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采用避雷器提高青藏铁路110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青藏铁路沿线输电线路防雷问题,以沿线110 kV输电线路为例,建立了线路防雷击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避雷器不同安装方式时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以及不同杆塔接地电阻时通过避雷器的雷电放电电流和吸收能量。计算结果表明,杆塔接地电阻对输电线路耐雷水平有很大的影响,避雷器安装方式不同耐雷水平提高程度不同,雷电冲击时避雷器具有足够大的雷电导通能力。  相似文献   

2.
应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lectromagnetictransientprogram,EMTP)对安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35kV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进行了分析计算。具体比较了雷击有、无避雷线的线路,采取不同避雷器安装方案时的耐雷水平;分析了杆塔冲击接地电阻、绕击导线位置对耐雷水平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安装线路避雷器﹑减小杆塔的接地电阻可有效提高35kV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对于35kV有避雷线配电线路,加装线路避雷器后可显著降低其发生绕击闪络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PSCAD/EMTDC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对中原油田35kV配电线路安装线路避雷器提高耐雷水平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避雷器不同安装方式下线路的耐雷水平,讨论了冲击接地电阻对避雷器放电电流及其吸收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EMTP)建立仿真计算模型,比较、分析了线路避雷器不同安装方案对线路耐雷水平的改善效果,分析了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及雷击导线位置对耐雷水平的影响;采用Chowdhuri-Gross模型计算感应过电压水平,分析了避雷器对感应过电压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装设线路避雷器能够有效提高线路耐雷水平,抑制感应过电压;通过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安装线路避雷器、安装穿刺型防弧金具能够有效降低10 kV架空绝缘线路雷击跳闸及断线率。  相似文献   

5.
线路避雷器提高330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TP-EMTP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33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安装线路避雷器提高耐雷水平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杆塔接地电阻、线路档距等对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讨论了不同避雷器安装方武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效果;计算了避雷器的吸收能量.结果显示:避雷器能够有效提高线路耐雷水平;杆塔的接地电阻对线路耐雷水平影响很大;档距对线路酎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避雷器的保护范围较小,只能保护本基杆塔,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避雷器安装方案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6.
对220kV双回同杆并架输电线路采用氧化锌避雷器以提高耐雷水平进行了计算分析,具体地比较了雷直击杆塔时安装不同支数避雷器的防雷效果,分析了接地电阻,线路档距等因素对耐雷水平的影响,同时计算了线路避雷器吸收的雷电放电能量,文章指出,采用线路避雷器,可以显著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杆塔接地电阻对线路的耐雷水平影响很大,线路的耐雷水平基本上随接地电阻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李占宇 《电工技术》2024,(7):195-202
为提高禹城市35 kV架空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并研究雷击后避雷器温升及电势变化,选取典型线路和避雷器模型进行研究。首先采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ATP建立相应的35 kV输电线路模型计算雷击输电线路塔顶或避雷线时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分析差异化防雷策略对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分析了架设避雷线、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和避雷器选型等因素对于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然后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了雷击后避雷器的温升及电势变化。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全线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和合理安装线路避雷器都可提升35 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杆塔接地电阻越大,采用架设避雷线和降低接地电阻提高耐雷水平效果越显著;雷击后,避雷器温度出现明显的稳定上升趋势,电势和电场呈现先快速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采用合理安装避雷器方案对耐雷水平提升效果更显著,更具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雷电流模型、配电网各元件计算模型、绝缘子串闪络机理,采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 建立仿真计算模型,比较分析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对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以及线路避雷器不同安装方案对线路耐雷水平的改善效果。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雷击过电压容易导致绝缘子闪络,通过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有效地提高了10 k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改善了线路耐受过电压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双文  田建华  荆建峰 《高压电器》2003,39(6):36-38,40
对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提高110 kV输电线路易击段与易击杆塔的耐雷水平进行了计算分析。比较了安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前后雷击杆塔与雷击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分析了接地电阻、线路挡距等对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并用电气几何模型分析了导线雷电绕击。  相似文献   

10.
500 kV线路型避雷器的雷电过电压保护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避雷器安装方式、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和输电线路档距对500kV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情况下通过线路型避雷器的雷电放电电流和冲击吸收能量。  相似文献   

11.
冯硕  戴绍基 《低压电器》2009,(10):52-55
介绍了建筑配电系统中的中性导线、保护导线和保护中性导线的截面选择的方法。对低压配电接地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有关标准中一些不当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利用"吊网式"索道跨越的方式带电同时跨越500 kV神大Ⅰ、Ⅱ双回线路施工,为今后带电跨越高压线路提出了一项简捷可靠、经济适用、可灵活机动安排作业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紧凑型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蔚平  丁称长 《江西电力》2005,29(3):18-20,28
紧凑型输电线路是近几年研究设计出的新型输电线路,其导线排列和布置方式与常规输电线路有较大区别,常规线路放线工艺和方法已不适用。重点介绍了用常规线路施工器具组织设计紧凑型线路导线展放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500kV输电线路阻波器均压屏蔽环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500kV输电线路阻波器均压屏蔽环的设计,介绍了均压屏蔽环制造中特殊工艺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双线并联运行方式,在总结了交流小电流接地选线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已投运直流输电工程线路故障的特征,提出了双线并联运行故障选线策略,并将其分为与行波保护及电压突变量保护相配合的暂态故障选线策略和与线路低电压及线路纵差保护相配合的整流侧稳态故障选线策略以及逆变侧稳态故障选线策略三部分,阐述了上述三部分故障选线策略的逻辑,RTDS仿真模型验证了高压直流双线并联运行故障选线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可以在不新建线路的前提下,动态提升现有导线的输送容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导线倾角的动态增容系统,利用导线悬挂倾角和风偏角计算导线温度,然后基于导线温度模型,利用导线温度、环境温度、日照辐射和导线负荷计算导线的动态载流量。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各模块的功能,并利用现场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开展10 kV线路实时线损分析的必要性,分析了如何开展10 kV线路实时线损管理工作及通过线损分析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Overhead power lines occasionally fail structurally (break) and fall to the ground where they can be a significant danger. The causes for line failure are many and represent the safety concern recognized by the National Electrical Safety Code (NESC) and electrical utilities. A rare occurrence of an overhead line breaking failure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forensic engineering procedure. The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serve to prove that when an overhead energized multiconductor line, whether loaded or not, fails due to excessive tensional force, it can produce arcing between the conductors during and after the breaking of the line. The cause of an overhead line breakage cannot be determined solely from arcing evidence found on the conductors in the area of the break.  相似文献   

19.
GIS系统可提供在高精度的三维真实地形地貌虚拟环境下漫游、查询设备台帐、沿线路飞行、选择线路路径、优化塔型及塔位和输出设计结果等功能。借助于该系统,可以将部分路径优化工作提前到规划可研阶段进行,能够使路径走向更加合理。由于GIS系统采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图,在设计线路时可以很好地避开房屋以及其它特殊地物,择优出一个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案来,从而减少后续勘测设计返工,加快设计进度,为线路顺利施工、投产运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孙涛 《湖北电力》2006,30(3):6-7
通过引入线损二项式,以及对过境电量、供电量增长等单一影响因素的计算分析,提出了线损预测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