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冶金矿山尾矿资源利用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魏建新 《中国矿业》2001,10(3):31-33
分析了冶金矿山尾矿资源利用的必要性,介绍了武钢矿山尾资源利用取得的成绩,探讨,探讨了武钢矿山尾矿资源利用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武钢矿山尾矿资源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我国煤泥无烟粉煤的生产,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现有的煤泥和无烟煤利用技术进行了评价分析,煤泥和无烟粉煤的合理利用是煤炭企业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应根据当地煤炭资源情况,以最大效益为原则,选择合适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宗矿产贫矿资源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大宗贫矿资源利用潜力巨大,贫矿资源利用是保障资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文章论述了我国大宗矿产贫矿资源状况,总结了国外利用贫矿资源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分析了我国贫矿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我国贫矿资源利用的对策和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指出中煤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并以七台河桃山选煤厂中煤为例,通过浮沉实验论证了中煤回收利用的可行性,提出了中煤回收利用的几种方案,分析了该方法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以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统筹各种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系统效率的过程。为了更直观体现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针对金属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规模化程度、技术水平、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5个方面设计了评价指标,比较了权重计算方法,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优化了指标体系,准确解释了各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最后选取我国东北华北地区6个大型铁矿山企业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构建的以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为核心的多角度、相对值评价指标体系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契合矿山生产实际,可以比较不同矿山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并找出矿山生产的短板,为金属矿山生产的优化和评价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中军 《中州煤炭》2018,(6):152-156
煤矿低浓度煤层气及乏风瓦斯对空排放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并造成显著的温室效应趋势,是煤矿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按国家煤层气利用的发展规划,在“十三五”阶段将会有煤层气利用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针对煤层气利用技术,如煤层气深冷液化提纯技术、低浓度煤层气内燃机发电技术等,国内外已有较多科研院所及设备厂家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工作,探讨其合理高效利用的途径及实施方式。介绍了低浓度煤层气的主要技术利用途径,对各利用途径的优缺点及适用特点进行了剖析,并对各类技术途径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目前中国煤层气抽采和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展示了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的投资机会,介绍了中国政府近期出台的煤层气鼓励政策,认为中国的煤层气开发与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文中以某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结合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现状,探讨了GIS在城市土地利用动态信息化方面的应用,并且详细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去产能废弃矿井的再利用问题,根据压缩空气储能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利用废弃煤矿的深地空间进行压缩空气储能的五个原则和要求,并针对具体矿井计算了可作为压缩空气储能的地下可利用空间,提出了用于选取合适储气压力区间的四个稳定性评价准则,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新集三矿地下可利用空间建立了数学模型,对主、副井筒以及-340m水平巷道和硐室在10.8MPa下支护前后的地质安全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0.8MPa的压力范围内,经过支护、加固后的井筒、巷道和硐室,可以满足压缩空气储能的安全稳定性要求,这为利用废弃矿井进行压缩空气储能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尾矿利用—一项根本性的矿业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矿业政策方面论述了尾矿利用的重要性,以《矿产资源法》,《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及《中国21世纪议程》等矿业法规,产业政策规划等的要求为出发点,讨论了尾矿利用与矿业经济,环境,资源保护的紧密政策关系,并提出在当前有关矿业的衍律法中,不应充完善有关尾矿利用的内容,推动尾矿利用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组合捕收剂回收某钨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由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钨矿捕收剂GYB与ZL, 对含WO3 0.81%的原矿, 进行黑钨矿和白钨矿的混合浮选, 发现GYB与ZL 的组合存在正协同作用, 并获得了含WO3 30.07%、回收率为88.79%的粗精矿。对粗精矿进行加温精选获得白钨精矿中WO3品位为68.24%, 回收率为60.02%; 精选尾矿经摇床选别获得黑钨精矿中WO3品位为66.17%, 回收率为13.74%; 次钨精矿中WO3品位为32.72%, 回收率为10.79%; 钨精矿中WO3总回收率为84.55%, 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藏某低品位铜矿石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铜硫分离工艺流程,获得了铜精矿含铜23.39%、回收率82.17%,硫精矿含硫36.58%、回收率61.97%。  相似文献   

13.
汝阳东沟钼矿钼粗选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贾仰武 《矿冶工程》2008,28(4):39-41
研究了汝阳东沟钼矿磨矿细度、粗选药剂制度及浮选时间等因素对钼矿选别效果的影响。钼原矿品位为0.130%时, 经过一粗一精一扫的粗选流程和两次再磨、六次精选的精选流程闭路试验, 取得了钼精矿品位53.26%, 回收率86.27%的较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青海某复杂难选铜铁矿石矿物交生关系密切和嵌布粒度细小的特性, 采用细磨-弱磁-脱泥-浮选工艺综合回收铜和铁, 获得最终铁精矿产率为8.60%, 铁品位为63.85%, 回收率为14.51%, 铜精矿产率4.66%, 铜品位为18.54%, 回收率69.33%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5.
某铜钼矿合理选矿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针对某铜钼矿石进行了选矿合理工艺流程的研究。采用混合浮选铜钼硫粗精矿, 钼与铜硫分离后, 铜硫再分离的工艺流程, 可获得铜精矿品位21.40%、回收率83.48%, 钼精矿品位46.87%、回收率86.70%, 硫精矿品位45.16%、回收率77.91%的技术指标, 实现了铜、钼、硫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6.
河南某钼铅多金属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某彩钼铅多金属矿矿石性质, 采用优先浮选流程, 综合回收了氧化钼、方铅矿和白铅矿。原矿钼品位0.20%、铅品位2.40%时, 在磨矿粒度为-0.074 mm粒级占80%, 闭路流程最终得到钼精矿产率2.15%、钼品位7.12%、钼回收率76.54%、铅品位60.04%、铅回收率53.12%, 铅精矿产率1.01%、铅品位65.62%、铅回收率27.27%。其中钼的总回收率为78.81%, 铅的总回收率为80.39%, 选矿指标理想。  相似文献   

17.
某难选氧化锌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石某氧化锌矿石氧化程度高(氧化率高达87.28%)、泥化程度严重(-10 μm粒级含量达8%)、铁锰氧化物较多、锌矿物产出粒度细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浮选试验研究, 最终确定合理的药剂制度, 采用阶段磨矿、二段磨矿前预先脱泥的工艺流程, 获得了Zn品位20.17%、回收率4.01%的硫化锌精矿和Zn品位20.73%、回收率72.69%的氧化锌精矿。  相似文献   

18.
对某高铁铬铁矿先进行弱磁选回收磁铁矿, 后采用强磁选回收铬铁矿。研究结果表明, 磁场强度是影响选别指标的主要因素。对于Cr2O3品位为31.23%, TFe品位为28.81%的原矿, 经磁场强度为0.12 T的弱磁选, 可获得TFe品位为55.89%, 回收率为58.71%的铁精矿; 弱磁选尾矿再以磁场强度为0.9 T进行强磁选, 可以获得Cr2O3品位为41.43%, 回收率79.31%的铬精矿, 实现了铬铁矿与磁铁矿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9.
小秦岭石英脉金钼多金属矿石综合利用试验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小秦岭一带产出的极具代表性的多金属石英脉矿石的性质特征, 通过多种方案比较, 制定出浮选-氰化浸出-浮选的选冶联合工艺, 使矿石中的金、钼、铅、硫等多种成分得到综合回收。以此工艺建设投产的选厂获得品位大于45%、回收率86%的钼精矿, 品位26%的铅精矿和品位25%的硫精矿, 金的氰化浸出回收率达到56%, 很好地实现了该矿石资源的综合利用, 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型选矿药剂TAB-3、浮-磁-浮工艺流程, 从多金属矿中回收细粒级黑白钨。工业试验获得白钨精矿WO3品位68.06%、回收率50.03%, 黑钨精矿WO3品位35.85%、回收率25.80%, 总钨回收率75.83%, 取得了黑白钨共生矿的较好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