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量审核提升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能力和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方法以测量审核作业指导书、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第二法平板计数法为依据,采用平板计数法、PetrifilmTM大肠菌群测试片法同时检测样品。运用配对t检验法评价2种不同方法对乳粉中大肠菌群计数结果一致性的影响。结果平板计数法与PetrifilmTM大肠菌群测试片法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样品|Z|2,结果满意。结论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方法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以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定能力验证样品中霉菌和酵母计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 根据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和GB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中第一法霉菌和酵母平板计数法对能力验证样品霉菌和酵母进行定量检测, 按照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对检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在95%的置信区间下, 霉菌和酵母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238。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评定方法可以对能力验证的样品霉菌和酵母定量检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且适用于检测条件相近的实验室进行相关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3.
张婧 《中国食品》2021,(3):92-92
食品污染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通过对食品微生物菌落总数进行检测,能够掌握食品受污染程度。而平板计数法与纸片法均能够对食品微生物菌落总数进行检测,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能够为菌落计数标准方法的调整提供思路。一、实验方法比较准备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和菌落总数测试片,并准备饼干、蛋糕以及两份质控样品。具体实验如下:1.平板计数法。(1)培养基的配制。  相似文献   

4.
利用Soleris实时光电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以下简称Soleris系统)对不同种类乳品中的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的快速检测效果进行了研究。以市售的各种乳品为基质,通过接入定量的菌株进行阴性、阳性对照,同时采用传统标准方法进行了辅助验证。结果表明:对检测的各种乳品,在适宜的条件下,Soleris系统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最长检测时间为菌落总数18 h,大肠菌群14 h,霉菌和酵母48 h,产品中菌量越多,检测时间越短;并且与标准平板计数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食品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测定效果。方法:选取本疾控中心接收的220份食品样品,对其采取3种方法进行检测,包括平板菌落计数法、TCT培养基法以及菌落总数测定法,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板菌落计数法的不合格率为9.1%,菌落总数测定法的不合格率为8.2%,TCT培养基法的不合格率为10%,3种检测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品微生物检验采取平板菌落计数法、TCT培养基法以及菌落总数测定法这3种方法均可以取得相对比较高的准确性,可以按照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自动菌落计数仪的技术参数、准确度、精密度、重现性等进行试验,研究其是否满足乳品中菌落总数的计数要求。方法选用一次性平皿的倾注法和3M测试片法的菌落结果进行计数,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嗜冷菌、乳酸菌等。检测结果分别用仪器法和目测法进行计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目测法和仪器法计数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可知在95%置信区间P值大于0.05,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检测结果偏差10%的符合率达不到100%。重复性偏差为0.43%~5.52%,重现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3.60%,国标方法的标准偏差为3.05%。结论样品的背景颜色和颗粒度对仪器的计数结果有影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ATP法在UHT奶中菌藩总数和商业无菌检测的实用性,本研究通过检测UHT乳中ATP本身的含量,以及微生物平板计数法和商业菌落总数Petfifilm俐测试片法对样品进行菌落总数和商业无菌检测,建立样品中ATP含量与菌落总数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类UHT牛奶中ATP法结果与菌落总数Petrifilm^TM测试片法和国标平板计数法结果的相关性强,复现性好。由此可知,ATP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检测UHT奶中菌落总数和商业无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明  姜明洪  吴光虹  王丹 《饮料工业》2012,15(10):39-42
饮料中的抑菌成分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而需通过方法验证,确定能够消除样品抑菌活性并准确检测微生物的检验方法。方法验证基于ChP和GB4789等标准,范围包括:菌落总数和霉菌、酵母菌计数以及致病菌检验,涵盖了饮料的主要微生物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检验是食品检验中的重点项目,主要检测内容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以及多种致病菌。食品检验中所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较多,需要工作人员熟悉各个细菌学项目的微生物检测技术。细菌总数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有平板菌落计数法、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法、微菌落法等;大肠菌群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有3M测试片法、SN标准固体培养基法、发酵法等;常见的致病菌沙门氏菌微生物检测技术方法有SC-WS两管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沙门氏菌快速测试片法等,应根据实验室条件、检验要求等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省预包装糕点食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B/T 4789.24-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糖果、糕点、蜜饯》标准方法的要求,对河南省多个地区抽送检的604份预包装糕点样品(其中冷加工糕点109份,热加工糕点495份)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霉菌计数检测。结果 604份预包装糕点样品中,8份热加工糕点菌落总数超标,3份冷加工糕点菌落总数超标,1份冷加工糕点霉菌计数超标,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检测的结果均未超标。结论预包装糕点中存在菌落总数和霉菌计数超标的问题,致病菌污染的风险较低,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对预包装糕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益生菌活菌数是益生菌产品最重要的指标,而检测益生菌方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则至关重要.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益生菌饮料中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L.casei Zhang)和Bifidobacterium lactis V9(B.lactis V9)的活菌数,并与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法测得L.casei Zhang活菌数与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得活菌数差异不显著;而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得B.lactis V9活菌数显著高于平板菌落计数法.荧光定量PCR法灵敏、特异、简便快速,可定量检测并真实反应L.casei Zhang和B.lactis V9的活菌数.  相似文献   

12.
<正> 霉菌和酵母菌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例如,酵母菌在新鲜的和加工过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发生难闻的异味,它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及散发不正常的气味。因此霉菌和酵母菌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来判定食品被污染的  相似文献   

13.
使用3M PetrifilmTM快速测试片法(3M测试法)和滤膜法对饮料中的菌落总数进行定量测定,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程度。选用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爱媛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Asia Siamensis、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七种菌,对饮料样本进行人工接种并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菌株及不同污染水平的测试,3M测试法和滤膜法的线性拟合度较好(决定系数R2均>0.95)。且3M测试片法结果回收率均>70%,RSD值(2.9%~34.3%)也均在2020《中国药典》的规定范围内,说明3M测试片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较好。对于细菌、真菌分别污染的专属性检验和不同批次的3M测试片的重复性测试中,3M测试片法的回收率>70%,且RSD值(3.6%~34.3%)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表现出良好的专属性和重现性。使用相对正确度和精度剖面分析方法对3M测试片法和滤膜法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等效性。综合以上分析结果,3M测试片法可等效于滤膜法,进行饮料中的菌落总数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确定食品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构建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对浙江省2017-2019年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监督抽检数据进行筛选分析,确定评价食品微生物风险的一级、二级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对“食品微生物安全”目标层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和综合安全指数分析。结果 评价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霉菌0.3670、铜绿假单胞菌0.3670、金黄色葡萄球菌0.1473、大肠菌群0.0641、菌落总数0.0545,8个二级评价指标权重依次为饮料0.2922、糕点0.2351、水产品0.1556、炒货坚果0.1146、水果0.0737、饼干0.0463、肉制品0.0421、调味品0.0404。结论 影响食品微生物安全的5个一级评价指标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霉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综合分析各食品品类微生物安全风险,饮料、糕点的权重最高,水产品、炒货坚果次之,饼干、肉制品、水果、调味品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适合加味逍遥丸的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及控制菌检查方法,对主要污染菌进行结果分析。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15家24批次的产品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用建立的方法对15家24批次的加味逍遥丸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鉴定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结果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适用性中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均为0.5~2.0,在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中,大肠埃希菌检查适用性组可检出大肠埃希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适用性组可检出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检查适用性组可检出沙门菌。样品主要污染的微生物是葡萄球菌和其他根系微生物。结论建立加味逍遥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可用常规法进行检验,直接接种方法可用于控制菌检查。  相似文献   

16.
伏安法快速检测牛乳及乳制品中细菌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光美  王振川 《食品科技》2006,31(11):219-221
研究了一种利用伏安法检测牛乳及乳制品中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的方法。以抽滤的方式将待测样品富集在细菌滤膜上,把细菌滤膜固定在玻碳电极上,在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伏安测定,来判断牛乳及乳制品中的细菌污染程度,其结果与常规平板计数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解冻方式对南极磷虾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分析物理(色差)、化学(pH、TVB-N、TMA-N和TBARS)和微生物(细菌总数、嗜冷菌数、沙门氏菌数和大肠菌群数)指标,并结合感官检验,研究了不同解冻方式对南极磷虾品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解冻方式对南极磷虾品质变化有一定的影响.解冻后TVB-N、TBARS.TMA-N、a*和b*值与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景迈山虫茶的食用安全性。方法根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的办法,对景迈山虫茶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致病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卫生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虫茶中的菌落总数为3.30 CFU/g,大肠杆菌数为24.1 MNP/100 g,霉菌数为3.50 CFU/g,致病菌均未检出。全微生物分离纯化出55个菌株,其中真菌30株,细菌25株,未发现有害菌株。景迈山虫茶各项卫生微生物指标均符合GB/T 4789.2-2010等标准。结论景迈山虫茶作为一类新资源食品,在卫生微生物学方面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接种方式对食品中热损伤大肠菌群检测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最大或然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表面涂布法、3M Petrifilm~(TM)大肠菌群测试片法、TSA+VRBG计数法等不同的接种方式对热处理食品中受损大肠菌群的检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平板计数法的结果均为10 CFU/g,MPN法的结果在150~460 MPN/g之间。表面涂布法、3M Petrifilm~(TM)大肠菌群测试片法、TSA+VRBG计数法的结果对数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26±0.032)、(2.31±0.026)、(1.82±0.068)。统计分析发现,表面涂布法、3M Petrifilm~(TM)大肠菌群测试片法的检测结果均高于TSA+VRBG计数法,且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3M Petrifilm~(TM)大肠菌群测试片法的检测结果又显著高于表面涂布法(P0.05)。结论 MPN法、表面涂布法、3M Petrifilm~(TM)大肠菌群测试片法、TSA+VRBG计数法均适用于热损伤大肠菌群的检测,其中表面涂布法,特别是3M Petrifilm~(TM)大肠菌群测试片法操作简便,且复苏热损伤大肠菌群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