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油橄榄叶,提高云南引种油橄榄的经济附加值,采用生化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引种的16个品种油橄榄嫩叶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及黄酮类和多酚类成分的含量,并对多酚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筛选不同用途优良茶叶品种。结果表明:16个品种油橄榄嫩叶中总黄酮含量为66.66~117.39 mg/g,总酚含量为35.63~55.81 mg/g,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较高的5个品种为柯基、鄂植8号、豆果、城固32和尖叶木樨榄;16个品种油橄榄嫩叶的黄酮类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木犀草苷,含量分别为242.17~5 447.71 μg/g、818.48~2 707.34 μg/g、40.29~1 241.30 μg/g和1.35~5.17 mg/g,主要多酚类物质为橄榄苦苷(4.22~26.00 mg/g)、山楂酸(4.19~11.44 mg/g),其次为羟基酪醇(998.08~6 164.13 μg/g)、红景天苷(189.16~7 940.99 μg/g),其他多酚类成分含量较低。经聚类分析,16个品种油橄榄嫩叶分为5个亚类。柯基、鄂植8号、豆果3个品种油橄榄嫩叶中总黄酮、总酚及多酚类成分含量均较高,可作为抗氧化功能茶原料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2.
旨在为甘肃陇南橄榄油的质量评价和油橄榄鲜果采收时间提供指导,探究了不同品种初榨橄榄油(VOO)中多酚类化合物(PPs)随油橄榄果生长发育的累积变化。以甘肃陇南不同成熟度的8个品种油橄榄鲜果为原料,采用压榨法获得VOO,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VOO中的9种PPs含量。结果表明:VOO中总多酚的含量主要由酪醇和橄榄苦苷决定,橄榄苦苷是含量最高的PPs,且其含量随油橄榄果成熟度指数(MI)变化最明显;VOO中木犀草苷含量均较低,阿魏酸和芹菜素仅在个别品种中检测到,芦丁在所测油品中均未检测到;‘阿斯’‘鄂植8号’‘中山24号’和‘佛奥’4个品种VOO的PPs评估数据表现良好,分别在MI为0~1.0、2.0~4.0、0~2.0和5.0~7.0表现最佳,建议这4个品种油橄榄鲜果的采收时间分别为9月下旬、11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及11月下旬,而‘切姆拉尔’VOO在PPs种类和总含量等评估数据中表现不佳。综上,可以依据不同MI的油橄榄鲜果制备的VOO中多酚含量,尤其是酪醇和橄榄苦苷含量,确定不同品种油橄榄鲜果的采收时间,并进行VOO的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3.
油橄榄鲜果被广泛用作加工药材或作为蔬菜食用,不同品种及成熟度对其药用和食用价值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研究了10 个具有代表性的油橄榄品种(白橄榄、豆果、鄂植、佛奥、卡林、科拉蒂、克罗莱卡、皮瓜尔、 云台和配多灵)及3 个成熟度(早、中、晚)对其功效成分(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3-醇、橄榄苦苷和羟基酪 醇)和抗氧化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 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油橄榄鲜果不同品种及成熟度与所分析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不 同油橄榄品种及成熟度对其功效成分影响程度不同,并且品种对所分析指标的影响大于成熟度;随着成熟度的增 加,油橄榄鲜果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除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呈现增强趋势。通过对不同品种及成熟度的 油橄榄鲜果功效成分和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为油橄榄品种的选育、采收、加工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西昌本地油橄榄鄂植为对照,对5个引进油橄榄品种3个不同成熟度的干果肉粗脂肪含量、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鄂植、佛奥、科拉蒂、豆果、皮瓜尔和克罗莱卡的干果肉粗脂肪含量分别在成熟度3、1、3、1、1和2达到最大值;除皮瓜尔外,其他品种干果肉平均粗脂肪含量均大于鄂植。随成熟度的增加不同品种不同脂肪酸的变化不一致,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棕榈油酸、硬脂酸、亚麻酸是橄榄油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油酸/亚油酸的比值分别为佛奥12.48和15.04、豆果8.42和9.73、皮瓜尔11.16和13.28、鄂植11.34和14.71、科拉蒂10.44和12.31、克罗莱卡8.01和9.23。6个品种橄榄油的亚麻酸和亚油酸比值在0.18-0.25之间,酸值在1.48-1.89 mg/g之间,克罗莱卡、佛奥和豆果的酸值大于鄂植,科拉蒂和皮瓜尔的酸值低于鄂植。除科拉蒂外,其他品种的不饱和脂肪酸(UFA)和油酸相对含量均大于鄂植。佛奥、豆果、皮瓜尔、鄂植、科拉蒂和克罗莱卡的最佳成熟度分别是成熟度1、2、2、2、2和3;克罗莱卡、豆果、皮瓜尔和科拉蒂综合表现优于本地品种鄂植,其中克罗莱卡的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废弃物油橄榄叶并降解其中的橄榄苦苷,改善其带有的苦涩味,采用油橄榄叶与食药两用真菌白参菌,在不添加任何辅料的情况下进行发酵,获得同时含有油橄榄叶与白参菌中功能性成分的脱苦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以羟基酪醇、橄榄苦苷、茶多糖作为目标物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接种菌龄为48 h、接种量为15 mL、发酵时间为9 d。最终所得发酵茶羟基酪醇含量为360.73μg/g、橄榄苦苷含量为72.34μg/g、茶多糖含量为12.37 g/100 g、三项指标综合评分为589.15,茶叶外形均匀带油光、条索紧结、无杂物,茶汤呈金黄色且清澈明亮,香气纯正、留香持久、无异味,入口醇厚回甘、不涩,叶底呈现褐黄色,证明了油橄榄叶与白参菌结合制备发酵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四川青川县初榨橄榄油营养成分及油脂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四川青川县主栽油橄榄品种初榨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相色谱对油脂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平均不饱和脂肪酸为82.82%,为豆果83.30%皮削利83.05%鄂植8号82.1%,其中品种间油酸和油酸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值维生素E含量为28.78 mg/100 g,为鄂植8号32.7 mg/100 g!皮削利27.5 mg/100 g!豆果24.4mg/100g,品种间α-维生素E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值角鲨烯含量为4 512.48 mg/kg,为皮削利6 690.95 mg/kg!鄂植8号4 386.50 mg/kg!豆果2 460.00 mg/kg,品种间角鲨烯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值β-谷甾醇含量为849.00 mg/kg,为鄂植8号1 161.30 mg/kg!皮削利946.35 mg/kg!豆果439.35 mg/kg,品种间β-谷甾醇存在极显著差异。油脂中鉴定出2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醛类4个,醇类2个,酯类5个,烯烃类7个和萜烯类5个,其他2种;鄂植8号和豆果橄榄油挥发性物质的主要为醛类,占总物质的55.88%和52.58%,皮削利挥发性物质主要为烯烃类物质,占总物质的53.68%。综上所述,青川初榨橄榄油营养物质丰富,挥发性物质独特,香味浓郁,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我国陇南地区鄂植8、城固32、皮削利、莱星、佛奥、阿贝奎纳、皮瓜尔和奇迹8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总酚、邻二酚含量以及多酚类化合物组成。结果表明:8个品种初榨橄榄油中总酚含量在(57.20±5.56)mg GAE/kg(佛奥)与(260.03±7.52)mg GAE/kg(莱星)之间,平均为153.01mg GAE/kg;邻二酚含量最高的为皮削利((118.02±8.38)mg GAE/kg)和城固32((104.06±2.67)mg GAE/kg),而含量最低的为佛奥,为(20.70±2.90)mg GAE/kg;初榨橄榄油中多酚类化合物包括酚酸(香草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肉桂酸)、酚醇(羟基酪醇、酪醇、松脂醇)、酚醛(香兰素)、裂环烯醚萜(橄榄苦苷、Oleuropein aglycon、Ligstroside aglycon)和黄酮(木犀草素、甲基木犀草素、芹菜素),橄榄苦苷衍生物是初榨橄榄油中主要的多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评价了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β-葡萄糖苷酶(A.niger)、β-葡萄糖苷酶(来自杏仁)、半纤维素酶(A.niger)、纤维素酶等7种酶对橄榄苦苷水解程度、水解产物(橄榄苦苷元、烙醇苷元、去(羧基甲基)橄榄苦苷元、去(羧基甲基)烙醇苷元、羟基酪醇)的影响,采用三价铁离子还原法、DPPH·体系对油橄榄叶提取物及其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VC、BHT、橄榄苦苷、羟基酪醇(对照品)等为对照。结果表明:酶法辅助提取和水解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产品中橄榄苦苷元、烙醇苷元、去(羧基甲基)橄榄苦苷元、去(羧基甲基)烙醇苷元、羟基酪醇的含量,其中,β-葡萄糖苷酶(A.niger)水解效果最佳。此外,经过酶水解后油橄榄叶提取物水解液(A.niger)的还原能力明显高于VC(2.12倍)和BHT(5.95倍),其清除DPPH·的能力也高于VC(1.29倍)和BHT(3.38倍)。结论为油橄榄叶提取物酶解制备特定水解产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评价了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β-葡萄糖苷酶(A.niger)、β-葡萄糖苷酶(来自杏仁)、半纤维素酶(A.niger)、纤维素酶等7种酶对橄榄苦苷水解程度、水解产物(橄榄苦苷元、烙醇苷元、去(羧基甲基)橄榄苦苷元、去(羧基甲基)烙醇苷元、羟基酪醇)的影响,采用三价铁离子还原法、DPPH·体系对油橄榄叶提取物及其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VC、BHT、橄榄苦苷、羟基酪醇(对照品)等为对照。结果表明:酶法辅助提取和水解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产品中橄榄苦苷元、烙醇苷元、去(羧基甲基)橄榄苦苷元、去(羧基甲基)烙醇苷元、羟基酪醇的含量,其中,β-葡萄糖苷酶(A.niger)水解效果最佳。此外,经过酶水解后油橄榄叶提取物水解液(A.niger)的还原能力明显高于VC(2.12倍)和BHT(5.95倍),其清除DPPH·的能力也高于VC(1.29倍)和BHT(3.38倍)。结论为油橄榄叶提取物酶解制备特定水解产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62-166
测定了19个品种油橄榄叶中8种营养成分和3种活性成分含量,并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油橄榄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橄榄叶营养及活性成分含量不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膳食纤维、还原糖、橄榄苦苷是油橄榄叶的特征成分,与油橄榄叶品质密切相关,其主成分得分图和聚类分析将19个品种油橄榄叶分为3类,即高膳食纤维+低橄榄苦苷+低还原糖、中膳食纤维+高橄榄苦苷+高还原糖、低膳食纤维+中橄榄苦苷+高还原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湖南省石门当地7个品种鸡肉中的基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差异,并对其进行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 采用相关国家标准测定7个品种鸡肉中水分、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鸡肉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基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ood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O/WHO)标准模式谱对不同品种鸡胸肉和腿肉蛋白质分别进行营养学评价。结果 7个品种鸡胸肉、腿肉中水分含量分别为71.20~74.97 g/100 g、72.65~76.22 g/100 g,粗灰分含量分别为0.90~1.38 g/100 g、0.91~1.28 g/100 g,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15~0.64 g/100 g、2.30~7.74 g/100 g,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29~24.61 g/100 g、19.00~21.80 g/100 g,不同品种、部位间存在差异。7个品种鸡肉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为最高;胸肉氨基酸含量高于腿肉(除壶瓶山鸡),其中青脚鸡胸肉和壶瓶山鸡腿肉的...  相似文献   

12.
油橄榄酒的酿造及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制取橄榄油后的果汁为原料,通过调配、发酵等工艺制得油橄榄酒,进行理化指标及感官评价分析,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其香气成分,以期为油橄榄的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其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品酒精体积分数(6.42%)、总糖含量(7.84 g/L)、挥发酸含量(1.04 g/L)、总二氧化硫含量(103.05 mg/L)及干浸出物含量(27.66 g/L)等理化指标与感官评价结果均符合GB 15037-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规定;油橄榄酒中共鉴定出69 种香气成分,总含量约23.44 mg/L,包括12 种醇类、25 种酯类、6 种有机酸、8 种羰基类(醛和酮)、14 种萜烯类和4 种酚类,通过香气成分的气味活性值初步确定主要香气成分有香叶醇、苯甲酸乙酯、辛酸乙酯和愈创木酚。  相似文献   

13.
无籽刺梨与刺梨果实中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敏  安华明  赵小红 《食品科学》2015,36(14):118-121
通过测定无籽刺梨与刺梨果实中水解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探讨氨基酸组分对2 种新兴水果营养与风味的影响。水解氨基酸的测试分析表明,2 种成熟果实均含有全部18 种氨基酸,但刺梨果实中人体所必需的8 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为39.54%,比值系数分为66.70,高于无籽刺梨(比值系数分为59.22),表明刺梨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相对而言,刺梨果实中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较低,而无籽刺梨果实中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对影响感官的游离氨基酸测试结果表明,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与鸟氨酸(含量阈值比大于1)对刺梨果实独特风味的形成有较高贡献,而无籽刺梨果实中仅天冬氨酸的含量阈值比超过1,形成其鲜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苦荞、白青稞、白藜麦、黄藜麦、红藜麦和黑藜麦等6种杂粮中所含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气相色谱仪等进行成分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 6种杂粮在营养成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水分含量为8.68~12.22 g/100 g, 蛋白质含量为10.33~15.41 g/100 g, 脂肪含量为1.25~6.31 g/100 g, 粗纤维含量为1.33~6.64 g/100 g, 灰分含量为1.11~2.53 g/100 g, 碳水化合物含量为67.56~75.85 g/100 g。6种杂粮均富含钾、磷和镁, 白藜麦富含铁, 苦荞富含锌。6种杂粮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含量的75%以上, 除苦荞外, 其他5种杂粮中亚油酸的含量超过了总脂肪酸含量的一半以上。杂粮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尤其是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及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高。氨基酸评分结果表明, 6种杂粮中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氨基酸评分均较高, 且含量都高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的推荐值。结论 苦荞、白青稞、白藜麦、黄藜麦、红藜麦和黑藜麦等6种杂粮营养丰富, 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产地文冠果种仁为材料,对文冠果种仁营养物质、脂肪酸、活性成分、氨基酸等组成与含量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文冠果种仁中粗脂肪的含量为56.2%,蛋白质的含量为25.9%,粗纤维含量为10.4%,灰分含量为2.4%。文冠果种仁含有丰富的P、Ca、K、Mg、Na、Cu等多种微量元素。文冠果种仁中含有13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约为91.74%。文冠果种仁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黄酮、甾醇等活性物质。文冠果种仁中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为24.27%,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总含量为8.44%,亮氨酸含量最高,为1.84%。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食品法典委员会(WHO/FAO)的标准,其氨基酸的比值系数评分(SRC)为77.55。文冠果种仁营养物质、活性成分丰富,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齐全,并且含有独特的功能性脂肪酸-神经酸,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优质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16.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valuated chemical, nutritional, sensory and tex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able olives of an Italian double-aptitude olive cultivar ( Olea europaea  L. cv. Intosso d'Abruzzo ).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focus som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end produc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this fruit from a nutritional point of view. These table olives are fruits with an appreciable content of fibre (2.6 g/100 g) and natural antioxidants such as polyphenols (167.8 mg/100 g) and α-tocopherol (6.44 mg/100 g). In this cultivar, oil content is high (17.5 g/100 g), such as MUFA (13.6 g/100 g). The protein content is low (1 g/100 g), but nutritional quality is high for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研究八月瓜果实的营养价值,本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液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实验方法对八月瓜果皮、果肉和种子中营养物质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基于检测分析可知,八月瓜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中,八月瓜果皮含有锰、钾矿物质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0.645、342 mg/100 g;八月瓜果皮总氨基酸含量为0.313 mg/100 g,含15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比重达到WHO/FAO提出理想蛋白质条件,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及果肉均衡,营养价值比果肉低;含有少量的维生素E、果胶、蛋白质和脂肪。八月瓜种子含有多种矿物质营养成分,即含钾、磷、钙、铁矿物质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586、180、191、2.85 mg/100 g;八月瓜种子富含多种矿物质营养成分,即富含锰、铜、镁矿物质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4.63、1.3、157 mg/100 g;脂肪酸含量为2.662 g/100 g,不饱和酸含量比重为76%。八月瓜果肉含有铜矿质营养成分,含量为0.25 mg/100 g;富含锰矿物质营养成分,含量为7.51 mg/100 g;八月瓜果肉总氨基酸量含量为0.419 mg/100 g,含16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比重达到WHO/FAO提出理想蛋白质条件,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衡,营养价值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脂肪、蛋白质和黄酮。本文可为八月瓜果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推动八月瓜理论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8.
对菝葜(Smilax china L.)果实不同部位的主要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种子、果皮相比,菝葜果肉的含水量、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均最高,果肉的总酸含量与种子接近,色素物质主要集中在果皮内。种子的蛋白质、脂肪及淀粉含量均最高,果皮的蛋白质含量最低,果肉的淀粉含量最低。果肉和种子均含有 17 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除了苏氨酸和亮氨酸外,其余几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均超过或接近WHO/FAO 标准模式。因此,菝葜果实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可以进行精深加工。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果桑品种成熟桑椹之间游离氨基酸综合质量的差异,利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测定10 种成熟桑椹的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 种桑椹的游离氨基酸成分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 种成熟桑椹中均含有17 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台湾一号,含量为270.073 mg/100 g;含量最低的是射阳3号,含量为38.718 mg/100 g。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第1、2、3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50.845%、27.912%、10.078%,这3 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8.835%,可代表桑椹中游离氨基酸的主要趋势,综合评价得分顺序由高到低分别为台湾一号、镇椹一号、大十、丰果桑、选100号、选20号、育721、中椹1号、镇9106、射阳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