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盐胁迫对不同葡萄品种叶片中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0(CK)、0.1%、0.3%、0.5%))处理对不同葡萄品种叶片中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比(Fv/Fm)、可变荧光与初始荧光比(Fv/F0)、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降低,而初始荧光(F0)升高,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不同品种间反应不同,说明光系统Ⅱ受到了伤害,使得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Ⅱ潜在活性降低;光合电子传递、光合原初反应过程受到抑制。盐胁迫下各品种间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幅度为:双优双丰贝达京优,说明双丰和双优叶绿素荧光参数受盐害影响要大于京优。  相似文献   

2.
选用4个耐荫性有差异的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与单作比较,研究了套作遮荫时不同大豆品种幼苗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套作遮荫提高了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Chl(a+b)/Ca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片初始荧光(Fo)、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使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Chla/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荧光猝灭(NPQ)呈减小趋势。套作遮荫降低了大豆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其干物质积累量与Pn呈极显著正相关。耐荫性相对较好的材料,如贡选1号和南豆12在套作遮荫下Pn下降较少,且有着相对较高的Chlb、Car分子组成比例、Fo和Fv/Fm。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苗期烟草响应低温胁迫的光合生理机制,对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和K326进行了低温胁迫0 h(CK)、3 h、6 h、12 h、24 h和48 h处理,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组织结构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显著降低,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显著升高;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升高,PS 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 Ⅱ潜在活性(Fv/Fo)、PS 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 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 Ⅱ)、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降低;冷敏感品种K326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显著降低,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叶绿体发生形变,基粒片层排列松散,淀粉粒增大,嗜锇颗粒增多。低温胁迫下,红花大金元较K326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苗期烟草叶片厚度减小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受损是导致光能转化效率和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尿素对骠马胁迫紫苏幼苗的缓解效应,阐明适宜紫苏生长的最佳除草施肥条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紫苏六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0、1、2、4和8g/L)和6.9%骠马水乳剂(0、1.33、2.66、5.32和7.98mL/L),分析其对紫苏光合特性指标、荧光特性、杂草防效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骠马显著降低紫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也均不同程度降低,胞间CO2浓度(Ci)升高,说明骠马显著抑制紫苏的光合特性,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叶绿素荧光分析表明,除草剂显著降低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及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呈一定的上升趋势。表明在除草剂骠马胁迫下紫苏叶片发生了光抑制,PSⅡ复合体受到损伤伴随着光合电子传递受阻;8g/L的尿素处理效果相同;而1~4g/L浓度的尿素处理则效果相反。1~4g/L的尿素(N)和不同浓度的骠马(P)先后处理,比单用骠马处理效果好,如P1N3处理可使籽粒产量比单独施用骠马增产11%,杂草防效提高11.35%,表明先施4g/L的尿素再施1.33mL/L的骠马,能显著缓解骠马对紫苏的胁迫,提高其光合性能,并使其光系统Ⅱ维持较高的光化学效率,该施药模式具有平衡除草施肥、安全高产等特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西藏当地推广的油菜代表品种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年河1号、白菜型油菜(Brasscia rapaL.)青油17号和甘蓝型油菜(Brasscia napus L.)藏油5号为材料,设置持续干旱1周和2周的2个干旱处理及干旱后复水1周、2周、3周的3个时期,研究苗期干旱及复水对油菜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造成油菜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均下降,且随干旱时间延长而降低。PSⅡ反应中心完全关闭时荧光产量(Fm)、最小荧光(Fo)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升高。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相对变化小,下降不显著。(2)干旱后复水1~2周时,油菜气体交换参数较前期干旱处理均有升高,复水2周后升高幅度大于1周,尤其是干旱2周处理后复水时参数值大幅度升高;复水3周时,油菜气体交换参数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3)干旱后复水1~2周时,油菜ФPSⅡ、ETR、qP值较对照均有升高,复水1周后较2周后的升高幅度大,尤其是干旱2周处理后复水时,它们的升高幅度大于干旱1周处理后复水的情形;Fm、Fo较对照仍有升高,复水3周各荧光参数值下降。复水后Fv/Fm、Fv/Fo值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硅对镉胁迫下烟草叶片光系统Ⅱ(PSⅡ)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室内水培试验分析烟草PSⅡ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镉胁迫可导致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发生变化,最小荧光值(Fo)和最大荧光值(Fm)显著降低。镉胁迫下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放氧复合体(OEC)、受体库容量(S_m)、电子传递量子产额(φ_(Eo))、单位面积反应中心数量(RC/CSo)和性能指数(PI_(abs))降低,K相相对可变荧光(V_k)、J相相对可变荧光(V_J)和Q_A还原速率(M_o)显著增加,说明镉胁迫导致烟草叶片光合机构完整性被破坏,单位PSⅡ反应中心数量发生变化,PSⅡ供、受体侧受到毒害,抑制光合电子传递。加硅处理的荧光动力学曲线基本与对照重合,OEC、S_m、φ_(Eo)、RC/CS_o、PI_(abs)显著增加,V_k、V_J、M_o显著降低。因此,加硅处理能够稳定PSⅡ的结构和功能,缓解镉胁迫对烟草叶片光合机构的伤害,有利于光合电子的传递。  相似文献   

7.
澳洲青苹果实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虎皮病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虹燕  任小林  田建文 《食品科学》2014,35(10):258-262
研究在冷藏条件((0±1)℃)和常温(22 ℃)条件下澳洲青苹果实虎皮病的发展与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的关系,在贮藏过程中测量最小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和光化学效率(Fv/Fm)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对照组果实Fo、Fm和Fv/Fm明显呈下降趋势;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Fo和Fv/Fm的影响明显,在采后0~60 d内其变化比较平缓,采后90 d后下降速度加快,而对Fm的影响不显著;低氧(LO2)处理对Fo和Fm的影响不明显,而Fv/Fm一直呈下降趋势,当Fv/Fm小于0.7时,果实表面出现褐斑,可推断虎皮病发生在采后90 d左右。另外,1-MCP和LO2处理可显著控制澳洲青苹果实虎皮病的发生。常温(22 ℃)条件加速了对照组和1-MCP处理组果实荧光参数的变化,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Fv/Fm下降,且与虎皮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5%PEG-6000模拟渗透胁迫的营养液培养法,以抗旱性不同的两个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和云烟100)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黄腐酸钾(浓度为0.1%)对渗透胁迫下烤烟幼苗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两品种烤烟幼苗生长受抑制、生物量积累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潜在活性(Fv/Fo)、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II)、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和光化学反应的能量(P)均显著降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均显著升高,且云烟100受胁迫的影响更大;渗透胁迫逆境对两品种的光合限制均以气孔因素为主。喷施黄腐酸钾能改善渗透胁迫下烤烟幼苗的生长,减缓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下降,同时减轻胁迫对烤烟叶片光系统II(PSII)的伤害,提高光化学效率。黄腐酸钾可缓解渗透胁迫对烤烟幼苗的伤害,提高烟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光质配比对大豆幼苗形态及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模拟玉米/大豆套作下大豆冠层光质配比,设定白光(对照)、红光/蓝光为0.8和红/远红光为0.6三个处理,大豆品种选用贡选1号和桂夏3号,研究大豆幼苗形态及光合生理参数在不同光质配比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光/蓝光配比和红光/远红光配比处理与对照相比,大豆幼苗株高分别降低和增加,茎粗则相反。而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在红光/远红光配比处理下最低,与白光和红光/蓝光配比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白光和红光/蓝光配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1)。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在红/远红光配比处理下分别最低和最高,而两个大豆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额(ΦPSⅡ)均在红光/蓝光处理下最高,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最低。两个大豆品种的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在各处理间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萎凋对茶叶水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叶绿素荧光仪Imaging PAM对福云6号7个萎凋时间点进行水分含量测定及叶绿素荧光测定。结果不同叶位叶片萎凋过程的水分含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不同叶位之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萎凋后期呈显著差异;叶片水分含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初始荧光F_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NPQ)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合潜在活性F_v/F_0、电子传递效率(electrontransferrate,ETR)、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鉴于上述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叶片水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初步认为F_0、NPQ、F_v/F_m、F_v/F_0、ETR和Y(Ⅱ)作为茶树鲜叶萎凋过程中水分胁迫程度的指标是可行的,对鲜叶萎凋过程的在线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高静压(HHP)(100 MPa/5 min,250 MPa/5 min,500 MPa/5 min)处理对菠菜贮藏期间(0,2,4,6,10,15 d和25 d)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及其特性的影响,包括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表观色值、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热处理相比,HHP处理能维持贮藏期间菠菜叶片较高的F0、Fm、Fv/Fm、NPQ,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绿色品质较好,这种效果在100 MPa和250 MPa HHP处理中更显著。上述结果证实HHP处理下菠菜叶片的光合机构受到保护,光合活性仍然存在,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电子传递活性被很好地保持。光合机构及其活性的保持可维持叶绿体中叶绿素蛋白复合物的稳定性,从而抑制叶绿素的降解。由此,推断HHP保持绿色蔬菜贮藏期间的颜色品质与其光合活性的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055-FL叶绿素荧光调制仪研究低温胁迫(5士2)oC对蔗叶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蔗叶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变化,F。/F。、F。/F.、DCPIP光还原活性、量子产量(Y)和Rfd值降低,说明PSE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光合作用活力均受到抑制,不抗寒品种如MT70-611抑制程度明显高于抗寒品种如FASI/745;研究还表明,低温胁迫下荧光淬灭减慢,光化学辞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x)降低,说明低温胁迫也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碳同化,MDA含量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3.
探究避雨栽培模式对葡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产物含量的影响,旨在为选择合理的栽培模式提供参考。本研究在陕西杨凌地区以‘红地球’‘火焰无核’‘户太八号’和‘夏黑’4个品种为材料,通过对其叶片叶绿素荧光指标和蔗糖及淀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可显著提升葡萄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I)],即葡萄叶片的光合效率有显著提升;而对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非光化学猝灭(NPQ)和光化学猝灭(qP)无显著性影响。此外,避雨栽培下葡萄叶片中蔗糖和淀粉含量的积累量较露地栽培有所增加,且在其生长后期较为显著。综上,避雨栽培模式能够明显提高葡萄叶片PSⅡ的活性,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而促进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光氮互作对烤烟叶片光合色素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4种光照强度和3种氮素水平的复因子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及氮素水平对烤烟色素含量及荧光参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和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烤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遮荫提高了烤烟叶片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但使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通过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弥补光照不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但过量施氮不利于烤烟光合性能的改善。光氮互作对荧光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适度遮荫条件下适量施氮有利于烟株降低非辐射能量耗散,将吸收的光能更多的分配给光化学途径用于光化学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气体交换和荧光猝灭动力学等技术研究了4个不同熟期冬油菜品种的角果光合特性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角果皮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早熟品种角果发育前期叶绿素含量随生育进程上升较快,但后期下降也快;叶绿素含量与籽粒产量、含油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油菜产量、含油量和角果发育期间的光能利用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华协102和同富油3号光能利用率较高,产量与含油量也较高。不同品种角果皮叶绿素a荧光参数-光合有效量子产量(EQY)、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存在较大差异,华协102和同富油3号的角果皮天线色素对光能吸收及电子传递链效率优于其它品种,在光能转化利用中占有优势,其ETR、EQY、qP值较高,NPQ较低。可见,晚熟和杂交品种的产量高于早熟和常规品种与其后期角果皮光能利用率和电子传递链效率较高等生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受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程度不同的烤烟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TMV侵染的烟株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叶绿素荧光参数Fv/F0、Fv/Fm、ΦPSⅡ、qp和NPQ也有所下降。受TMV侵染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明显下降,在轻度感病条件下,引起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在重度感病条件下,引起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限制。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外源葡萄糖对高温强光条件下旺长期烤烟叶片光合机构及碳氮代谢过程的调控机制,在人工气候室中模拟豫中烟区烤烟旺长期高温强光条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高温强光胁迫条件下外源葡萄糖(0.5 mmol/L)对烤烟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Ch(la+b)]、类胡萝卜素(Car)}、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E)、胞间CO_2浓度(Ci)]、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光系统Ⅱ(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及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Rubisco)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强光条件下喷施外源葡萄糖使烤烟Chla、Chlb、Ch(la+b)和Car含量均显著增加;P_n、G_s和E明显升高,Ci明显降低;F_o和NPQ显著降低,ΦPSⅡ、ETR和qp均显著升高,其中F_v/F_m升高幅度相对较小;同时,施用外源葡萄糖提高了高温强光胁迫下烤烟叶片中GS和Rubisco活性。因此,在高温强光条件下,通过喷施外源葡萄糖可改善烟草的光合性能,促进烟株体内碳氮代谢平衡,缓解高温强光胁迫对烟株的不利影响,促进烟株生长。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5BB、赤霞珠、Frontenac(福克)为试材,用321μg/m3浓度的臭氧进行胁迫处理3 h后,采用连续激发式荧光仪测定并分析了葡萄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参数的变化,以期探究臭氧胁迫对葡萄叶片光合原初反应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经过胁迫以后,3个品种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性能指数PIABS、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m、单位面积内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m、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QA以后的其它电子受体的比率ψO显著降低,2 ms时有活性的反应中心的关闭程度Vj和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显著增大,且福克变化幅度最大,赤霞珠次之,5BB最小。说明臭氧胁迫对葡萄光合原初反应产生了影响,主要表现为可减少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抑制电子从QA向下的电子传递和减少单位面积内有活性的反应中心的数量;在3个供试品种中,福克对臭氧胁迫最敏感,赤霞珠次之,5BB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OS5-FL叶绿素荧光仪研究干旱协迫下蔗叶叶绿体荧光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甘蔗耐旱性关系。应用干旱肋迫下蔗叶活性氧代谢变化等耐旱鉴定指标鉴定参试品种的相对耐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甘蔗生长受抑制,蔗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叶绿体DCIP光还原活性下降,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提高;叶绿体荧光参数Fv/Fm、Fv/Fo、T均明显降低,表明干旱胁迫使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Ⅱ潜在活性受到抑制;研究还表明干旱胁迫下蔗叶叶绿体光合量子产额(Yield)及其潜在活性(Fds/Fs)降…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外源CaCl_2对旺长期间强光胁迫下烤烟叶片色素、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及对叶片光合机构的保护作用,以盆栽烟草为试验材料,连续4 d施30 m mol·L-1 CaCl_2后转至人工气候室进行10 d强光处理,测定叶片光合、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喷施CaCl_2的烤烟叶片与喷施蒸馏水的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类胡萝卜素有所下降,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47.57%和23.21%,碳同化速率显著提高,使光系统Ⅱ保持了较高的开放程度,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显著提高,非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说明预施外源CaCl_2可以有效保护烟草光合机构免于强光的伤害,减轻光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