部位及其导致原因。对多组铸坯低倍样检查,发现中间裂纹是缺陷根源。此后,根据现场生产情况,分析钢中磷、硫含量、钢水过热度、铸机设备精度、拉速和二次冷却强度等因素对铸坯中间裂纹的影响。通过降低磷、硫,控制过热度,调整设备精度,降低拉速以及优化二次冷却等措施,HP295铸坯中间裂纹得到有效控制,用户加工开裂现象完全杜绝。  相似文献   
2.
通过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模拟观察了Fe-0.1C-0.21Si-1.2Mn (质量分数,%)包晶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包晶相变过程,然后利用试样表面粗糙度变化反映了包晶转变收缩程度的不同。结果显示,冷却速率超过临界值后包晶转变能够发生快速相变,快速相变引起突然的包晶转变收缩和表面粗糙度变化。随冷却速率的增加包晶钢的包晶转变收缩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冷却速率为20℃/s时表面粗糙度达到最大值,此时的表面粗糙度约是低冷却速率(2.5℃/s)时表面粗糙度的2.8倍。当冷却速率足够大后包晶转变收缩又开始减小,这一变化为高拉速下减少包晶钢连铸坯表面纵裂纹的发生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内自动加渣机设计概况,根据保护渣加渣的工艺要求,提出了一种具有均匀加渣功能的气动式加渣机设计方案,包括机械系统、电气系统两部分。机械系统由储料装置、搅拌装置、输料装置组成;电气系统包括主电路、控制回路和监控系统。连铸生产现场性能测试表明:气动加渣机的机械系统设计合理,电气系统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4.
HRB335螺纹钢表面裂纹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低倍和化学检验分析方法,对341-6052螺纹钢的表面裂纹进行了分析,发现螺纹钢表面裂纹,是由于炼钢中包和冶炼原材料烘烤不够干燥,连铸方坯上出现的皮下气泡所致。  相似文献   
5.
6.
郑朝辉 《攀钢技术》1997,20(1):56-58
介绍了攀钢1350板坯连铸机中去毛刺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情况,并对系统组成、功能、程序编制等方面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方坯连铸不锈钢工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八五”期间,长钢利用矫直半径为9/17.5m,弧型小方坯连铸机,1992年与冶金部签订“开发方坯连铸Cr-Ni不锈钢”攻关课题以来,通过对无氧化保护渣的应用、电磁搅拌参数的最佳选择及控制最佳的过热度等工艺操作和工艺参数模拟,取得了一定的参考数据,为不锈钢上连铸摸索了一套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8.
9.
10.
中国冶金学者们近10年来追踪着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发展,经过用CSP板在广州市家电工业和汽车工业上的试用和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的实验室研究,并且经过在珠钢、邯钢、包钢三条线的技术谈判,对不同工艺技术(CSP、ISP等)进行了长时间的技术方针争论对这一工艺技术的见解逐步深入,本文着重提出以下论点: 1、薄板坯连铸连轧是从节能出发,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革命性的技术; 2、以结晶器为中心,包括浸入式水口、保护渣、二冷模型是本技术的核心,精确的自动控制是生产进行的基础。 3、为确保薄板的品质并使生产线具有高生产率,结晶器的优化形状是上口扩张而非矩形等断面; 4、铸坯的液芯压下技术,其出发点是允许加大坯厚而不是改善薄板的品质:随着浸入式水口品质的改善,其重要性将逐步降低; 5、薄板坯的合理厚度为40~60毫米,随着结晶器技术的进步,将来可能减到30~50毫米; 6、电磁闸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晶器内的金属流动和热流场,有效的改善薄板品质:它将成为结晶器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7、二机二流是薄板坯连铸的优化配置,其产量将会达到300万吨/年左右; 8、炼钢系统的设计能力应比连铸机的能力大10~15%; 9、精轧机组将会多样化,除了热轧机之外,将会接受行星轧机、炉卷轧机等,这将会进一步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