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酸法提取猪皮胶原的工艺条件与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DS-PAGE方法,对不同工艺条件下醋酸提取的猪皮胶原蛋白进行分离分析,找出了酸法提取猪皮胶原的工艺条件与水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提取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能够得到分子质量大并且分布窄的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辅助双酶法与碱法提取米糠蛋白,分别测定米糠蛋白的功能特性,并对米糠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SDS-PAGE)、氨基酸分析和热变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辅助双酶法提取的米糠蛋白其功能特性较碱法提取的米糠蛋白有所改善。碱法提取的米糠蛋白分子质量分布大概在65.46、46.77、33.42、23.66、13.09、8.07 ku和2 ku,超声波辅助双酶法提取的米糠蛋白的分子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2 ku。从超声波辅助双酶法提取的米糠蛋白和碱法提取的米糠蛋白中均分离出17种氨基酸,两者氨基酸组成一致,主要氨基酸均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但各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的差别。经差式扫描量热法测得超声波辅助双酶法提取的米糠蛋白热变性温度为75.83℃,碱法提取的米糠蛋白热变性温度为76.75℃。  相似文献   

3.
采用酸法、碱法、酶法、水法从鱼皮中提取胶原蛋白,对其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提取率,酸法酶法碱法水法;热变性温度,水法酶法碱法酸法;水法和碱法提取的胶原蛋白SDS-PAGE电泳图谱条带中出现β二聚体和γ三聚体,酶法和酸法没有出现,但是酶法和酸法的α链位置明显色带浓于水法和碱法;紫外吸收光谱中,酸法和碱法的吸收峰强度大于水法和酶法,碱法和酶法左侧出现了杂峰;红外光谱显示,碱法提取的鱼皮胶原蛋白不具备酰胺带特征吸收峰,其二级结构已破坏,酸法、酶法和水法提取的胶原蛋白均存在酰胺带特征吸收峰,而且出现位置相似,符合胶原蛋白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4.
基于不同提取方法的鮰鱼皮胶原蛋白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以鮰鱼皮为原料,将碱法、盐法、热水法、酸法与酶法提取的胶原蛋白进行理化性质的比较,通过对不同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热变性温度、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以及流变学特性的研究,从分子结构到微观结构对胶原蛋白进行全面解析和比较。结果表明:5 种方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的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都较为相似,为典型的胶原蛋白;碱法、热水法、盐法、酸法和酶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热变性温度分别为63.21、71.70、49.49、29.8、22 ℃;SDS-PAGE结果显示酸法、酶法、热水法提取的胶原蛋白均属于Ⅰ型胶原蛋白,且较好地保留了蛋白的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显示碱法与盐法提取的胶原蛋白为多肽的形式;通过流变学特性研究发现,热水法提取的胶原蛋白凝胶稳定性最高。由此可见,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流变性质、热变性温度以及微观结构均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探讨了酶法辅助提取牛筋胶原蛋白的方法。以胶原蛋白提取率、羟脯氨酸的质量浓度、胶原蛋白N-端和C-端剩余率、胶原蛋白结构、酶耐受性和成纤维能力等手段来表征不同提取时间对胶原蛋白性质及端肽切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提取时间为48 h时,胶原蛋白的提取率约为25.67%(湿重,mf),羟脯氨酸的质量浓度约为493.50μg/mL,胶原蛋白N-端和C-端的剩余率分别为为15.50%和30.84%。经胃蛋白酶继续作用后,不同提取时间胶原蛋白的羟脯氨酸释放率在40%~57%;而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胶原蛋白的成纤维能力逐渐减弱。此外,圆二色谱表明,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未发生变化。这说明,酸酶法搅拌提取48 h,可制备得到提取率高、端肽含量低、具有完整结构的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米分离蛋白(MPI)提取率不高,蛋白质含量低的问题,本文对比碱法与5种酶法的提取效果,结果三酶复合法(α-淀粉酶/糖化酶/复合纤维素酶)所得MPI提取率、蛋白质含量高。除碱法外,酶法提取对MPI的分子质量分布及二级结构无影响。在6种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pH值、温度、加酶量及酶解时间为影响MPI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以MPI蛋白质含量为响应值做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构建数学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三酶复合法提取高蛋白质含量MPI最佳工艺条件为:pH 4.7,酶解温度48℃,加酶量2.2%,酶解时间10 h。该处理条件下MPI蛋白质含量达(69.49±0.23)%。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从皮革废弃物中提取胶原蛋白的酸法、碱法、酶法等传统方法,同时介绍了离子液体提取胶原蛋白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纺织材料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从不同的废弃皮革原料中提取胶原蛋白的酸法、碱法、盐法和酶法工艺,以及胶原蛋白对桑蚕丝结构与性能的改性,胶原蛋白对棉纤维结构与性能改性,胶原蛋白与合成纤维的共混改性,胶原蛋白与丝素、壳聚糖静电纺丝制备共混纳米复合纤维几个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并对胶原蛋白在纺织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鮟鱇鱼皮为原料,以料液比、超声时间、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提取pH为实验因素,用超声-风味酶法和超声-碱性酶法分别提取,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鮟鱇鱼皮胶原蛋白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风味酶法提取鮟鱇鱼皮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80 min,酶解时间5 h,风味蛋白酶5000 U/g,酶解温度40℃,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为3.54%±0.21%;超声-碱性酶法提取鮟鱇鱼皮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80 min,酶解时间6 h,碱性蛋白酶4000 U/g,酶解温度45℃,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为3.25%±0.68%,其中酶解时间比超声-风味酶法多1 h,但胶原蛋白提取率却不及超声-风味酶法。综上,选取超声-风味酶法提取鮟鱇鱼皮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10.
鳕鱼加工过程中鱼皮约占鳕鱼总重量的十分之一,其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具有支撑机体器官、保护组织等功能,同时也是组成细胞间质的重要功能蛋白质。从鳕鱼皮中提取胶原蛋白,不仅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也减少环境污染。本文总结了近几年从鳕鱼皮中提取胶原蛋白常见的方法:热水法、碱法、盐法和酶法,并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热水提取法破坏胶原蛋白结构使其隔膜作用、稳定作用及协助传输等作用减少;碱法提取由于产生消旋混合物,故较少使用此方法;盐法提取所得产物缺乏稳定性,不宜大规模生产;酶法提取成本低、效率高,使用广泛。由于胶原蛋白具有独特的三重螺旋结构、低免疫原性、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和优良的生物降解性等优点,使得其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酸水解胶原蛋白黏度性能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酶法从猪皮中提取胶原蛋白,在不同的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并测定水解产物的相对黏度。结果表明:当温度为60℃,酸质量分数为3.5%,反应40 min时水解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的相对黏度值可以达到最小,为1.0021。  相似文献   

12.
碱法从含铬革屑提取的胶原蛋白降解物中铬含量较高,限制了其循环利用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废铬屑提取的胶原蛋白做进一步纯化。通过对胶原蛋白降解物进行脱钙、透析等处理,分析蛋白粉灰分以及铬、钙含量。结果表明:脱钙处理并不能使蛋白粉中的铬含量降低,透析使蛋白粉中的铬含量降低了76.7%,说明铬及其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低分子质量胶原蛋白降解物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酶解法从鸡蛋膜中提取胶原蛋白,研究酶的种类、pH值、酶用量、料水比和提取时间对胶原蛋白提取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并结合L9(34)正交试验优化,得出酶法提取蛋壳膜中的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常温条件下质量分数6%木瓜蛋白酶在pH5、料水比1:100(g/mL)条件下、酶解5h,胶原蛋白的提取率达到0.91%。得到高效提取胶原蛋白的工艺,不仅解决了废弃鸡蛋壳膜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在胶原蛋白生产工业有较大的实际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提取方法对粳米淀粉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鑫  张晖  姚惠源 《食品科学》2008,29(1):102-106
本实验从淀粉形态学、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分子量和支链淀粉侧链分布等方面研究碱法、酶法、SDS结合超声波法提取对粳米淀粉结构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碱法提取对粳米淀粉结构影响最大,其次是SDS结合超声波法,酶法提取影响最小;与酶法提取的支链淀粉相比,碱法和SDS结合超声波法提取的支链淀粉分子量有所下降,并且侧链中长B链含量下降,而中B链、短B链和A链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采用碱法、酸法、酶法、碱-酶结合法等从皮革工业废弃物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几种方法,介绍了这些胶原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超声波辅助碱性蛋白酶提取所得鸡爪胶原蛋白肽作为实验材料,首先研究鸡爪胶原蛋白肽的理化特性(外观色泽、等电点、分子质量分布、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氨基酸组成及水解度),进一步对其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等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鸡爪胶原蛋白肽的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小于α2-链,小分子质量肽段比例较高;氨基酸种类丰富,甘氨酸和脯氨酸在总氨基酸含量中占比最高;优化提取的鸡爪胶原蛋白肽水解度约28.65%,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高达133.33%和126.67%,且具有较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胶原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王川  蓝蔚青 《食品科技》2007,32(10):137-140
以新鲜猪皮为原料,用酶法提取胶原蛋白。对提取物用超滤、盐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超滤方法较合适。通过电泳方法确定胃酶提取物中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在8~10ku,胰酶提取物中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在3~5ku。氨基酸分析表明胶原蛋白中Hyp含量达8.5%。  相似文献   

18.
为高效获得胶原蛋白,以鮟鱇鱼鱼皮为原料,以风味蛋白酶添加量、碱性蛋白酶添加量、超声时间、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值为试验因素,采用超声-双酶法和双酶法提取胶原蛋白,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较好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超声-双酶法提取胶原蛋白最佳提取工艺为:风味蛋白酶添加量3 000 U/g,碱性蛋白酶添加量5 000 U/g,超声时间70 min,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50℃,在此条件下得到胶原蛋白提取率为(8.86±0.64)%;双酶法提取胶原蛋白最佳提取条件为:风味蛋白酶添加量5 000 U/g,碱性蛋白酶添加量5 000 U/g,酶解温度55℃,p H8.0,在此条件下得到胶原蛋白提取率为(4.55±0.20)%,其中风味蛋白酶添加量比超声-双酶法多2 000 U/g,且胶原蛋白提取率比超声-双酶法低4.31%。综上可知,选取超声-双酶法提取鮟鱇鱼皮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19.
研究2种酶解法制备得到的鹿筋胶原蛋白多肽对体外皮肤吸收的影响。采用单酶法和双酶法制备得到2种鹿筋胶原蛋白多肽DSCP-1和DSCP-2,以离体小鼠的皮肤为透皮屏障,应用透皮吸收仪,分别于不同时间取样,测定透皮液中蛋白质的透皮率和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鹿筋胶原蛋白多肽经透皮试验后,透皮液中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5~26 k Da之间,约占80%以上;DSCP-1的透皮率为3.83%,DSCP-2的透皮率为6.15%。2种酶解方法制备得到的胶原蛋白多肽均可透过皮肤,双酶法制备得到的鹿筋胶原蛋白多肽更易于透过皮肤。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鱼鳞胶原蛋白提取过程中的脱脂工艺条件。采用L9(33)正交实验,考察了碱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鱼鳞脱脂工艺的影响,并使用离子色谱检测了脱脂溶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以考察各种条件对鱼鳞胶原蛋白在脱脂工艺过程中溶出的影响。确定了鱼鳞胶原蛋白提取过程中的脱脂优化工艺,即温度18℃,碱浓度0.5mol/L,时间8h。放大实验至原料2kg,得脱脂率为92%,适合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