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自行研制的高频电脉冲沉积(HFESD)设备在Fe20Cr4.5Al合金表面分别制备了Fe20Cr4.5Al微晶涂层与Fe20Cr4.5Al-Y2O3弥散氧化物微晶涂层.在1000℃和1100℃静态空气中,对合金基体和施加涂层试样进行了200 h的恒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实验温度条件下,含有Y2O3弥散氧化物颗粒的微晶涂层,完全消除了Al2O3氧化膜中的凸脊,细化了氧化膜的晶粒,抑制了氧化膜的剥落,大大地提高了氧化膜的致密性和粘附性.单一的微晶涂层则部分抑制了凸脊状氧化膜的形成,氧化膜由脊状氧化物和细晶氧化物混杂组成.涂层对氧化增重的影响则与氧化温度-氧化膜的生长速率有关,在1000℃下,涂层试样的氧化增重均有所降低,其中弥散氧化物微晶涂层试样的氧化增重最低;在1100℃下,施加微晶涂层和弥散氧化物涂层对氧化增重影响很小.微晶和Y2O3弥散氧化物颗粒在提高Al2O3氧化膜保护性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频电脉冲沉积技术在Ni-20Cr合金表面上沉积MGH754ODS合金,获得了Ni-20Cr-Y2O3弥散氧化物微晶涂层。在1000℃空气中对Ni-20Cr合金及施加涂层的试样进行100h的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微晶化和添加弥散氧化物(Y2O3)促进了铬发生选择氧化形成Cr2O3氧化膜,提高了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和氧化膜的粘附性,用AFM,SEM,EDS和XRD分别为Ni-20Cr合金与Ni-20Cr-Y2O3弥散氧化物微晶涂层的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弥散氧化物微晶涂层改善Ni-20Cr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协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频电脉冲沉积技术在Ni 2 0Cr合金表面上沉积MGH75 4ODS合金 ,获得了Ni 2 0Cr Y2 O3 弥散氧化物微晶涂层。在 10 0 0℃空气中对Ni 2 0Cr合金及施加涂层的试样进行 10 0h的氧化实验。结果表明 ,微晶化和添加弥散氧化物 (Y2 O3)促进了铬发生选择氧化形成Cr2 O3 氧化膜 ,提高了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和氧化膜的粘附性。用AFM ,SEM ,EDS和XRD分别对Ni 2 0Cr合金与Ni 2 0Cr Y2 O3 弥散氧化物微晶涂层的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弥散氧化物微晶涂层改善Ni 2 0Cr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协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NiAl微晶涂层对两种NiAl基共晶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春梅  郭建亭 《金属学报》2002,38(7):673-678
研究了磁控溅NiAl微晶涂层对NiAl-28Cr-5Mo-1Hf和NiAl-33.5Cr-0.5Zr两种共晶合金在1000-1150℃静态空气中氧化性能的影响,添加Cr,Mo,Hf,Zr等元素使NiAl合金由单相转变为多相结构,高温氧化后表面分别形成抗氧化性能较差的Al2O3 CrO3 HfO2和Al2O3 Cr2O3 ZrO2复合氧化膜,并且发生严重的内氧化。施加NiAl微晶涂层后,高温下表面形成致密的单一氧化物Al2O3,抗氧化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以脉冲电源两极作为沉积电极 ,以被处理试样作为感应电极 ,发生串联脉冲放电沉积金属涂层的新技术。通过“针—板—针”电极放电实验证实了上述串联脉冲放电过程。采用改进的双极串联电脉冲沉积设备在 1Cr18Ni8不锈钢基体上沉积了 1Cr18Ni8微晶涂层和弥散Y2 O3 微小颗粒的 1Cr18Ni8微晶涂层。在 95 0℃空气中进行的高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 ,获得的 1Cr18Ni8微晶涂层极大地提高了抗高温氧化性能 ,同时还证实在微晶涂层中施加微小弥散Y2 O3 颗粒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涂层的氧化速率及提高氧化膜的抗剥落性能  相似文献   

6.
NiCrAlY涂层对Ni基高温合金K17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铸造Ni基高温合金K17上沉积NiCrA1Y涂层,测定了K17合金和NiCrAlY涂层在900℃-1100℃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实验结果表明:K17合金和NiCrAlY涂层在不同温度静态空气中氧化动力学曲线基本符合抛物线规律。900℃和1000℃时,K17合金上沉积NiCrAlY涂层后,明显改善了合金的抗氧化性。1100℃时,涂层的保护作用不如900℃和1000℃,900℃氧化时,NiCrAlY涂层氧化膜由α-Al2O3和Cr2O3的组成;1000℃氧化时,氧化初期,NiO,Cr2O3和Al2O3 3种氧化物同时生成。随着氧化的进行,不仅氧化膜增厚,而且发生较复杂的反应,氧化膜的相组成发生变化。随着氧化温度升高,涂层和基体之间元素扩散加剧,Ti从基体扩散到涂层表面形成氧化物是导致涂层抗氧化降低的原因。氧化膜从涂层上剥落下来,也导致了涂层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7.
溅射沉积CoCrAl微晶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及抗氧化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磁控溅射技术获得了晶粒尺寸小于100nm的Co—30Cr—5Al微晶涂层。对同成分CoCrAl合金及其微晶涂层进行1100℃恒温和1000℃循环氧化试验,并与CoCrAlY合金进行比较。用声发射技术、划痕法及透射电镜对溅射CoCrAl微晶涂层的抗氧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晶化提高了CoCrAl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粘附性,从而大大改善了合金的抗恒温与循环氧化性能。而微晶化提高氧化膜粘附性的原因是:(1)微晶表面氧化膜比铸态合金表面氧化膜的晶粒细得多,细晶氧化膜可通过扩散蠕变释放生长应力和部分热应力;(2)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IC-6高温合金在900℃-1100℃的氧化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900℃,IC-6合金的氧化膜主要由α-Al2O3、NiAl2O4和NiO构成并含有少量的NiMoO4和MOo2.1050℃和1100℃氧化时,IC-6合金表面生成了挥发性很强的MoO3,发生了氧化失重,IC-6合金上沉积NiCoCrAlY涂层后,900℃,涂层的氧化膜主要为α-Al2o3;1050℃时,氧化膜主要为α-Al2O3和Cr2O3,大大改善了合金的抗氧化性;1100℃时,氧化膜主要由α-Al2o3、NiAl2O4和NiO构成,涂层虽然有一定的保护性,但效果不如900℃和1050℃时显著,形成以α-Al2O3和Cr2O3为主的氧化膜是使合金沉积NiCoCrAlY涂层后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徐春梅  郭建亭 《热处理》2011,26(1):30-33
研究了溅射NiAl涂层对NiAl-Cr(Zr)共晶合金在1100 ℃空气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00 ℃高温下,NiAl-Cr(Zr)共晶合金由于形成Al2O3 + Cr2O3+ ZrO2的混合氧化物膜而表现出较差的抗循环氧化性能.在其表面溅射与其成分接近的NiAl 微晶涂层,高温下形成致密的、粘附性好的A...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Ni-20Cr合金及其溅射微晶涂层在1000℃下H2O/O2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水蒸气中的氧化增重随着水蒸气的增加而减小,而且水蒸气的含量影响氧化膜的组成,对于溅射微晶涂层,水蒸气的含量只影响氧化增重,通过金相、X射线衍射、SEM(带有EDX)观察分析了氧化产物,提出了水蒸气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NiCrAIY涂层对Ni基高温合金K17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铸造Ni基高温合金K17上沉积NiCrAlY涂层,测定了K17合金和NiCrAlY涂层在900℃~1100℃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实验结果表明:K17合金和NiCrAlY涂层在不同温度静态空气中氧化动力学曲线基本符合抛物线规律.900℃和1000℃时,K17合金上沉积NiCrAlY涂层后,明显改善了合金的抗氧化性.1100℃时,涂层的保护作用不如900℃和1000℃.900℃氧化时,NiCrAlY涂层氧化膜由α-A12O3和Cr2O3组成;1000℃氧化时,氧化初期,NiO、Cr2O3和A12O3 3种氧化物同时生成.随着氧化的进行,不仅氧化膜增厚,而且发生较复杂的反应,氧化膜的相组成发生变化.随着氧化温度升高,涂层和基体之间元素扩散加剧,Ti从基体扩散到涂层表面形成氧化物是导致涂层抗氧化性降低的原因之一.氧化膜从涂层上剥落下来,也导致了涂层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有无NiCrAlY涂层镍基单晶合金进行不同温度的恒温氧化动力学曲线测定及组织结构观察,研究了纳米晶NiCrAlY涂层对高Cr单晶镍基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氧化期间,无涂层试样发生明显的氧化、内氧化和内氮化,在表层为Al2O3、Cr2O3的混合氧化物,在次表层氧化物中富含元素Ta,而元素Al贫化,并在近基体区域存在内氧化物;随氧化温度升高,元素Al的贫化区尺寸增大,其中,富Ta相可抑制基体中元素Al向外扩散,延缓合金的氧化速率。合金在氧化初期增重迅速,而恒温氧化增重动力学曲线呈现起伏波动的原因,归结于表面氧化膜的形成与剥落。高Cr单晶合金经溅射NiCrAlY纳米晶涂层,可有效改善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有涂层试样在不同温度的恒温氧化动力学曲线仅在氧化初期有轻微增重而后趋于平稳,其形成的Al2O3氧化膜不发生明显的剥落,仅在基体近涂层/基体界面区域存在少量AlN内氮化物。  相似文献   

13.
LDZ125微晶涂层抗循环氧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高温合金LDZ125及其溅射微晶涂层的抗循环氧化行为.微晶涂层仅由γ相组成,晶粒尺寸约为30nm.结果表明:微晶涂层在1000℃的抗循环氧化性能比铸态合金的有极大提高.微晶层氧化时只形成单一的Al2O3氧化膜,且在整个氧化过程中未见开裂剥落,有极好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14.
爆炸喷涂制备NiCrAlY/NiAl/ZrO2-Y2O3体系热障涂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热障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采用爆炸喷涂技术在M22合金上制备了Ni-25Cr-5Al—0.5Y/Ni-50Al/ZrO2—8Y2O3(质量分数,%)体系的热障涂层.喷涂态Ni-50Al(NiAl)扩散阻挡层由δ-Ni2Al3,3-NiAl和NiAl3组成.对该涂层进行1050,1100和1150℃下的等温氧化,研究了NiAl层对氧化膜生长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NiCrAlY/NiAl/YSZ体系的氧化增重明显小于双层结构热障涂层的,其氧化动力学在1050和1100℃下符合四次方规律,在1150℃下符合抛物线规律,NiAl层有阻碍粘结层元素向外扩散、促进以Al2O3为主的氧化膜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溅射AlY涂层对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在某镍基合金表面上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AlY涂层,并研究了无涂层镍基合金、溅射AlY涂层的镍基合金以及经过预氧化的溅射AlY涂层镍基合金在110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无涂层镍基合金形成了疏松、不完整的Al2O3、Cr2O3以及NiO的混合氧化膜,且发生了内氧化;溅射AlY涂层镍基合金形成了均一的α-Al2O3膜,比表面裸露的镍基合金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溅射AlY涂层试样经预氧化后在试样表面优先形成了保护性γ-Al2O3膜,高温氧化时转变为致密的α-Al2O3膜,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其抗氧化性能。稀土元素Y改善了Al2O3膜与基体的粘附性,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能。讨论了氧化膜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IC-6高温合金及其防护性涂层NiCrAlY和NiCoCrAlY涂层在900~1100℃时的氧化.结果表明沉积NiCrAlY和NiCoCrAlY涂层后大大改善了IC-6合金的抗氧化性.在1000和1100℃时,NiCrAlY涂层的抗氧化性优于NiCoCrAlY涂层.900℃时,NiCrAlY涂层氧化膜主要是α-Al2O3,同时还含有少量的Cr2O3;而NiCOCrAlY涂层氧化膜为单一的α-Al2O3,但由于NiCoCrAlY涂层表面氧化膜不致密,降低了涂层的抗氧化性.1000℃氧化时,NiCrAlY涂层和NiCoCrAlY涂层的氧化膜主要由α-Al2O3和Cr2O3构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称重法测得Cr18Ni30Mo2Al3Nb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该合金的氧化曲线遵循抛物线氧化规律,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的方法对氧化膜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研究,该合金在3个温度下氧化膜完整致密,700℃氧化膜主要由Fe和Cr的混合氧化物(Fe0.6Cr0.4)2O3和少量Al的氧化物组成;800℃氧化膜主要是Al和Cr的混合氧化物(Al0.9Cr0.1)2O3和少量Al2O3及少量Fe的氧化物;900℃氧化膜主要是(Al0.9Cr0.1)2O3和Al的氧化物,还含有少量Fe(Cr,Al)2O4和MnFe2O4。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冷喷涂方法在镍基高温合金基体(Incone1738)上沉积纳米结构NiCrA1Y涂层,通过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研究了在Ar气氛下热处理温度对氧化膜组织结构及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r气氛下,经900℃处理后,涂层表面局部生成针状θ-Al2O3。在1000℃以上热处理后,涂层表面生成的球状的α—Al2O3,氧化膜均匀连续覆盖在涂层表面,但局部较厚的氧化膜呈现双层结构,外层为Cr2O3或尖晶石氧化物,内层为α—Al2O3且连续均匀。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将2种自主研发的丝材喷射到45钢表面制备出FeAlMoCrC和FeAlNiMoCrC涂层,分析两种涂层的组织结构,研究两种涂层和基体在700℃下的循环氧化行为。结果表明:FeAlMoCrC涂层主要由FeAl、FeCr和Fe2AlV三种金属间化合物和Al2O3、Fe3O4两种氧化物组成;FeAlNiMoCrC涂层主要由AlNi、AlCr2、FeNi3、Fe8Cr四种金属间化合物和Al2O3、Cr2O3和Fe3O4三种氧化物组成。计算涂层的孔隙率,发现涂层内部孔隙率较低,均在10%以内。对所绘制的氧化增重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后发现,FeAlNiMoCrC涂层的氧化速率常数较小,氧化指数大,氧化速率慢,抗氧化性能良好。结合物相和组织分析,可以认为涂层中低的孔隙率和氧化产物中生成连续且致密的Al2O3、Cr2O3、Fe3O4等氧化膜,是抗高温氧化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扩散的方法在高温合金K417G基体上制备了NiCrAlY涂层,经测定,涂层以β–NiAl相为主,Cr以固溶态和AlCr(x)相同时存在。1000和1100℃恒温氧化试验表明,NiCrAlY涂层显著提高了合金的抗氧化性,氧化膜致密稳定的Al2O3为主,300h后氧化膜没有明显的剥落。对基体合金和涂层试样进行了900℃,NaCl/Na2SO4(25:75)融盐环境的热腐蚀试验。结果表明,NiCrAlY涂层氧化膜完整,涂层内硫化物含量低,有效提高了抗热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