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GC×GC-TOFMS)比较了不同萃取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温度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对三个品种的芒果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最适萃取条件为:萃取头50/30 μm DVB/CAR /PDMS(Divinylbenzene/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萃取温度60 ℃,萃取时间60 min,解吸温度250 ℃。凭借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强大的分离及定性能力,可以获得比常规一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更多的香气成分信息。3种芒果共检测出170种香气成分,金煌芒、小台芒、青皮芒中分别测到96、90、68种香气成分,峰面积含量占各自挥发性成分总量的74.04%、90.75%、78.91%。170种香气成分中醇类25种、芳香烃4种、醛类15种、酸类6种、酮类18种、烯烃56种、酯类46种,7类化合物中烯烃类化合物在三种芒果中含量占比最高,金煌芒中含有相比其他两种芒果具有更多的酯类、醛类和醇类等香气成分,相应的青皮芒独有的香味成分则相对较少,这也是金煌芒香气浓郁,而青皮芒香气较寡淡的原因。3种芒果共有的香气成分有26种,比如萜品油烯、3-蒈烯、β-月桂烯、石竹烯、珂巴烯和γ-依兰油烯等烯烃组成芒果基本的香气,但共有成分在不同品种芒果中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比如,金煌芒中3-蒈烯明显更高,含量为10.783%,小台芒中萜品油烯明显更高,含量为17.545%。  相似文献   

2.
为表征台农、象牙和金煌三种芒果的品质特性,本文通过测定其主要品质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芒果主要品质综合评分模型,并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其品质。结果表明,金煌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和糖酸比最高,分别为19%、24.18 mg/g和10.86;台农的VC和总酚含量最高,分别达9.52 mg/100 g和1.03 mg/g;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台农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金煌,象牙的综合得分最低。HS-SPME-GC-MS技术从三种芒果中共检测出11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烯烃类、酚类和醛类等8类物质。台农和象牙的挥发性化合物以烯烃类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45.52%和58.12%,金煌中以酚类物质为主,相对含量为56.88%。通过ROAV分析法共确定了15种关键风味化合物,其中台农和象牙香气贡献最大的物质为(E,Z)-2,6-壬二烯醛,金煌香气贡献最大的是3-己烯醛。台农呈柑橘香、甜香等芳香气味,象牙具有黄瓜香特征风味,而金煌含有特殊的木香气味,该风味主要由2,4-二叔丁基苯酚所贡献。综合分析认为,台...  相似文献   

3.
对国家地理标志品牌靖远县小口大枣主体成分、活性成分及香气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主体成分中以总糖含量最高,高达64.69%;矿质元素中以K离子含量最高,含量为13170 mg/kg;并且富含各种维生素、黄酮等活性成分,其中水溶性总黄酮、醇溶性黄酮、环腺苷酸(cAMP)和总三萜含量分别为8.1 mg/100 g、452.8 mg/100 g、13.88 mg/100 g和425 mg/100 g;氨基酸总量4.95%,EAA/TAA为33.89%,EAA/NEAA为51.28%,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均衡,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香气成分共22种,包括醇类3种,醛类2种,酮类2种,酸类8种和酯类7种。与油枣、木枣和团枣香气物质比较,小口大枣中含有丁酸乙酯、癸酸甲酯和己酸乙酯3种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0.86%、1.04%和0.46%;由此表明小口大枣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产区地理标志辣椒果实品质的差异,以5个不同区域的地理标志辣椒为试验材料,采用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对4个重金属含量指标、5个感官指标、2个营养品质指标测定和方差分析,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标志辣椒的果实长度、果肩宽及果肉厚度等感官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甘谷辣椒果实最长,丘北辣椒果肩宽和果肉厚度最大。营养成分分析发现甘谷辣椒中粗纤维、维生素C、反式辣椒红素和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含量最高,分别为25.64%、45.76mg/100g、17.02g/kg和7.93%;宝鸡辣椒中可溶性糖、脂肪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0.38%、8.5g/100g、63%; 高台辣椒中总辣椒碱和硒含量最高,分别为0.18%和1.81mg/kg;;安集海辣椒钙含量最高,达到了1.58mg/kg,丘北辣椒铁和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76.4mg/kg和35.67mg/100g。主成分分析发现,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1.467%,对果实营养品质影响最大。第一主成分特征向量中载荷较高的营养物质有脂肪、反式辣椒红素、可溶性糖,第二主成分特征的硒、维生素C和不挥发性乙醚物质的载荷较大,第三主成分特征的辣椒碱和胡萝卜素含量的载荷较大。说明优良的干制辣椒应该具有高脂肪、高色价、辣味浓及高维生素C的营养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草珊瑚茶加工工艺、草珊瑚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探明在不同干燥加工工艺条件下绿原酸、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3种有效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并结合感官评价、香气评价和统计分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草珊瑚茶不同加工方式中,冷冻干燥法三种主要成分绿原酸(18.19 mg/g)、异嗪皮啶(1.39 mg/g)和迷迭香酸(64.01 mg/g)含量最高,分别为室温阴干下的14.3、2.04、7.99倍。从感官评价结合挥发性物质分析出,以45 ℃干燥感官评分最高;以室温阴干法有最多的挥发性成分种类(36种)和相对含量(49.44%的酚酸类)。香气评价结果表明草珊瑚茶以烯烃类成分贡献芳香味,柑橘味和淡薄荷香为主。综合比较认为,以45 ℃干燥法的草珊瑚茶有较好的制茶适性。该研究可为草珊瑚的综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金芒、青芒、红玉和贵妃四种芒果为研究对象,应用电子舌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四个不同品种芒果之间的风味品质差异。电子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电子舌能很好地区分四种芒果,其中青芒和红玉味觉特征相近,贵妃和金芒味觉特征相近。理化指标显示,水分含量、pH、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与电子舌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采用SPME-GC-MS鉴定四种芒果的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出萜烯类、酯类和醛类等7大类物质,其中烯烃类化合物为芒果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均达到50%以上。挥发性成分的PCA结果显示能够将四种芒果进行很好的区分,其中青芒和红玉挥发性成分更为接近。得以区分四种芒果的特征挥发性物质有:金芒中(E,Z)-2,6-壬二烯醛、异松油烯、3-己烯-1-醇以及芳樟醇;贵妃中2-蒈烯、(E)-罗勒烯以及4-蒈烯;青芒中a-桉叶烯、己醛以及(E)-3-己烯醛以及红玉中3-蒈烯、柠檬烯。四种芒果的特征挥发性物质的呈香特性与他们整体香气的感官分析结果保持一致。综合理化指标、电子舌、SPME-GC-MS以及香气感官分析结果显示青芒和红玉,金芒和贵妃具有相似的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7.
基于SPME-GC-MS对不同品种大米挥发性物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种不同品种大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对不同品种大米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比较不同大米品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并对香气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粒溪香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为52种,大粒香、帅优63和金麻粘分别为39种, 37种和28种。4种大米主要挥发性成分基本相同,主要成分为烷烃、醛类、酯类,且相对含量均以烷烃类最高。大粒溪香、大粒香、金麻粘、帅优63烷烃类相对含量分别为58.56%、37.26%、47.27%、61.65%。根据4种大米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和种类以及主成分分析,说明不同品种间大米风味物质对大米香气品质存在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黄秋葵鲜叶为原料,参照绿茶工艺制成黄秋葵叶茶,然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及气质联用(GC-MS)对黄秋葵叶茶的营养及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秋葵叶茶中粗蛋白25.92%、游离氨基酸1.70%、多糖3.56%、多酚1.47%、黄酮1.18%、钾1754.13 mg/100 g、钙621.12 mg/100 g、类胡萝卜素153.42 mg/100 g、叶黄素97.44 mg/100 g和β-胡萝卜素29.06 mg/100 g。此外,还含有γ-氨基丁酸250.34 mg/100 g和咖啡碱6.43 mg/100 g。从黄秋葵叶茶中共鉴定出2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含量最高,占挥发性成分的47.53%;二甲基硫醚、己醛、D-柠檬烯、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酮是黄秋葵叶茶的主要香气物质。黄秋葵叶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含有大量挥发性香气成分,其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晒干、熏硫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50℃热风干燥四种干燥方式对五指毛桃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色谱法等方法,对晒干、熏硫干燥、真空冷冻干燥、50℃热风干燥后的五指毛桃中的补骨脂素、总多酚、总黄酮、可溶性糖以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对五指毛桃品质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晒干、熏硫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50℃热风干燥分别将五指毛桃水分含量降低至15%(安全储存水分含量)所需的时间分别约为22、19、15和12 h。不同干燥方式对五指毛桃中的活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均有一定的影响,补骨脂素含量分别为0.49、0.60、0.35和0.71 mg/g;多酚含量分别为1.50、3.95、1.44和1.59 mg/g;黄酮含量分别为3.91、4.65、1.19、1.55 mg/g;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94.95、83.83、86.76、82.19 mg/g;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晒干、熏硫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50℃热风干燥的五指毛桃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75.20%、70.99%、57.18%和69.36%。在实际生产中,若天气晴好,采用晒干方式是最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产地香菇对香菇小曲酒风味的影响,试验对比空白组与分别添加福建、浙江、河南和湖北产香菇酿造的小曲酒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香气成分,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比其香气特点。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添加香菇后出酒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总酸与总酯含量均有上升,其中湖北香菇酒样的总酸与总酯含量最高,分别为0.62 g/L和1.47 g/L,同时感官评分最高,为83.70分,酒味醇厚、酒香协调浓郁,风格典型;在香菇白酒与空白组中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成分,添加湖北香菇的酒样中挥发性成分最多,为30种,其中乙酸乙酯、辛酸乙酯、正丙醇、异戊醇和乙缩醛等物质含量较高;湖北香菇酒的挥发性物质种类丰富,酯类、醇类和醛类关联性强,与其余4组酒样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辅以湖北香菇酿造的小曲酒感官评分最高、理化指标良好、香气种类丰富且含量较高,是酿造相关香菇白酒较为理想的原料。  相似文献   

11.
Four principal mango cultivars (Tainong No.1, Irwin, JinHwang and Keitt) grown in southern China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physico-chemical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and compared. Of all the four cultivars, Tainong No.1 had highest content of total phenols, ρ-coumaric acid, sinapic acid, quercetin, titratable acidity, citric acid, malic acid, fructose, highe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DPPH, FRAP) and L, lower pH, PPO activity and individual weight. Keitt mangoes showed significantly (p < 0.05) higher contents of β-carotene, ρ-hydroxybenzoic acid, sucrose, total sugar, total soluble solid, catechin, succinic acid and higher PPO activity. JinHwang mangoe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p < 0.05) higher individual weight and PPO activity, but had lower content of total phenols, β-carotene and lower antioxidant activi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llowed the four mango cultivars to be differentiated clearly based on all these physico-chemical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determined in the study.  相似文献   

12.
比较广西百色地区台农、贵妃、红象牙、金煌、桂七芒的果实、果皮和果叶香气成分种类及其含量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5种芒果的果实、果皮和果叶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并对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5个不同芒果品种的15个样品中共检测出66种主要香气成分,以烯类为主,烯烃和酯类为辅,共同作用形成芒果独特香气,其中烯类又以单萜烯为主;5个品种共含香气成分β-蒎烯、莰烯、α-蒎烯、β-罗勒烯、γ-松油烯、β-月桂烯、萜品油烯和石竹烯,但含量各不相同,同品种不同部位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也有明显差异;对品种共含的8种香气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175%,8种香气物质的不同含量构成了芒果的典型香气。  相似文献   

13.
以金煌芒、桂七、台农和玉芒等四种不同品种的芒果为原料,采用色差计、电子舌、电子鼻及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等仪器,分别从色泽、滋味、气味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四方面评价不同芒果品种对果脯和果干原果风味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煌芒果脯、台农果脯、玉芒果脯较好地保留了原果色泽;金煌芒果干、桂七果脯、桂七果干、台农果干、玉芒果脯、玉芒果干较好地保留了原果滋味;基于电子鼻的PCA分析发现,台农果脯、台农果干较好地保留了原果的气味,其次是玉芒果脯、玉芒果干;不同品种芒果鲜果、果脯和果干鉴定出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有醇类、酯类、酮类、烷烃、烯烃、芳香烃及其他物质,其中烯烃类是主要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玉芒果脯、玉芒果干的烯烃相对含量均较高,分别为81.09%、77.52%。金煌芒果脯、金煌芒果干、桂七果干、玉芒果脯、玉芒果干较好地保留了原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综合考量,认为玉芒芒果最适合开发原果风味芒果果脯及果干。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品种百合鳞茎中营养成分综合品质的差异,以兰州(兰州)、龙牙、兰州(平陆)、岷江、宜昌、卷丹、川7种百合内外鳞片为研究对象,比较测定了内外鳞片的蛋白质、总酸、可溶性糖、8种矿质元素、总酚和抗氧化活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百合鳞茎营养品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百合内外鳞片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川百合内鳞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川百合外鳞片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37.45 mg/g是兰州百合内鳞片的2.8倍;卷丹百合矿物质含量相对最丰富。不同品种百合内鳞片总酚含量低于外鳞片,岷江百合外鳞片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平均值为11.22 Trolox μg/g DW。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561%,较好地体现了营养品质的综合信息。综合评分为前3位的分别是岷江百合外鳞片、宜昌百合内鳞片、卷丹百合外鳞片。经聚类分析将7种百合内外鳞茎分为5类,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表明这2种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百合品种,反映不同品种百合之间的差异。该研究为百合种质的筛选、品质评价和百合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分析了我国百香果主栽品种的果汁营养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 -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并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四个鲜食百香果品种的营养品质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种百香果果汁的营养成分存在明显差异,黄果品种‘大黄金’和‘芭乐黄金果’的可溶性糖、糖酸比、维生素C、矿物质元素及氨基酸含量等明显高于紫红果品种‘台农一号’和‘满天星’。百香果果汁中氨基酸总量为1113.2~1238.9 mg/100 g,其中谷氨酸含量最大(204.00~256.00 mg/100 g),占总氨基酸比例为19.93%,天门冬氨酸次之,蛋氨酸(0.53%)和胱氨酸(0.26%)的含量最低。鉴定出四种百香果果汁中含有153种香气成分,其中四个品种共有成分为23种物质;香气物质中以酯类为主(80.02%)、醇类、萜烯类和酮类次之,醛类、酸类、烷类等含量较低,其中酯类以己酸乙酯、丁酸乙酯、己基丁酸酯和己酸己酯等为主。以所测17个指标作变量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大黄金’作为鲜食百香果综合内在品质得分最高,其他依次为‘芭乐黄金果’、‘满天星’和‘台农一号’。本研究为百香果育种与加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的品质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定10 种猕猴桃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并据此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比较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探究抗氧化活性与VC、总酚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猕猴桃成熟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7%~20.37%、可滴定酸含量0.85%~1.77%、VC含量54.86~159.08 mg/100 g、蛋白质含量0.86%~1.85%、总氨基酸含量10.74~17.94 mg/g、总酚含量63.71~152.46 mg/100 g、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13.75%~68.34%。6 种营养成分在不同猕猴桃品种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其中翠香、红阳、金桃和华优的可溶性固形物、VC和总酚含量均较高,而黄金果和海沃德的VC、总酚含量较低,其他品种的营养成分指标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华优的VC含量(159.08 mg/100 g)、总酚含量(152.46 mg/100 g)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68.34%)最高,是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之一。猕猴桃的抗氧化能力与其中的VC和总酚含量之间呈现较高相关性,表明猕猴桃的抗氧化作用与其中所含的VC和酚类物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该实验对四川地区8种不同品种桑椹的出汁率、pH值、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糖酸比、密度及原花青素等多种指标 进行分析,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系统聚类分析(CA)。结果显示,8个品种的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桑椹品种无核大十的 出汁率最高(75.25%),且原花青素含量最高(0.674 g/100 g)。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桑椹加工品质影响最大的是糖酸比、可溶性总糖 及密度,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2.58%。 桑椹品种无核大十最适宜深加工,德果1号、台湾四季桑及嘉陵30号等桑椹品种次之。  相似文献   

18.
为给芒果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芒果核为原料,研究桂七、贵妃、台农、金煌芒、玉芒和象牙芒六个品种中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玉芒芒果核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4.31和1.07 mg/g,金煌芒、台农、桂七、象牙芒、贵妃芒果核中的多酚含量分别为4.20、4.10、3.96、3.86、3.82 mg/g,其黄酮含量分别为0.95、0.88、0.92、0.96、0.75 mg/g;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发现,玉芒芒果核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强,为90.1%和83.9%。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多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显著相关(P<0.05),不同品种芒果核中多酚、黄酮含量高低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正效应的量效关系,且黄酮对芒果核抗氧化能力影响较大,其含量的变化有可能是导致不同品种芒果核抗氧化能力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