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发酵培养菌丝体后的黄水利用厌氧接触-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水CODCr浓度为10.03g/L~14.36g/L时,厌氧接触池对废水CODCr的去除率为53.5%~69.6%;厌氧反应停留时间14h~16h较为合适.溶氧控制在2.0mg/L~3.5mg/L,MBR对CODCr去除率在91.4%以上,出水CODCr210.65mg/L~277.89mg/L,NH3-N去除率37.3%~54.2%;MBR对CODCrNH3-N的去除率随污泥浓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合适的MLSS值应控制在8g/L~10g/L.  相似文献   

2.
基于微区设计的多雨地区烟田土壤氮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多雨地区烟田土壤氮素平衡状况,采用15N同位素示踪试验研究了烟草大田生育期内降雨量900~1 100 mm条件下,烤烟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及烟田肥料氮的去向。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烤烟对肥料氮的吸收量有增大趋势,但氮肥利用率降低,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及肥料氮的径流、渗漏和其他形式损失量都显著增大。在施氮量90~150 kg/hm2范围内,烤烟氮肥当季利用率由31.38%降至21.68%,肥料氮的土壤残留量、径流损失量、渗漏损失量和其他形式损失量分别达施氮量的27.65%~30.51%、22.42%~25.79%、12.09%~15.16%和6.47%~10.29%。烟田残留的肥料氮在第2年(季)被烤烟吸收利用率为7.10%~8.15%,仍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占施氮量的8.89%~9.95%,径流、渗漏和其他形式损失量分别占施氮量的4.46%~4.68%、5.73%~6.59%和1.16%~1.37%。因此,肥料氮在烟田土壤中残留量较高,径流和渗漏损失量较大是多雨烟区烤烟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适当控制氮素用量,减少肥料氮的径流和渗漏损失是提高烤烟氮肥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复乳法制备生物黏附乳糖酶纳米微囊,以壳聚糖和卡波姆作为黏附材料,分别考察了壳聚糖和卡波姆单独表面修饰以及协同表面修饰对纳米微囊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外翻肠囊法考察纳米微囊在离体大鼠小肠黏膜的滞留程度。相对分子质量为120 kDa、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和934P型号的卡波姆作为修饰材料制备的纳米微囊粒径大小均匀、Zeta电位绝对值和包封率较高。体外黏附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卡波姆修饰的纳米微囊在小肠黏膜的滞留率显著高于未修饰纳米微囊,壳聚糖/卡波姆(质量比为2∶1)协同修饰纳米微囊的黏附性最高,小肠黏膜滞留率可达(91.1±3.4)%。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铅污染大米对人体的潜在健康风险,研究建立体外模拟消化/Caco-2细胞模型来测定大米中铅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模拟大米中铅的胃肠消化过程中,生米和熟米在胃消化阶段铅的生物利用率为61.34%~70.59%和39.69%~47.48%,肠消化阶段分别为24.39%~41.79%和13.57%~15.13%,经胃肠消化后籼米中铅的生物利用率均高于粳米,生米经胃、肠消化生物有效性程度均高于蒸煮后的大米。建立并利用成熟Caco-2细胞模型对大米中铅的生物有效性进行测定,使用四乙基铅与无机铅对大米加标,生米的生物有效性为3.32%和7.0%,熟米的生物有效性为2.65%和5.7%。体外模拟消化/Caco-2细胞模型是一种评价大米中铅生物有效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生理学的体外实验,通过模拟人体的胃肠环境,研究不同食品及食用豆油对胡萝卜中滴滴涕(DDTs)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2g 胡萝卜中添加0.12g 菠菜、0.12g 白菜及0.12g 猪肉作为混合食品时,DDTs 的生物有效性明显下降;其中菠菜和白菜使其降幅较大且相近,分别为78.3%~86.1% 和69.8%~78.6%,猪肉使其降幅相对较小,为46.8%~72.7%。而添加0.12g 大米会导致DDTs 的生物有效性增大37.2%~40.0%。添加0.6g 菠菜、白菜、猪肉和大米后,DDTs 的生物有效性较添加0.12g 有不同程度的降低。DDTs 的生物有效性与食品中蛋白质及纤维素的含量呈负相关,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热量呈正相关。此外,DDTs 的生物有效性随着添加食用豆油量的增大而增大,在油量为50μl 时增长趋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该文研究了副溶血弧菌在32、10℃下生物被膜的形成,并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四唑鎓盐(XTT)法、叠氮溴化丙锭与荧光定量PCR结合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的手段以评估不同浓度的薰衣草精油和4种常用抗菌剂对副溶血弧菌成熟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进一步分析了2种温度下形成的生物被膜对不同浓度的薰衣草精油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在两种温度下均能形成稳定的生物被膜,32℃下形成的生物被膜量显著高于10℃;低温生物被膜对抗菌剂的抗性更强;在5种抗菌剂中,薰衣草精油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最佳。1/2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4 MIC的薰衣草精油对副溶血弧菌32℃下形成的常温生物被膜和10℃下形成的低温生物被膜的清除率分别为36.39%~72.38%和58.20%~67.62%,使代谢活性分别下降35.72%~71.38%和42.06%~50.4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显示,经薰衣草精油处理的生物被膜结构稀疏,胞外多糖减少,死菌数量增加。此外,薰衣草精油对成熟生物被膜细胞具有良好的杀伤效果,随着其处理浓度的增加,生物被膜...  相似文献   

7.
细菌在纸厂废水净化生物硫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敏 《国际造纸》2010,29(5):9-14
论述了厌氧和好氧硫转化过程中细菌的作用和用途,并以纸厂处理废水为例进行说明。含硫酸盐的废水首先通过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去除大部分COD,此时会生成生物气。在好氧池中,去除残余的COD和溶解的H2S。这些生物气中包含CH4(80%~90%)、CO2(10%~20%)和H2S(0.8%~1.2%),生物气脱硫后在能量发生器中燃烧,进而需要一种新的生物方法以去除H2S。厌氧生物反应器中的生物质呈紧密的颗粒状结构,含有多种微生物群。文中也将其他类型的厌氧生物反应器与UASB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建立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黄酒中17 种氨基酸及7 种生物胺含量的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试剂,采用Inertsil ODS-SP C18(250 mm×4.6 mm,5 μm)分析,以乙酸钠溶液和乙腈溶液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在254 nm波长处进行氨基酸和生物胺的含量分析。氨基酸和生物胺在2.0~500 mg/L和0.5~125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平均回收率在86.44%~99.7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31%~3.53%之间;检出限为0.02~0.25 mg/L,定量限为0.25~4.50 mg/L。方法线性范围广、准确性高、稳定性好,适用于黄酒中氨基酸及生物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河南登封植烟区长期施用化肥氮素造成的土壤品质退化、肥料利用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在滴灌和减氮条件下分别施用600、1 200和1 800 kg/hm2的生物炭,并测定了各处理植烟土壤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土壤C/N,且与常规对照(CK2)相比,滴灌下施用生物炭的各处理在烟株生长中后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脲酶、蔗糖酶活性的提高幅度分别为24.68%~111.62%、36.10%~136.27%、1.02%~135.38%和34.26%~97.46%,且1 200 kg/hm2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改良的综合效果最好,其表观氮肥利用率达到68.01%。因此,在河南登封植烟区滴灌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可改善土壤品质,促进烟株对氮素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高效降解生物胺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高效降解生物胺的乳酸菌,以鱼露为试验原料,从鱼露中分离纯化并筛选具有高效降解4种常见生物胺活性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碳源利用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并研究其生长和生物胺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得到8株生物胺降解菌株,其中最佳生物胺降解菌为FSCBAD033,该菌株被鉴定为发酵柠檬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该菌株可以降解86.4%腐胺、78.5%尸胺、72.3%组胺和100%酪胺,且在含有前体氨基酸的培养基中不积累该四种生物胺。菌株FSCBAD033的最适生长温度、初始pH值和NaCl含量分别为40 ℃、6和3%,其在温度30~40 ℃、初始pH值5~7、NaCl含量不超过6%的范围内降解生物胺能力较高(四种生物胺降解率均>50%)。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绵城市是从整体区域出发解决我国水危机的新理念,低影响开发(LID)设施是构建海绵城市的基本框架。不同LID设施具有其独有的特性和适用情景,为筛选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性价比最优海绵园区建设模式,文章基于先前学者研究对单个LID措施结构特点进行了对比总结。同时,文章以北京市亦庄调节池一期工程园区为例构建了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model,SWMM),模拟分析了多种海绵园区建设模式的径流削减效果及性价比,结果表明性价比最优的建设模式为透水铺装、下凹绿地及植草沟联用模式,生态效益最优的建设模式为透水铺装、下凹绿地、植草沟、生物滞留槽及绿色屋顶联用模式,为日后海绵园区的建设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物质快速热解生物油产率和组分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生物质快速热解是能源转化中效率较高的一种。本文从物料特性(物料组成、粒径、含水率)和反应条件(升温速率、反应温度、滞留时间、压力和催化剂)两方面对影响生物油产率和组分进行论述,分析了影响生物油组分的主要因素:物料组成、反应温度和催化剂,对影响生物油产率的主要因素物料粒径、温度和气体停留时间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零售期东海鱼鲞的生物胺潜在风险及生物胺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以浙江地区的4种鱼鲞(鳗鱼、大黄鱼、鲳鱼和马鲛鱼)为研究对象,对理化指标(水分含量、NaCl、pH、TVB-N和POV)、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和8种生物胺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4类鱼鲞的理化、微生物和生物胺指标各不相同。水分含量为25.6%~59.7%,NaCl含量为3.4%~24.1%,pH为6.08~6.97,TVB-N为7.7~56.4 mg/100 g,菌落总数为3.43~5.67 lg CFU/g,POV为0.04~1.76 g/100 g,其中50%样品超过水产干制品POV限值。鱼鲞样品的主要生物胺为亚精胺、组胺、尸胺和腐胺。15%的样品组胺含量>100 mg/kg,超过FDA和/或欧盟的限量标准,其中黄鱼鯗B4的组胺含量达到了1405.88 mg/kg。全部样品的酪胺含量均<100 mg/kg,符合FDA限量标准。生物胺总量在96.05~2164.64 mg/kg之间,其中15%的样品>1000 mg/kg,超过FDA限量标准。相关分析表明,部分生物胺指标与菌落总数和NaCl含量呈中度或高度相关(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7~0.975和?0.828~?0.970。综上,东海鱼鯗,包括以非高组胺鱼为原料的产品,可能存在生物胺超标风险及其他质量问题。本研究为鱼鲞类水产干制品的品质评价和安全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De-Smet冷脱皮工艺,即大豆经清理后先进行烘干(30~ 40 min)、再在缓苏仓内滞留48 h,可使含水量12%的大豆水分降到9.5%~ 10%.通过烘干和缓苏后豆皮变得松脆,便于皮仁分离.该工艺在设备配置上要有足够的处理余量,在操作中要掌握冷脱皮技术要点,使大豆脱皮效率达82%~ 85%,皮中含油在1.6%以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鄂西三峡库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以夷陵区端坊溪小流域和秭归县曲溪河小流域为典型代表,对小流域内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农林经营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系统分析.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对农林牧和林种结构进行了调整,并且营建了七种不同的生物埂(带)类型.根据生物埂(带)类型的28个径流观测场的观测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得出径流和土壤侵蚀预测模型,探讨坡地耕地上影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并对生物埂(带)类型进行了经济效果的评估.研究表明:这种生物埂(带)类型符合鄂西三峡库区低山河谷区的农业生产实际,能够解决人与地关系矛盾,控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6.
含锌乳粉的生物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硫酸钾溶液为标准,对含锌乳粉中锌离子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锌组和含锌乳粉组血锌浓度的达峰时间、峰浓度、平均滞留时间及曲线下面积均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组锌盐在家兔体内的代谢过程基本一致。含锌乳粉组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2.9%,说明锌盐与赖氨酸、牛乳粉同服能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认为,鉴于人工乳粉中锌含量相对偏低,在本市售普通乳粉中添加适量硫酸锌,使之达到FAD/WHO的规定值,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棉籽油为原料用酯交换法制取生物柴油,按照体积比将棉籽生物柴油与0#石化柴油调和成B20棉籽生物柴油。调和的B20棉籽生物柴油理化指标得到优化,达到GB/T 19147-2003标准;柴油发动机试验分析表明,燃用B20棉籽生物柴油,发动机运行平稳,工作正常,动力下降2%~3%,油耗增加2%~5%,CO、THC、PM排放量减少,符合实际应用需求,是优质清洁的替代燃料。  相似文献   

18.
提高浸出豆粕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根据大豆的来源和品质,掌握抗营养因子特性,根据市场对豆粕指标要求,我们认为,在生产中提高豆粕质量的关键在脱皮、膨化、DTDC和豆粕粉碎与混合工段.通过改进DTDC的结构,调整工艺参数(脱皮、膨化和DTDC的水分、滞留时间和温度),生产的豆粕经粉碎,可达到粒径3~5mm、蛋白质含量为42%、44%、46%和48%的市场需要的豆粕.  相似文献   

19.
生物胺降解乳酸菌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高效降解生物胺的优良乳酸菌,该研究以实验室前期筛选的41株乳酸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显色培养、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菌株生物胺产生和降解能力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耐盐及耐酸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5株高效降解生物胺菌株,其中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0的生物胺降解能力最好,其对尸胺、组胺、酪胺的降解率分别为62.42%、74.32%、89.97%。植物乳杆菌30能在含盐量0~9%和pH为4.5~8.5环境中较好的生长繁殖,该菌株无生物胺生成活性,并同时具备生物胺降解能力和耐盐耐酸能力,可作为蛋白质类发酵食品的发酵剂运用于食品中降低生物胺毒性。  相似文献   

20.
鱼露中生物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然发酵鱼露中筛选具有生物胺降解活性的微生物,并研究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其降解生物胺的影响。以天然发酵3个月的鱼露为分离材料,对鱼露中的生物胺降解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10株具有生物胺降解活性的微生物。分离到的10株菌株在30℃发酵72h组胺降解率在17.3%~62.2%,酪胺降解率在12.4%~57.3%。其中M8菌株生物胺降解活性最高,经26S rDNA测序及在线序列比对,M8菌株鉴定为奥默柯达酵母。奥默柯达酵母M8在30℃条件下降解生物胺活性最强;其降解生物胺的时间变化规律为发酵第1天生物胺含量降低,第2天和第3天生物胺含量升高,第4天开始生物胺含量持续降低,30℃发酵9d后,组胺和酪胺降解率分别为69.6%和79.2%。奥默柯达酵母M8在25%食盐条件下生物胺降解效果最好,组胺和酪胺的降解率分别为64.4%和7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