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日落黄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日落黄含量测定过程中的样品称量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分析实验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度的来源,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日落黄含量为32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2.8 mg/kg(k=2)。由各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结果可知,日落黄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结论通过对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评定,可以把握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饮料中日落黄含量的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测定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2.
对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磷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依据GB/T 6437—2018建立数学模型,确定了该方法的不确定度来源,并进行分析。当饲料中总磷质量分数为0.30%时,扩展不确定度U(y)=0.01%(k=2)。其中,测量重复性和测量工作曲线计算出试样溶液中磷的含量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磷含量应在确保实验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严格控制磷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相似文献   

3.
对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杀螟硫磷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从各检测步骤分析该方法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出茶叶中杀螟硫磷为0.5365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31 mg/kg(扩展因子k=2)。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中杀螟硫磷农药残留量测定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色谱峰面积测定。  相似文献   

4.
用国际通用的方法评定出食用盐碘含量直接滴定法测定不确定度,以数学模型为基础,计算出各种不确定度分量后将其合成,并提供了计算过程所需的各参数的采集和计算方法。所用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以滴定分析获得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5.
戴克洋 《苏盐科技》2007,(1):1-3,37
以《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达指南》为基础,用国际通用的方法评定出食用盐铅含量测定不确定度,计算出各种不确定度分量后将其合成,并提供了计算过程所需的各参数的采集和计算方法。所用的方法科学可行,评定结果合理。本文所述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以线性回归分析获得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6.
张艳  关予 《金属制品》2007,33(5):53-54
对光电直读光谱仪测定Mn含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对Mn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确定和计算测定过程各不确定度分量,以w(Mn)=0.492%为例,推导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为0.015%。  相似文献   

7.
黄旭  贾宏新  李辉 《食品科学》2015,36(10):174-178
参照GB/T 5009.84-2003《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1)的测定》测定营养液补充剂中硫胺素的含量。通过对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评定出各不确定度分量,最后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试样中硫胺素含量为0.49 mg/100 g,扩展不确定度为0.052 mg/100 g。不确定度分量结果显示,标准曲线拟合产生的不确定度在不确定度合成中贡献最大,因此在营养素补充剂中硫胺素进行测定时,应对标准曲线的拟合过程加强控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婴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A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GB 5413.9-2010测定婴儿奶粉中维生素A的含量.通过对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评定出各不确定度分量,最后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试样中维生素A含量为15.013μg/g,扩展不确定度为1.496μ.g/g.不确定度分量结果显示,标准曲线拟合产生的不确定度在不确定度合成中贡献最大,因此在对婴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A进行测定时,应对标准曲线的拟合过程加强控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依照国家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GB 5009.76—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选取食品添加剂泡打粉为样品,从标准溶液溯源,建立测定食品添加剂中砷含量的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类和量化,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系统全面评定和计算,计算出相应的合成不确定度,给出了测量结果在95%置信区间下的扩展不确定度,建立了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仪测定食品添加剂中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砷含量测试结果表述为1.73±0.24 mg/kg。评定结果表明,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中间液和校准工作溶液的配制、曲线拟合过程以及重复性测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评定气相色谱法对芹菜中伏杀硫磷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 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出阳性芹菜中伏杀硫磷的含量,分析检测全过程和不确定度来源,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伏杀硫磷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结果 影响芹菜中伏杀硫磷不确定度大小的顺序为样品体积>标准液测定>样品液测定标准溶液配置>样品称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3.12%,本次样品浓度为0.131±0.008mg/kg(k=2)。结论 选择精准度越高的定容器皿,能有效降低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定原子吸收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测定叶酸片中铁含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 样品经过消解后稀释定容, 参照GB/T 5009.90-2016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含量检测。通过对铁含量计算公式的分析, 对样品称量、消解液定容体积、标准曲线的拟合、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物质的纯度、测量的重复性及空白试剂等各个影响因素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及评估, 计算合成的不确定度。结果 该叶酸片中的铁含量为41.25 mg/kg, 在95%的置信概率下对其进行扩展不确定度为1.24 mg/kg。结论 可通过改进标准曲线的配制方式降低不确定度, 对叶酸片中铁含量的测定的方法转移提供了参考的检验区间。  相似文献   

12.
为评定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贝类水产品中氯霉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根据不确定度的来源,运用数学模型,评估分析不同来源的不确定度分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对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结果,计算出各个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最后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53,扩展不确定度为1.43 μg/kg。结果表明,样品中氯霉素含量应表示为(13.5±1.5)μg/kg(95%置信概率下,取包含因子K=2)。由各个分量的比确定度计算结果可知,试料溶液中被测物的氯霉素浓度、内标加入体积、试样处理液定容积V对测定方法的不确定度影响较大,可为完善该方法检测贝类水产品中氯霉素含量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定离子色谱法测定包装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GB/T 5750.1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建立数学模型,参考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本方法的各个不确定度来源如标准溶液(包括标准物质、标准储备液配制、标准系列溶液配制)、测量结果重复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标准工作曲线等进行分析和量化。结果通过计算,水中溴酸盐含量测定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00312 mg/L,扩展不确定度为0.0006 mg/L,测量结果表示为(0.0124±0.0006)mg/L(置信区间P=95%,k=2)。结论本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是标准曲线的拟合和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直接沉淀滴定法测定鱿鱼丝中氯化钠的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氯化钠含量测定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包括称量、样品溶液定容、测定试液体积、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滴定过程等进行分析评定。结果鱿鱼丝中氯化钠检测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分量和重复性试验误差引入,而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分量贡献最大。通过对标准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发现其主要不确定度由称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引入。该方法检测鱿鱼丝中氯化钠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43%。本实验测定的氯化钠含量结果为(2.49±0.043)%(P=95%,k=2)。结论本方法可为评定食品中氯化钠含量的测量结果和方法的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原子吸收法测定泡菜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采用原子吸收法对泡菜中铅含量进行测定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泡菜中铅含量测定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包括称量、标准溶液配制、微波消解过程、仪器、标准曲线拟合等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该方法检测泡菜中铅的合成不确定度为3.02%,扩展不确定度为6.04%。本实验测定的泡菜中铅含量结果为(2.46±0.15)mg/kg(P=95%,k=2)。结论本实验的不确定度主要由微波消解过程、标准曲线拟合和仪器允差引入。  相似文献   

16.
徐军 《烟草科技》2007,(8):8-11
为探讨烟草质检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提高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对卷烟含末率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卷烟含末率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演示了各分量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和评定过程。结果表明,加强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严格按相关标准要求及操作规程进行检测是控制不确定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印染、印刷行业中因颜色测量偏差而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更好控制产品的质量,需对颜色测量结果质量进行评定。在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颜色测量的特点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根据ISO不确定度评定标准,首先基于不确定度的来源和不同光谱反射率间相关系数对光谱反射率不确定度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再基于光谱反射率不确定度计算色度值不确定度。最后用实例说明颜色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是可行的,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检测值的分布函数未知时,蔬菜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存在难以评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模型的评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9种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将农药残留量检测看作灰色过程,构建蔬菜农残量不确定度的灰色评定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对9种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与蔬菜农残量不确定度的统计评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灰色模型的评定方法能够较快计算蔬菜农残量的不确定度,与统计学标准差计算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者结果的相关性极强(相关系数为0.997)。该方法用于评定小样本、分布类型未知的蔬菜农残量的不确定度是科学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实验对酶联免疫法检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实验分析了酶联免疫法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不确定度的分量及其来源,并通过计算各分量的不确定度得出检测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酶联免疫法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浓度为45.741 pg/m L,扩展不确定度为11.704 pg/m L,置信水平P=95%,k=2。结论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测量的重复性、试剂盒的灵敏度、标准曲线拟合,而酶标仪测定OD值、ELISA法操作过程中导致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选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黄曲霉毒素M1时增加平行样的测定、注意试剂盒的灵敏度、保持标准曲线的稳定性对于提高酶联免疫法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锅巴中水分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依据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第一法直接干燥法对锅巴中的水分进行测定,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分析3种不确定的影响因子,得出不确定度分别为:3.30×10-3、2.75×10-4、2.92×10-3。结论 通过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和分析表明, 锅巴水分检验中重复性测量对不确定度影响最大,天平称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