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漆酶/介体催化体系中介体的反应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用于漆酶/介体催化体系的介体N-羟基-N-乙酰基苯胺(NHA)的氧化还原势以及在反应体系中的可逆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NHA和1-羟基苯并三唑(HBT)与漆酶氧化藜芦醇的反应动力学,并且比较了几种介体的漆酶/介体体系中的脱木素效果。结果表明NHA与漆酶构成的催化体系具有较强的脱木素性能。  相似文献   

2.
《天津造纸》2010,(3):32-37
所谓树脂问题是指木材和其他的木素纤维素材料中的亲脂性抽出物在制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冲击。本文采用漆酶/介体系统进行树脂的生物控制,并对漆酶催化处理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为了这一目的.我们以1-羟基苯并三唑作为氧化还原介体.采用从担子菌类中的Pycnoporus殊红菌素中提取出的高氧化还原电位的漆酶来处理三种不同类型的浆.三种浆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原材料制浆过程.它们是桉木硫酸盐浆、云杉热磨机械浆和亚麻苏打-蒽醌浆,然后再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酶催化处理的浆中的亲脂性抽出物.研究结果表明,漆酶/介体系统处理法可以完全或者大部分地除去树脂引起的亲脂性化合物存在于不同浆中的问题,它包括(1)桉纸浆中游离和共轭的谷甾醇;(2)云杉浆中的树脂酸、甾醇酯和甘油三酯;(3)亚麻浆中的甾醇和脂肪醇。浆中甾醇的氧化过程中会发现有不同量的游离和共轭的7-氧甾醇作为中间产物生成。因此,用漆酶/介体系统处理阔叶木、针叶木和非木材植物的纸浆.被认为是一种去除树脂产生的亲脂性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漆酶及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漆酶的生物特性及作用机理,并对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作了扼要的综述,对漆酶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漆酶作为一种氧化酶,可以催化酚型及芳香胺类物质的氧化,因此在纤维改性、织物前处理、染色、拔染印花及抗菌整理和牛仔服装的水洗等方面都有所应用。研究表明,结合一些介体物质,漆酶对纺织品的作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采用漆酶/TEMPO体系对黄麻纤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通过Klason法测定处理前后黄麻纤维中的木质素含量,分别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有机元素分析法、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以二氧六环法从黄麻纤维中提取木质素的分子量及分布、元素含量与化学结构。结果表明:经漆酶/TEMPO处理后黄麻纤维中木质素含量由10.83%降为8.59%,纤维上存留的木质素亦发生了降解,重均分子量由439938 Da降至238704 Da。黄麻纤维经过漆酶/TEMPO体系处理后,木质素的碳元素含量升高,氧元素和—OCH3含量降低,醇羟基数目减少,酚羟基数目稍有下降,并且结构单元的连接方式有所转变,其中β-β、β-1和β-O-4结构比例有所降低,β-5结构增多,说明漆酶/TEMPO催化黄麻纤维木质素发生氧化反应并伴随有一定脱甲基化作用,木质素降解以β-β、β-O-4和β-1键断裂为主,而后形成β-5连接。  相似文献   

5.
酶-超声波联用提取蓝靛果果渣中花色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花色苷提取率,利用生物酶和超声波萃取技术提取蓝靛果果渣中花色苷,对提取效果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蓝靛果果渣花色苷超声波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35℃,时间为30min,固液比为1∶ 30,功率为400W.比较了酶和超声波萃取技术对蓝靛果果渣中花色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得出酶-超声波法联用时蓝靛果花色苷的得率为43.04%,比酶解法提取花色苷提高5.12%,比超声波萃取法提取花色苷提高17.44%.  相似文献   

6.
漆酶能够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氧化还原体系相比,漆酶偶合接枝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对环境友好。目前在造纸、纺织、食品、制药和污水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论述通过漆酶对植物纤维的改性,从而提高纸张的强度、湿强度、憎水性能、抗菌性能等。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猪油的提取新工艺,以猪脂肪组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中性蛋白酶酶解法提取食用猪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猪油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蛋白酶添加量、酶解时间、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时间对猪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吸附条件的优化,研究β-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及马铃薯变性淀粉3 种吸附剂对猪油胆固醇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猪油提取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蛋白酶添加量>酶解时间>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波辅助酶解提取食用猪油的最优工艺为蛋白酶添加量550 U/g、酶解时间80 min、超声波功率720 W、超声时间120 s,在此条件下,猪油的提取率为(95.14±1.65)%;3 种吸附剂对猪油胆固醇均具有明显的吸附效果,脱除能力依次为β-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马铃薯变性淀粉。  相似文献   

8.
多酚与胶原主要以氢键发生相互作用。漆酶能将多酚氧化为醌,醌与胶原发生共价反应,交联效果更好。本研究利用漆酶催化没食子酸,使多酚和胶原发生共价交联以提升胶原膜的理化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漆酶催化氧化没食子酸生成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漆酶用量60 U、温度45℃、时间6 h、pH 5.5,反应液用于改性胶原膜。红外光谱证明漆酶催化没食子酸生成了醌式结构,且改性后胶原膜的三股螺旋结构保持完整。进一步实验表明,在漆酶的存在下,改性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均得到了提升,而光透射率、溶胀率和水蒸气透过率均下降。因此,改性后的胶原膜可应用于食品包装行业,特别是肉类等易氧化变质的食物。  相似文献   

9.
漆酶/介体处理纸浆的反应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解氧分析仪对漆酶和漆酶/介体处理未漂KP浆过程中的氧气质量浓度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漆酶/介体处理纸浆的反应性能,通过对实际动力学曲线的拟合,建立了漆酶/介体体系催化氧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介体中,丁香酸甲酯(MS)协同漆酶处理纸浆表现出较活跃的反应性能。漆酶单独处理MS(无纸浆)也消耗一定的氧气。单加漆酶处理纸浆时,初始几分钟内反应速率较快,之后体系中氧气质量浓度基本不变。漆酶/MS处理未漂KP浆时,在30 min内即可消耗完密闭反应体系中的氧气。漆酶/MS对纸浆中木素的催化氧化反应符合一级指数幂函数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漆酶介体体系对竹子化机浆的生物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漆酶与介体TEMPO构成的体系(LMS)对竹子化机浆进行生物处理,后续运用过氧化氢一连二亚硫酸钠对浆料进行两段漂白。通过比较不同影响因素对纸浆白度和纸张抗张指数的影响,评价LMS体系对竹子化机浆生物改性效果,进而优化漂白工艺。通过组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漆酶用量lμ/L,介体用量1%,pH值5,反应温度55...  相似文献   

11.
漆酶改善纤维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酶是一种含铜氧化酶,由于漆酶的催化反应只需空气中的氧气即可,水足唯一的副产物,被称为"绿色催化剂".近10年来,漆酶用于纤维改性的研究引起普遍关注.本研究介绍了漆酶改善纤维特性在生产无黏合剂的纤维板以及提高纸浆强度性能中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漆酶或漆酶/介体处理活化纤维产生黏合性的影响因素和机理,浅述了漆酶催化氧化木素的机理,展望了漆酶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未漂硫酸盐桉木浆(Sp浆)、氧脱木素桉木浆(O浆)、H_2O_2漂白桉木浆(P浆)作为不同漂段原料,探讨漆酶-谷氨酸体系对不同漂段纸浆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漆酶催化总体上可使纸浆的卡伯值增大,纸浆的白度随之下降;漆酶协同谷氨酸可催化氧化纤维表面木素与相邻纤维上的木素发生自由基偶合反应,同时使纤维表面的微细纤维暴露出来,两者共同作用使相邻纤维形成更好的结合力,使纸浆的强度性能大幅度提升;谷氨酸可通过漆酶催化氧化作用连接到木素上,增加纤维原料中的羧基含量,Sp浆、O浆、P浆羧基含量分别较未处理纸浆提高20%、50%、43%。  相似文献   

13.
真菌漆酶高级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腐菌分泌的木质素降解酶主要有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依赖过氧化物酶和漆酶3种。漆酶属于蓝色多铜氧化酶家族,可以催化氧化多种有机化合物,伴随着分子氧还原成水,但不同来源的漆酶降解能力差异很大,而此恰与漆酶的结构密切相关。作者综述了漆酶尤其是真菌漆酶结构特征、催化活性中心和高级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NaOH/尿素体系溶解纤维素并加入纳米碳酸钙,而后在盐酸溶液中再生,制得具备多孔结构的纤维素小球;之后采用丙烯酰胺对纤维素小球的羟基进行改性,接枝碳链并引入酰胺基,在碱性条件下酰胺基水解为羧基,得到改性纤维素基吸附剂;其可通过静电吸附和氢键间作用力固定漆酶。对接枝改性和漆酶固定化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探索,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时间6 h、温度50℃、单体配比8∶5、引发剂浓度0.08%;最佳固定化条件为:pH值=5.0、初始酶浓度10 g/L、固定化时间3 h。利用此最佳改性纤维素小球在最佳条件下固定的漆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酶活提高了52%。结果表明,改性纤维素小球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载体,在漆酶固定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法对杜梨果实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微波、水浴及超声波4种方法提取杜梨果实总黄酮,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以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效果最佳,其为1.19%(n=3)。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提取杜梨果实总黄酮的方法优于微波、水浴及超声波法提取,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方法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6.
王强  刘姗姗 《国际造纸》2009,28(6):6-14
讨论了漆酶在林产工业中的应用。漆酶是一种多功能的苯酚氧化酶,可从白腐菌和其他天然物质中获得。当漆酶与木素反应时,表现出对木素的降解和聚合能力。通过采用漆酶介质体系(LMS).可以扩大漆酶反应底物的范围,包括酚型和非酚型聚合物,这一特性使其适用于生物漂白,漆酶介质体系同样有助于去除树脂和酚型杂质,还可以去除木材和水中的染料,漆酶技术可以应用到造纸生产链的整个过程中,从制浆到二次纤维回用,以及废水处理方面。事实上,大部分已发表的研究和漆酶介质体系在林产工业中的应用都与制浆造纸有关,重点研究了漆酶介质体系在生物漂白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新兴的研究领域包括在漆酶辅助下将苯酚或其他化合物生物接枝到木质纤维素原料,以及采用漆酶处理技术来增强木板的黏合力。  相似文献   

17.
漆酶可以利用分子氧作为辅助底物,氧化多种酚类或非酚类底物,反应过程中的唯一副产物为水,因而漆酶被认为是一种环保“绿色工具酶”。漆酶在污水处理、造纸、纺织、食品、有机合成、生物制药、检测及生态修复等多个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原核漆酶与真菌漆酶相比,往往具有如下的优点:更高的热稳定性和更高的最适反应温度;更适应碱性条件下的催化反应;对抑制剂和金属离子具有更低的敏感性和依赖性;更易于进行异源表达,便于蛋白质工程改造等。因此,近年来,原核漆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原核漆酶的来源、结构、催化过程以及理化性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介绍了近些年来原核漆酶的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改善食品分子的功能和营养特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食品分子的酶促修饰可用于增强其在食品中的功能性质。漆酶可催化蛋白质、多糖和多酚的氧化,在食品分子以及食品胶体的构建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总结了漆酶的结构、来源、对食品分子修饰的催化机制及其在食品胶体体系中的应用。研究发现漆酶分两步催化食品分子的氧化:第一步涉及产生自由基或醌的酶促反应;第二步涉及自由基或醌与其他分子的非酶促反应。漆酶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起着引发反应的作用。由漆酶诱导的食品分子交联有助于改善食品分子的性质和功能,从而增加食品分子的功能性质、扩展用途,以及改善食品胶体体系(如乳液、纳米颗粒和微凝胶)的形成和稳定性,从而增强它们封装、保护和递送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漆酶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漆酶是一种含铜多酚氧化酶,参与木素的降解或聚合,具有氧化木素的能力.该文主要论述了漆酶的催化氧化机理以及漆酶在制浆造纸方面的应用在纸浆生物漂白、生物制浆和机械浆预处理、废纸脱墨、纸浆增湿强作用和处理制浆废水方面等.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辅助酶处理对糙米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超声波辅助酶对糙米的纤维素皮层进行了适当的处理,研究了酶处理后处理液中总糖的变化、糙米粉的黏度特性、糙米的吸水率以及糙米的蒸煮特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纤维素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3种酶液在超声波辅助下分解纤维素皮层得到的总糖量都不断增加,2.5h时总糖含量分别为61.41、77.58、95.31 mg,是无超声波辅助下的1.16倍、1.06倍、1.47倍,表明低频率超声波对3种酶分解纤维素皮层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复合酶效果最好;酶处理后,糙米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均升高,并且酶对纤维素皮层的分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糙米的吸水率和平衡后的含水率.糙米蒸煮后的硬度、黏着性、咀嚼性和回复性与分解得到的总糖量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28、-0.837、-0.853、-0.827.由此可见,用超声波辅助酶处理糙米,可以提高酶反应效率,缩短处理时间,从而更大程度地改善糙米的理化特性以及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