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优化八角油树脂微胶囊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优化八角油树脂微胶囊化工艺条件,探讨了麦芽糊精、大豆蛋白、八角油树脂、喷雾干燥进风温度等条件对微胶囊的产率和包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芽糊精20%、大豆蛋白7.5%、八角油树脂5%、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此条件所得微胶囊化八角油树脂,气味纯正,呈浅黄色,颗粒细腻,均匀,溶解时间58 S,水分含量2.53%,包埋率为96.7%,微胶囊化效率高达97.3%.  相似文献   

2.
以生姜为原料,经乙醇提取而得的姜油树脂为心材,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用喷雾干燥法来制取姜油树脂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以油树脂包埋率为指标,确定了生姜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心材与壁材比为1∶5、进风温度190℃、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比为1∶7。  相似文献   

3.
将葱白粉碎至40~60目,用食用酒精为溶剂,提取葱白油树脂.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葱白油树脂的乙醇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 ℃、提取5 h,料液比1∶20提取油树脂.以葱白油树脂为心材,阿拉伯胶和糊精为壁材(心材∶壁材为1∶3),经乳化、均质、喷雾干燥得葱白油树脂微胶囊.喷雾前乳化液粘度为107 MPA.S,微胶囊产品呈浅黄色粉末,含水率为6%,心材包埋率为95.85%.  相似文献   

4.
微波提取肉桂油树脂及其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肉桂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应用微波提取技术所得的油树脂为芯材,以食用胶为壁材,经均质、喷雾干燥而得肉桂油树脂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获得肉桂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微胶囊最佳配方和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肉桂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料液比为1:8、颗粒度40目、功率200W,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10.98%;微胶囊最佳配方为明胶:阿拉伯胶为1:1、料液质量分数25%,芯材载量25%;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70℃,均质压力30 MPa,进料温度55℃。在上述条件下肉桂油树脂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3.92%。  相似文献   

5.
以八角茴油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OSACS)为壁材,相分离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OSACS包埋八角茴油的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取代度的增加OSACS的乳化稳定性增加。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八角茴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参数,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OSACS质量分数为3%,匀浆时间3min,芯壁比为1:1,乳化温度60℃。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微胶囊产品平均粒径150.2μm,包埋率为83.76%。  相似文献   

6.
肉豆蔻油树脂的提取及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肉豆蔻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经浸渍和连续浸提所得的油树脂为芯材,以食用胶为壁材,制成肉豆蔻油树脂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获得肉豆蔻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和壁材最佳配比,还研究了包合工艺对包埋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肉豆蔻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料液比1∶1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5h,壁材最佳配比为麦芽糊精∶阿拉伯胶为2∶1、壁材溶液浓度20%、芯材载量30%,包合条件: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5℃。  相似文献   

7.
CO2超临界萃取八角油树脂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斌  王家良 《食品科学》2007,28(8):133-137
目的:优化CO2超临界萃取八角油树脂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八角油树脂的因素进行了筛选,所选取的7个相关因素为:原料粒度、CO2流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析压力和解析温度。在此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统计学实验设计方法对影响萃取率的关键影响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的最佳水平范围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结果:实验表明,在萃取压力大于27.2MPa、萃取温度为33.5~44.9℃时,在1.82~2.85h内皆可获得本研究中的最大得率8.29%;结论:通过对萃取率模型方程解逆矩阵,求得在萃取压力为29.31MPa、萃取温度为44.87℃和萃取时间为2.30h时,八角油树脂萃取率的预测值可达8.52%。  相似文献   

8.
以大红八角整果为原料,考察超临界CO2不同萃取条件对油树脂萃取及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八角油树脂的最佳条件为原料粉碎后过1.50 mm孔径筛,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2.5 h(5 L容积萃取釜,CO2体积流量50~60 L/h)。在此条件下,油树脂相对于原料的得率为12.83%,挥发油萃取效率为92.31%,用GC-MS方法对八角油树脂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D-柠檬烯、龙蒿脑等,反式茴香脑的相对含量为83.74%。  相似文献   

9.
利用正交试验对辣椒中提取辣椒油树脂的工艺进行优化,得到含1.19%的辣椒油和64.4%水分的油树脂.将所得油树脂为料,以食用胶为壁材,将油树脂进行乳化、均质和喷雾干燥进行微胶囊化,所得微胶囊水分含量为4.0%、芯材包埋率为92.43%、辣椒素含量为1.10%.  相似文献   

10.
论文通过对八角油树脂微胶囊的残留率、酸价、POV值的测定考察其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结果表明微胶囊化能明显改善八角油树脂的热和光稳定性,从而延长了其保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