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孙兰萍  马龙  张斌  赵大庆  许晖 《食品科学》2009,30(6):97-101
研究了花生壳中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了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对花生壳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建立了具有提取条件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对花生壳黄酮提取率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为:提取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时间2h、提取温度53℃、乙醇体积分数73%、液料比27ml/g,在该条件下花生壳黄酮提取率达4.04%。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银杏叶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银杏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考察各因素的影响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得出银杏黄酮提取的回归方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8.6℃,乙醇体积分数72.95%,提取时间2.24 h,液料比36.47(mL/g)。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1.299%,与试验值1.291%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乙醇回流法提取葛根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艳 《中国酿造》2015,34(11):145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乙醇回流法提取葛根黄酮的工艺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回流温度、回流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四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评估了这些因素对葛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回流温度90 ℃,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40(g∶mL),乙醇体积分数70%。在此条件下,葛根黄酮的提取率为1.62%。  相似文献   

4.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的手段优选芹菜中黄酮提取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探讨了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黄酮得率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方差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及其二次项对黄酮提取率影响显著,料液比和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最终,确定了芹菜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1∶1(m L/g),乙醇体积分数84%,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134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3.276%。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大蒜中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应用Design-Expert对影响黄酮提取效果的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4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并建立教学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98 h,料液比1 ∶ 40.19,乙醇体积分数68.63%,提取温度96.66℃,该条件下大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134mg/g.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实际提取率为1.122mg/g,荧光法测得实际提取率为1.127mg/g.结论:响应面分析法优选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以中药远志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提取远志中的黄酮,借助正交试验优化黄酮的提取条件,确定因素影响顺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终得到远志中黄酮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00 W、料液比1∶60 (g/m L)、提取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100%、提取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最高为1.82%。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蓝莓叶中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以蓝莓叶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RSM)分析法,建立微波提取黄酮的二次回归方程,并以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绘制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温度、微波功率及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和微波功率对黄酮提取率影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2℃,乙醇体积分数64%,微波功率456W,在此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4.232%。  相似文献   

8.
茜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茜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热浸提法提取茜草总黄酮,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提取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40(g/mL)条件下茜草总黄酮提取率较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茜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溶液提取2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40(g/mL),此条件下茜草总黄酮提取率为1.67%。本工艺简单可行,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葛根在提取葛粉后形成的纤维渣含有一定量的活性成分黄酮,该研究以葛根纤维渣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考察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优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8.3∶1(mL∶g)、乙醇体积分数42%、提取时间3.7 h、提取温度69 ℃,在此条件下葛根纤维渣黄酮提取率达到7.85%,并通过中试验证可得到黄酮含量达到13.1%的葛根提取物。  相似文献   

10.
葛根在提取葛粉后形成的纤维渣含有一定量的活性成分黄酮,该研究以葛根纤维渣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考察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优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8.3∶1(m L∶g)、乙醇体积分数42%、提取时间3.7 h、提取温度69℃,在此条件下葛根纤维渣黄酮提取率达到7.85%,并通过中试验证可得到黄酮含量达到13.1%的葛根提取物。  相似文献   

11.
甘露菁  邓泽元 《食品科学》2010,31(18):26-30
对荷叶复方物超临界萃取后的残渣中黄酮进行醇提,用Box-Behnken 响应曲面设计法,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及时间为自变量,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指标,用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检验模型的准确性。修正后最优化的条件为残渣10g 时,料液比1:20(g/mL) 、乙醇体积分数50%、温度80℃、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15.97mg/g,提取3 次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近。因此,基于Box-Behnken 响应曲面法所得的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可用于荷叶复方降脂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发芽糙米黄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积分数5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技术从发芽糙米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影响因素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发芽糙米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11.7min、浸提温度45.8℃、浸提时间30.5min、液料比18.9:1(mL/g),发芽糙米黄酮的提取量可达(0.743±0.011)mg/g(n=5),达到理论值0.754mg/g的98.5%。该回归模型模拟度良好,可以作为发芽糙米黄酮提取量测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得到芦柑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响应面法对芦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芦柑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芦柑叶总黄酮为响应值,选取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并利用总黄酮对·OH和DPPH·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8∶1(mL/g)、乙醇浓度74%、超声温度71℃和超声时间26 min,在该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试验,得到总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53.19±0.28)mg/g,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6%,说明该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芦柑叶总黄酮对·OH和DPPH·的清除试验表明,芦柑叶总黄酮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与·OH和DPPH·的清除率之间存在量效关系,其对·OH和DPPH·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146.41 mg/L和66.56 mg/L,说明芦柑叶总黄酮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超声提取酸枣叶中总黄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酸枣叶中总黄酮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四因素,利用Design-Expert 7.1.6软件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对酸枣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酸枣叶总黄酮的适宜超声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2.00∶1(mL∶g)、乙醇体积分数60.10%、超声功率240.00 W、超声提取时间36.50 min。总黄酮得率实测值为5.382%,与预测值5.407%相符良好。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野艾蒿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定野艾蒿中总黄酮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6.7min、提取温度74.99℃、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1.78%、液固比65.68:1(mL/g),在此工艺条件下的总黄酮得率为2.80%。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1%,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张剑霜  王地平  侯忠华  张旭  李艳  喻浩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7):206-211,218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赤水白茶中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甲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赤水白茶中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甲醇浓度69%,超声时间24 min,液料比102:1 mL/g,该条件下赤水白茶总黄酮提取量可达243.50 mg RE/g,与模型理论预测值241.14 mg RE/g相近。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赤水白茶总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可达90.1%和99.8%,对亚铁离子螯合力达81.33%,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亚铁离子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082、0.027和0.781 mg/mL,且具有较好的还原力。响应面法优化赤水白茶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得到的总黄酮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表明赤水白茶总黄酮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协助超声波提取甘薯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甘薯叶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 采用Box-Behnken法进行试验设计, 对SDS质量浓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 各因素对甘薯叶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程度为C(料液比)>A (SDS质量浓度)>B(乙醇体积分数)>D(超声时间), 甘薯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SDS质量浓度1.0%、乙醇体积分数81%、料液比1:50 (g:mL)、超声时间49 min, 在此条件下, 总黄酮提取量为 132.08 mg/g, 与回归模型预测值134.63 mg/g相差1.89%, 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结论 利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协同超声提取甘薯叶总黄酮的工艺方法稳定可行, 可为甘薯叶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菊苣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以超声时间、液料比、酶解时间、超声功率和复合酶(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用量为自变量,菊苣根总黄酮得率为因变量的二次回归模型。根据菊苣根总黄酮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来判断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法提取菊苣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用量2.2%、液料比37:1 mL/g、酶解时间66 min、超声功率59 W、超声时间24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5.43 ± 0.12 mg/g。当提取的总黄酮溶液浓度为0.1 mg/mL时,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4.45%和98.18%,IC50值分别为0.04和0.021 mg/mL。结论: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菊苣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建立了总黄酮得率的模拟回归方程,可用于菊苣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参数优化。菊苣根总黄酮有着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开发新的抗氧化药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法对百香果皮总黄酮进行提取,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单因素实验分析复合酶的用量、酶解时间、液料比、超声时间对百香果皮总黄酮提取的影响,响应面试验(Box-Behnken)进一步分析黄酮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优组合,并通过体外检测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及还原力。结果表明: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提取百香果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复配比例2:1、复合酶的用量4.8%、酶解时间为1 h、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30:1 mL/g、超声时间41 min,在该条件下,百香果皮的黄酮得率为(2.20%±0.05%),回归模型的实测值与预测值2.24%(<1%)接近,模型可靠,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提取液浓度在0.44 mg/L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0.8%;当提取液的浓度为44 μg/mL时,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此时清除率为84.1%。通过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提取百香果皮中总黄酮可为百香果皮的资源化利用提供途径。综上所述证明百香果皮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胡桃楸种仁壳总黄酮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胡桃楸种仁壳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得率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选取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250W,超声波时间31min,料液比1:31(g/mL)。回归模型预测的黄酮得率理论值为6.70mg/g,经验证实验,RSD为1.47%,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